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感恩属于一种生活取向,关注人生的积极面,人际感恩是个体由于接受他人无私提供的具有一定价值的恩惠而引发的一种愉悦的、心怀感激而意欲报答的认知性情绪。本文从人际感恩与负债感,感恩与亲社会行为,感恩与幸福感三个方面了总结了关于感恩的实证研究。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反思,并对未来的感恩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采用用例分析的方法,探讨了四部文学作品中"てくれる"的功能,尤其是其调节人际关系的功能。授受补助动词"てくれる"有表恩惠的本来用法和不表恩惠的非本来用法,正确运用"てくれる"的这些用法,则可以使人际关系变得更加融洽,反之则对人际关系造成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准确传达恩惠意识,正确使用授受动词,是大部分日语学者比较头疼的语法项目。本论文主要研究授受动词之——-てもらう的用法。-てもらう本来的用法是说话者请求对方实施某动作而自己得到恩惠。本论文以日语数据库的用例为依据,主要从使役性,受动以及非恩惠的角度分析-てもらう的用法。  相似文献   

4.
合理情绪疗法认为个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是由个体对刺激事件的认知决定的,文章以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人际冲突的案例为依据,详细讨论了合理情绪疗法在大学生人际冲突中的应用,这个案例使我们得到如下启示:1.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往往是由于我们内心中的不合理信念造成的;2.我们可以采用直接询问他人的方法来审视和评估自己的不合理信念;3.发生矛盾时,我们要学会从他人的立场来思考问题,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  相似文献   

5.
人的一生有两件事最重要,即做人和做事,两者不可分割,且相互渗透,相比较而言,做人是根本,居于首位,是一个人处世之根本。因此做人必须懂得社会常识,遵守社会规则,学会处理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每时每刻都要用心去感知事物,用心去与他人交往。  相似文献   

6.
善意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他人动产的占有人在非法将他人动产转让给第三人以后,如果受让人(第三人)在取得该动产时出于善意,并且支付了对价,就可依法取得对该动产的所有权,受让人在取得动产的所有权以后,原所有人不得要求受让人返还财产,而只能请求转让人(占有人)赔偿损失。 例如,甲与乙同住一屋,甲有一台彩电,后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 社会刻板印象是人们对某一类人所产生的总的概括的认识,是人们一种较为笼统的看法。它在人的社会认知过程中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其消极的一面。就积极的作用而言,它能使我们对一类人有一概括的认识;从消极作用来看,人们通过社会认知来推断他人的行为,往往容易导致人们的社会知觉发生偏差,从而使人们不能正确全面地认识他人,认识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8.
1 攻击性行为定义是以故意伤害他人的身心健康为目标的,有外显的语言或身体动作的行为,其特征为经常打架骂人。其攻击行为不是为了报复也不是为了利益,仅仅是满足一种不健康的心理需要。2 类型团伙型,有相似需要的人组成一个亲密无间的团伙,专门欺侮他人,中小学校里经常可以发现这样的小团伙;单个型,攻击性没有任何朋友,十分孤独怪僻,对人冷漠,令任何人无法接近,没人知道他的内心世界,这种人心中充满对他人乃至对整个世界的不满,更是充满对自己生活的不满,经常通过伤害他人表达自己的不满。3 攻击性行为的途径或方式通过观察、模仿学习攻…  相似文献   

9.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有意识地给他人留下关于自己的印象,这在心理学中称为印象管理(或印象控制)。它是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别人或控制别人,形成对自己印象的过程。如儿童试图获得父母的喜爱,一个人在社会情景下有意表现得大方得体,都是印象管理。印象管理是客观存在的,但有好坏之分。如果一个人为了获得他人的信任或与他人友好交往,应当肯定和学习,掌握这种印象管理策略;但如果是为骗取他人的信任而掩盖不可告人的目的,应予以否定,避免上当受骗。  相似文献   

10.
忠言逆耳,并非每个人都能始终乐意倾听他人的批评。绝大多数人,做了错事,非但不会坦然承认,反会千方百计为自己辩护。在现实生活中,因批判他人伤了彼此和气的不为鲜见。因此,在批评他人时,既不破坏双方友谊,又能达到纠正错误的目的,日本人的八策可以为我们参考。 (1)对人要具有极大的同情心,这样我们就不  相似文献   

11.
人非独立个体,生活中,总离不开与他人交际。因此,为了能够很好地生活,良好的交际便起到了重要作用。人们应当学会如何与他人有效且高效地交流,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更应当遵循合理的交流原则,与他人相处融洽。  相似文献   

12.
论善恶原则     
无私利他是最高且偶尔善原则 ,它只应该且只可能指导每个人的偶尔行为 ;其作用是使每个人在自我利益与社会或他人利益发生冲突而不能两全时 ,能够无私利他、自我牺牲而不会损人利己。为己利他是基本且恒久善原则 ,它应该且能够指导每个人的恒久行为 ;其作用是使每个人在自我利益与社会或他人利益一致的情况下 ,能够为己利他而不致损人利己。单纯利已是最低且偶尔善原则 ,它也应该且只能指导每个人的偶尔行为 ;其作用在于使每个人在与社会和他人无直接利害关系的行为领域 ,能够单纯利己而不致纯粹害己  相似文献   

13.
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正确运用授受表达是一个难题,它是日语语法中一个既复杂又独特的现象。日语的授受表达不仅包括物品的授受关系,而且还包括恩惠的授受关系。要想让学生完全掌握授受表达这一语法难点,除了让学生从词汇、语法的角度加深对授受表达的理解外,还必须从更深层面,即授受表达所蕴含的"恩惠意识",把握语言背后蕴含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4.
幼儿是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认识自己并认识他人的,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学会表现自己,理解他人,相互沟通,建立友谊。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掌握规则、学会合作、学会解决矛盾和冲突,逐渐成为社会人的一员。在选择性活动中教师要注意为幼儿创设、提供一定数量的有利于幼儿开展合作、轮流、分享活动的操作材料。多鼓励、引导幼儿合作、分享、交流,以有效地促进幼儿积极交往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代教师必备的教学品质;我们的生活需要相互宽容,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学会宽容他人。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中更要有一颗宽容的心来对待学生。  相似文献   

16.
德莱塞的自然主义作品多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悲剧命运,它展现了人类被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社会所异化后的悲惨遭遇.异化,是指社会、他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人本质的改变.本文将以德莱塞的小说《嘉莉妹妹》和《珍妮姑娘》为文本,分别从人异化于社会和他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及人的自我异化角度探讨异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伪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等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作假证明包庇其犯罪事实的行为。两罪在行为的客观方面以及主体层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两罪在客观行为方式上存在着一定的重合,即两罪客观上都可以由作假证隐瞒他人犯罪事实的行为方式构成。而对伪证罪和包庇罪的准确区分要立足于对为他人作假证隐瞒其犯罪事实这一行为的准确定性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8.
李杰玲 《美育学刊》2020,11(2):32-37
培生英语绘本《灵和海龟》与日本民间故事《浦岛太郎》都是关于海龟的故事。《浦岛太郎》融合了中国和日本的思想文化,中日龟文化有许多相同之处:代表长寿,寓意吉祥,此外,龟堪负载,可保安稳,也可通灵。人借助龟可获得神奇的体验或惊人的利益。在英语文化里,龟只是行动缓慢的动物。《灵和海龟》强调人与龟的和谐共生、平等互惠,渔夫是主动施与恩惠之后获得好报的角色,龟既是受惠者,也是施惠者,与人处在同一个维度。这一英语绘本带着浓郁的亚洲特色,渔夫的相貌、衣着打扮,都是中国式的,但故事中的龟却迥异于中日传统龟文化。《浦岛太郎》将人与龟的关系写得复杂多样,富有浪漫色彩。在道教思想的影响下,龟并非凡物,而是超越世俗的想象,虽然龟在该故事中也是受惠者,但高于人类,寄托了中日文化对美与超越的向往。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健康有了更高的追求。心理健康是早期被忽略的人类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心理学家对其基本定义还存在分歧,比如麦灵格尔认为:心理健康是人们对环境之间的交互具有效率,快乐的适应外界;英格里斯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有适应、有活力而且能发展的身心潜能;联合国心理卫生大会的定义是指个体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不相矛盾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为最佳状态。因此,一般看来,个体的心理健康实际涉及三个层面的和谐状态:身与心的和  相似文献   

20.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司法界定划清了与重婚、通奸的界限;"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法律规定,表现出了我国在婚姻家庭立法上的实事求是和应有的理性;但"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表述有进一步斟酌之必要,建议在<婚姻法>中使用"违法同居"和"违法同居关系"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