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四大职能,已经成为我国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高校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对于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服务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介绍了国外科技转移和成果转化的主要模式和特点,分析了我国高校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高校作为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产生大量的科技创新成果,这些科技成果只有进行了转移转化,才能真正实现它们的创新价值和经济价值。文章从技术交易的角度,对驻青高校近四年服务青岛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找出阻碍驻青高校科技成果本地转化存在的主要因素,包括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落地难、驻青高校学科设置与青岛产业结构匹配度不高、缺乏专业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和高素质人才等,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促进驻青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服务青岛发展的针对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国家科技评估中心、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组织编写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指南》于2021年11月出版发行.这是目前我国第一本正式出版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实操应用手册,可供科技管理部门、高校院所、技术转移机构、科创企业的人员参阅,亦可作为高等院校技术转移专业学生的参考教材.该书编写工作得到科技部领导高度重视,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同志为该书作序,并在科技日报发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支撑高质量发展》署名文章.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推动重庆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科学技术部成果与区域司、国家科技评估中心、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成立联合调研组,对重庆市科技成果转化情况进行深入调研.总结了重庆市在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服务体系、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并针对重庆市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及人才队伍建设、科技成果中试和熟化能力、国有资产管理、税收等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科技中介     
《西藏科技》2005,(4):64-64
科技中介是指为科技创新主体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以支撑和促进创新活动的机构。它面向社会开展技术扩散、成果转化、科技评估、创新资源配置、刨新决策和管理咨询等专业化服务,对政策、各类创新主体与市场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发挥着关键性的促进作用,能够有效降低创新成本、化解创新风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整体创新功效。  相似文献   

6.
科技中介     
《内江科技》2014,(4):140-140
<正>科技中介是指为科技创新主体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以支撑和促进创新活动的机构。它面向社会开展技术扩散、成果转化、科技评估、创新资源配置、创新决策和管理咨询等专业化服务,对政策、各类创新主体与市场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发挥着关键性的促进作用,能够有效降低创新成本、化解创新风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整体创新功效。我国科技中介机构大多产生于20世纪80年  相似文献   

7.
技术转移机构作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媒介,对成果转化有很好的促进作用.通过分析国内外知名技术转移机构的相关情况,针对湖北省技术转移机构发展中存在的省内资源成果整合流动性差、技术转移机构数量以及从业人员数量较少的问题,提出加强技术转移机构和人才建设、资源与信息在省内外正向循环流通等可供参考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正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推动一个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是加强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2016年4月,《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发布。方案提到,以"互联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核心,以需求为导向,连接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投融资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集  相似文献   

9.
提升技术转移转化质量是新时代高校强化服务社会职能的重要着力点。通过梳理新时代有关技术转移转化的新要求新精神新思想,回顾高校在评价导向、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产权归属和利益分配、转化管理机制创新与组织机构协作、专职机构及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挑战,结合多年从事知识产权工作的实践经验,从扭转评价导向、促进产学研融合、明确产权归属与均衡利益分配、完善管理机制、强化专业师资建设等角度提出了对推进高校技术转移转化工作的具体建议,希望能够为我国高校提升技术转移转化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上海高校在学科与人才上都具备一定优势,近年来各校的自主成果转化取得一定成绩,但还不尽如人意.如何进一步整合上海高校的科技资源,搭建起有效的科技服务平台,促进上海高校整体与各省市(区)的科技合作,提高高校成果转化率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上海高校技术转移办公室”是一个为上海高校成果转化提供专门化服务的机构,通过几年的运作实践,机构不断打开上海高校与外省市科技服务部门以及地方企业合作的新局面,扩大了上海高校整体的影响力,并继续探索着进一步发展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1.
邓媚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2):100-106
利用广东省及国家2017、2018年度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披露的统计数据,从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金额和转化方式构成以及技术转移服务体系等方面,对比分析广东省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进展和存在问题.结果发现:产学研合作在广东省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中占比高,广度和深度均领先于全国,与企业共建创新平台已成为产学研合作并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科研人员对离岗创业大多持保守态度,但积极参与创设和参股新公司,将创新资源布局及技术服务触角从成果转化链条前端向后端延伸.同时,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存在高质量可转化成果供给不足、作价投资转化方式占比低、技术转移服务体系不健全等突出问题.基于分析结果,从绩效评价机制改革、赋权改革、专业机构建设和全流程管理、专业教育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以推动广东省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加大步伐,使其成为推动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2.
正本刊讯按照2018年度四川省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工作部署,为加强我省技术经纪人才队伍建设,培育壮大专业化、职业化技术转移人才队伍,提升技术经纪人专业技能和创新服务,8月9-10日,在国家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支持下,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厅主办,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承办的"2018年度首期四川省技术经纪人培训会"在蓉顺利举行。来自全省科技管理部门、高校、科研院所、技术转移机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产业园区、科技园区近600人参加了此次培  相似文献   

13.
高校作为创新的重要平台,是创新资源的聚集地,高新科技成果的转化是促进科技、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对福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发现存在供需信息不对称、技术转移平台和专业人才欠缺、机制不完善等因素.基于此,提出高校应从制度的导向、资金的引导、体系的建立等方面探索解决的途径,促进高校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  相似文献   

14.
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是山西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和创建国家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重要任务。然而,目前山西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还存在思想意识不够强、推动机制不健全、供需错位和政府作用弱化等障碍因素。针对这一障碍,结合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不同阶段,构建了相应的机制,并提出了搭建各类平台体系,打通成果转化通道;多路并举,提高企业实施成果转化的热情;改革成果评价体系,增强高校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以大学科技园为载体,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协同及加强成果转化风险投资市场,吸引各类资本参与等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15.
加强科技创新与转化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五"以来,四川省农科院在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科技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其主要做法是,围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需求,确定科技创新任务;以粮食和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不断开展技术攻关;按照创新转化无缝对接理念,加大示范推广应用;创新转化推广模式,扩大成果覆盖面;针对自然灾害频发,搞好应急科技服务.并提出下一步科技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6.
高校教师私自转化科技创新成果问题是引发高校科技创新成果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高校和教师之间的纵向隶属关系常阻碍高校通过侵权法获得救济,现有的行政处分和确认之诉等处罚方式难以有效遏制教师私自转化科技创新成果的行为。高校教师的私自转化行为一直处于行政法、专利法、科技成果转化法的"缝隙"之中。面对立法规定缺失、司法制裁无力的窘境,高校仅通过加强知识产权管理难以有效维护自身有关职务发明的相关权益。对此,我国立法机关与高校应借鉴德国、美国等国家的立法思想与法律制度,尝试建立报告通知、前发明转让协议(pre-invention assignment agreement)、未实施科技创新成果权属再分配等制度,进一步有效遏制高校教师私自转化科技创新成果的行为。  相似文献   

17.
分析高校技术转移转化体系的发展现状,剖析高校开展技术转移转化工作面临的机制体制障碍。研究基于“三螺旋”理论高校技术转移转化体系建设的战略定位、发展思路及实现路径,构建高校技术转移转化体系协同创新模型,完善高校技术转移生态体系,打通高校技术转移生态链条。提出地方高校技术转移体系发展对策,为提升高校技术转移效率,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高校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创造和知识传播的重要组织。如何通过产学研合作以及专利布局推动技术转移与转化,促进资源共享与科技创新,是高校创新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战略联盟是实现高校协同创新的有效机制,也是当前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以incoPat数据库为检索和分析工具,对国内外高校机构联盟(中国C9、美国常春藤联盟)的专利申请趋势、高价值专利、主要技术领域和主要技术主题进行分析,并对高校联盟进行多维度对比分析,为高校专利布局和技术创新以及高校联盟的建设发展提供建议和对策。对比分析发现,高校联盟之间可以在相同技术领域下探讨学科热点、学科前沿以及新型技术主题,进一步促进学术交流和知识共享。  相似文献   

19.
以色列自然资源匮乏,建国之初即把教育、科研和创新作为立国之本,现为世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典范.1959年,以色列魏兹曼科学院设立耶达技术转移公司,开创全球高校院所技术转移的先河.目前,该国高校院所均设立了"耶达模式"市场化运作的技术转移公司.以魏兹曼科学院及其耶达技术转移公司为例,结合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现状,总结以色列高校院所技术转移的经验与启示,以期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科技成果的转化收益分配机制是目前影响科技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关键性问题。专利成果转化收益的分配不公,容易挫伤各方从事转化的积极性,从而失去了继续科技创新的动力。文章通过数理分析部分广州高校建设的广东新型研发机构专利成果转化现状,找出了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知识产权转化除了受到建设主体本身文化的制约,知识产权投入的多元化,机构本身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人员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之外,最主要的制约其知识产权转化的因素,还是机构内部对各方权益激励分配机制,并提出了构建各主体间的多维联动,平衡专利成果转化激励分配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