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区域物流相对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贺竹磬  孙林岩 《科研管理》2006,27(6):144-150
在对区域物流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物流相对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数据包络法及lingo软件对我国31个省、市区域物流的相对有效性进行测算。东部、中部及西部三个区域物流的相对有效性结果显示,不仅我国区域物流效率地域差距明显,而且我国非有效区域大多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可以通过调整投入结构及投入规模,来达到提高区域物流服务能力的目的。最后,提出了改善区域物流服务能力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呼和浩特市物流需求预测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呼和浩特市经济发展和物流发展的实际情况,并运用灰色预测模型,选取货运量为指标,对呼和浩特市的物流需求规模进行了定量预测,同时,结合呼和浩特市的具体情况进行定性分析,修正了定量预测的结果,提出物流需求规模结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分析了物流与社会再生产流通循环关系,阐释了区域物流需求预测在区域物流规划中的作用,并以江西省为例,在分析江西省物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灰色预测模型GM(1.1)对江西省物流发展需求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4.
从物流基础设施、物流经济产出、物流产业规模等方面的指标体系入手,构建包含区域经济产出、社会物资需求、基础设施投资等方面的区域经济指标体系。基于2003~2008年中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高度相关,并结合其他统计分析结果数据提出了促进区域物流能力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邓蕾  王旭  谢心灵  肖燕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1):236-237,244
从区域物流发展的需要出发,针对我国物流的统计现实,利用灰色理论,建立以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四种运输方式的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对区域物流规模量的灰关联模型,并对比武汉、上海和重庆的分析结果,探讨影响重庆区域物流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邓蕾  王旭  谢心灵  肖燕 《科学文化评论》2007,(1):236-237,244
从区域物流发展的需要出发,针对我国物流的统计现实,利用灰色理论,建立以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四种运输方式的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对区域物流规模量的灰关联模型,并对比武汉、上海和重庆的分析结果,探讨影响重庆区域物流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准确预测区域物流需求量是科学制定区域物流业发展规划,实现区域物流系统供需平衡的决策基础。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考虑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区域物流需求的相关性,提出一种区域物流需求预测的GSOGNNM模型,运用1999—2013年间湖南省货物周转量和相关经济指标的统计数据对所建预测模型的有效性进行检验并与其它预测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8.
为全面分析区域物流发展的差异性,提出规模差异、相对差异的概念及测度指标,以陕、甘、宁、青、新五省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区域物流发展的差异状况,运用变异系数法对区域物流发展差异情况进行测度,并运用灰色关联法分析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研究结论能为实现特定经济空间内区域物流的均衡协调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DEA完成我国31个省市物流效率进行测度,将31个省市分为沿境和内陆区域进行比较,研究表明:①我国物流效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物流规模效率高于物流纯技术效率,物流综合效率最低。②就时间变化来看,我国各物流效率近十年来变化不大,2009年以后各区域效率明显提升,2012年达到顶峰。③沿边区域物流综合和纯技术效率最高,内陆区域物流规模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0.
陈长彬  盛鑫 《科技管理研究》2014,(10):131-139,143
运用演化博弈对供应链一体化下区域物流产业集群中的对称企业和非对称企业之间的复制动态和演化稳定博弈进行分析,探讨地方政府与区域物流企业在选择升级策略方面的复制动态和演化稳定策略,结果表明,规模实力大的物流企业应选择采用主动进行产业升级的战略,反之则应选择跟随进行产业升级的战略。另外,地方政府与区域物流企业的演化博弈结果表明,物流企业最终都会选择进行产业升级,而政府则会选择对物流企业采取资助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在测算1997—2012年我国各区域物流碳排放基础上,利用构建的区域物流碳排放集中度模型,从七大地区角度分析区域物流碳排放强度的演化过程,并基于碳排放地理联系率模型,从全国和七大地区角度分析了区域物流碳排放和区域经济碳排放在空间分布的一致性。结果表明,区域物流碳排放总体表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大部分区域物流的发展是以较高的碳排放增长换取微弱的经济水平提升;区域物流碳排放与区域经济碳排放,近几年在全国范围内表现为空间一致性较高,而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地区空间分布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2.
通过构建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协同关系DEA分析模型,对粤港澳大湾区整体在2005—2016年间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的协同度在2005—2012年处于下降状态,在2012—2016年期间,此协同度处于持续上升的趋势。最后利用MATLAB进行仿真分析,探究使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度最优的物流投入策略,为政府物流投资决策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GIS区域内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定华  黄艳国 《科技广场》2007,(11):156-158
高质量的区域内物流配送是现代商业模式所必需的。本文结合区域内物流配送的空间特征,阐述了GIS在物流配送中的应用,对当前GIS技术与物流配送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以"中百超市物流配送系统"为例,对此系统的功能结构、逻辑结构进行了描述,并结合现有技术实现其功能,同时展望了GIS技术在区域内物流配送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科技高速发展,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互联互通深刻改变了传统物流模式,区域物流体系建设受到深远影响。如何通过资源共享实现物流高效运作,成为大数据时代科技创新驱动背景下构建区域物流体系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构建粤港澳区域物流体系为研究对象,剖析在区域物流体系构建过程中协同发展的重要性与规模经济效应。在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得出影响构建粤港澳区域物流体系的主要因素,从政府与物流企业价值链资源协同视角,得出政府政策条件与物流企业活动条件相辅相成,粤港澳区域物流体系建设是政府政策与物流企业活动协同的产物。基于此,从政府层面、企业层面、科技管理与协同创新层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研究结果对构建粤港澳区域物流体系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省级区域物流竞争力评价及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划分我国区域物流竞争力类型,分析区域物流竞争力特征对于改善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对我国1997年和2004年省级区域物流竞争力进行定量评价,分析了我国区域物流竞争态势,划分出我国区域物流竞争力的动态类型,并对我国区域物流竞争力特征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梁红艳  王健 《科研管理》2013,34(12):120-126
本文引入地理距离、制度环境、工业企业规模、信息化水平四个因素,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它们对物流业提升工业效率这一运行机制的影响,并以2005-2009年中国190个城市面板数据为样本,利用随机前沿函数模型,对理论推演假说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在中国整体层面上,物流业通过发挥专业化及规模经济效应能促进工业效率提升,在区域层面上,各区域物流业发展水平不高制约了工业企业效率的提升;(2)物流业与工业企业之间的地理距离与物流业对工业效率的提升作用负相关,提高物流业集聚度有助于增强其对工业效率的提升作用;(3)完善制度环境、增强工业企业规模效应以及提高信息化水平有助于增强物流业对工业效率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7.
提高我国区域物流能力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界定区域物流能力的内涵,分析其特征及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阐述提高区域物流能力的重要性,依据区域物流能力的构成要素,从四个方面探讨提高我国区域物流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孙鹏  罗新星 《软科学》2010,24(4):79-82
运用四维空间分析方法对区域物流协同要素进行分析,指出现代区域物流协同依赖于时间、成本、效率、可持续发展等多个约束因素的协调,从而为现代区域物流管理理论与实践提供了一个系统的战略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