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林  李宝丽 《大观周刊》2012,(10):31-32
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写入了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结合课程本身特点,可增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实效性。本文从三方面浅析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首先,介绍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出的必然性;其次,阐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最后,帮助大学身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2.
魏忠东 《大观周刊》2012,(34):271-271
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为人们确定价值取向、作出道德判断提供了基本准则。加强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既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需要,又是解决学生中存在的价值偏差的需要。职业学校应当从课程教育、日常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加强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相似文献   

3.
浙江新闻界召开学习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座谈会省新闻工作者协会提出关于浙江新闻界开展学习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的建议7月7日,浙江新闻界在杭州召开学习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座谈会。会议提出,要积极响应全国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巡回报告团的倡议和中国记协提出的《意见》,明荣知耻、褒荣贬耻,让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广大新闻工作者的自觉行动,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新闻价值取向,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在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新抓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校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分析了当代大学生荣辱观现状,并就如何通过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新闻窗》2006,(4):1-1
由中宣部、教育部、中国记协等单位组织的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巡回报告团,6月22日向全国新闻界发出倡议:让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广大新闻工作者的精神高地,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新闻价值取向,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在新闻实践中,为党和人民、为伟大的新时代引吭高歌。这份倡议是巡回报告团全体同志对“三项学习教育活动”认识的深化和升华,是对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新闻价值取向结合的由衷感悟,也标志着下一阶段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新闻价值观为重点的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启动。我们要热烈响应倡议发出的号召,在新闻工作实践中明荣知耻。褒荣贬耻,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渗透到新闻价值取向之中,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好、宣传好、贯彻落实好。  相似文献   

6.
1.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读本形成出版规模少儿出版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读本形成出版规模、推出一批读物:中少社《知荣明耻教育课堂》(书配盘)、上少社《礼仪小公民》、新蕾社《知荣明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学生读本》3册、希望社《现代公民知识读本》,海燕社《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7.
从“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探讨了少儿图书馆(室)在青少年中开展荣辱观教育的作用.提出了在开展荣辱观教育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7月7日,浙江新闻界在杭州召开学习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座谈会。会议提出,要积极响应全国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巡回报告团的倡议和中国记协提出的《意见》,明荣知耻、褒荣贬耻,让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广大新闻工作者的自觉行动,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新闻价值取向,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在新闻实践中,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者、践行者。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同志最近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新闻从业者而言,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新闻从业者既是社会道德规范的宣传者也是实践者,他们的职业操守,与社会公众荣辱观的形成、变化直接相关。新闻职业道德教育对树立新闻从业者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负有责无旁贷的使命,因此,新闻职业道德教育应该凸显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10.
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主阵地。而作为学校师生标杆的校长,更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做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保持良好道德规范的表率。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荣辱观——历史新时期下新闻媒介的价值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发光 《中国广播》2006,(11):44-45
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巡回报告团全体同志向全国新闻界发出倡议:让社会主义荣辱现成为广大新闻工作者的精神高地,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新闻价值取向,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在新闻实践中,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舆论引导水平,为党和人民放歌、为伟大的新时代放歌。笔者认为社会主义荣辱观已成为历史新时期新闻媒介的价值选择。一、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新闻媒体价值选择的原因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什么成为新形势  相似文献   

12.
日前,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巡回报告团全体同志向全国新闻界发出倡议:让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广大新闻工作者的精神高地,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新闻价值取向,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在新闻实践中,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舆论引导水平,为党和人民、为伟大的新时代引吭高歌。社会主义荣辱观已成为新时期新闻媒介的价值选择,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新闻媒体既是引领者也是践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新闻媒体的价值选择主导方向胡锦涛同志提出:要树立正确的是非、善恶、美丑观,要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档案局馆按照国家档案局和云南省委的要求,结合实际,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教育活动,为全省档案系统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做出示范和表率。  相似文献   

14.
信息速递     
事件新华社受权发布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意见》新华社23日受权发布《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意见》强调,要深化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宣传教育,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和互联网、手机短信等传播工具要成为“八荣八耻”的自觉实践者和积极推动者。要努力创造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文化环境,扎实推进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的“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巡回报告会引起强烈反响由中宣部、教育部、中国记协、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  相似文献   

15.
一、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充分发挥高校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 高校档案馆作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教育活动中,应结合自身馆藏丰富、资料充足的特点.充分挖掘档案信息资源.编撰各种学习材料。大力宣传新时代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努力宣传报道先进典型.用典型的力量鼓舞人、  相似文献   

16.
刘红 《新闻知识》2006,(9):51-52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公民对光荣与耻辱的基本看法和态度,是社会主义道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我国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历史沿革,每一时代新闻媒体都发挥着或积极或消极的不可小视的重要作用。本文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历史沿革入手,谈一谈在“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中,新闻媒体所肩负的重要使命。一、各个时代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一)建国初期至文革前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17.
《聚焦》栏目继续关注“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广播电视”的话题。李正国在《广播影视系统要做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排头兵》一文指出,就广播电视系统而言,一方面,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广大新闻工作者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教育,自觉做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表率;另一方面,作为党的耳目喉舌,广播、电视在大力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过程中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职责。本栏目的其他三篇文章则分别分析了造成传媒责任缺失的原因,指出了履行好社会责任的路径,并通过实与虚,大与小,正与反,内容与形式几组辩证关系,折射出荣辱观中间体现出来的思想、精神和方法,给新闻工作者以启示。  相似文献   

18.
杨克满 《记者摇篮》2006,(10):22-23
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教育中,报刊宣传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职责。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报纸是指导工作教育群众的武器”,“党报必须无条件地宣传党中央的路线和政策”。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们党根据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需求而提出的道德标准.对公民的道德规范做出了具体要求。那么,作为党的报刊就应该无条件的、大力地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达到教育群众、指导工作、努力践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当代传播》2006,(5):49-49
当前,新闻战线正在广泛深入地进行“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全社会都在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新闻价值取向,大力弘扬新时期的新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对肩负舆论导向使命的媒体提出了切实的要求,也对以理论研究为己任的新闻理论期刊和新闻理论研究者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出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并指出: “必须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思想, 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