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先锋小说出现后 ,尽管遭到许多非议 ,但先锋小说对后来小说的影响包括理念、形式等却是不容低估的。而先锋小说由开始出现时的不被接受到逐渐被接受 ,经历了一个坎坷的过程。而且 ,人们逐渐接受先锋小说也主要是接受先锋小说的先锋形式 ,认为其先锋形式改变了旧式小说的写作方式。但对隐藏在形式下 ,甚至可以说是带来先锋形式的先锋理念却甚少关注。先锋小说家在大多数人之前敏感到社会的某种变化 ,这种感觉混以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时代感带来了他们的先锋理念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中国先锋小说进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形式探索。之后,他们显示出一些共同的流变特征:(1)转入历史题材,但叙述语感和视点仍然是"现在时";(2)从形式追求转向了对"故事"的重新寻找;(3)热衷于文化、社会生命史的题材。先锋小说的这种审美流变趋向可以概括为:作家们正在通过检验和质问人类精神质量、关爱与安抚人的心灵处境、再构与重建人性本质及其价值范式来取代对文本的建筑。  相似文献   

3.
神秘主义是先锋小说的普遍倾向。其中包含了先锋作家对世界终极意义、真实性、人类理性深刻的质疑,由此流露出极强的悲观色彩。但其虚无主义价值观使其割断了与人文精神的联系,先锋精神就此被放逐。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崛起的先锋小说,一度在中国当代文坛掀起形式探索的“叙事革命”。但长期以来,先锋小说一直佩戴批评家授予的形式主义徽章,“叙事革命”所产生的广泛深远的影响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阐释,人们大都从纯文学审美自律的视域出发,对先锋小说的形式探索作单向度的解读,形式实验与社会、历史和意识形态之间复杂互动的关联常常被遮蔽悬置。从形式与历史的辩证的当代文学史视野出发,对当代先锋小说的命名与语境进行探源溯流,进而揭示出先锋小说的叙事历险,实际上是以一种否定的辩证法行使着隐蔽而曲折的意识形态批判和建构功能。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先锋小说,是新时期文学不可缺少重要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先锋小说被认为是西方非理性主义文学的模仿,也被人戏称为"无根"的文学。笔者通过对马原和余华两位作家的分析得出,先锋小说的非理性成分,即包含了西方非理性主义因素,又从中国传统的非理性文化中汲取营养。他们的内在精神与中国传统的道家文化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6.
叙述的声音在沉寂多年后,又重新回荡在当代先锋小说中,但这并非时的复古,与传统小说相比,叙述的干预功能已有显不同,在叙述形式、叙述内容、释读方式上二出现了结构与反馈结构,真实与反真实,释读与反释读的悖谬。  相似文献   

7.
关于先锋小说的先锋性,学理论界普遍认同的是其反叛意识。而先锋小说的先锋性是由其鲜明的时代性、深刻的思想性和执着的探索精神构成的。这是因为先锋小说紧跟时代步伐,在社会变革中,认真审视社会、体制、观念,探求新的话语表达方式,并用独特的视觉、超前的思维审视现实和寻察本质,这就确保了作品深刻的思想性、鲜明的时代性和执着的探索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先锋小说丰富了新时期的学创作。推动了小说这一体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先锋文学在八十年代进入当代文学视野,其定义经过由宽到窄的流变。回顾八十年代中后期的"先锋小说"回归纯文学自身的探索,除去时代风潮、西方文学的影响外,与作家自己的经历息息相关,不同的经历却让作家们同归于形式小说的创作。而八十年代之后"先锋小说"作家们开始后撤。"先锋小说"对内来说,存在着"不再先锋"和"伪先锋"的问题;对外来说,被先锋派排斥又不被主流接受的矛盾处境。在完成了文学史意义的先锋创作之后,"先锋小说"作家们开始凸显个人创作风格,将故事和叙事融合。这些都引起对"先锋小说"作家前路的展望。  相似文献   

9.
先锋小说中的自觉的叙述者在小说实验的遮蔽下表现出了与以往小说大相径庭的风格,他对自身精英身份的确认使之深深的迷恋上了他自己。因此,在先锋小说中的自觉的叙述者,表现了强烈的自恋意识。  相似文献   

10.
当代先锋小说在文体形式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实验,离传统的小说样式愈来愈远,表现出一种“非小说化”倾向,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在语言方面,当代先锋小说表现出非叙述、非描写的特征,语言由工具变成了本体;在文体方面,先锋小说打破了与诗歌、散文、戏剧等文体之间的明显界限,将不同的文体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呈现出一种复合文体的趋向;在结构方面,先锋小说采用混合视角进行叙述,打破了传统小说的线性时间结构而趋向三维空间结构。先锋小说的“非小说化”既是先锋小说的创作现状,也是先锋小说发展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11.
在20世纪90年代的历史语境里,文学向边缘优、世俗化陷落的过程中,先锋小说的写作同样不可避免地遭遇了形式和内容的双重困境。对此,以余华后期的两部小说为例,对其从形式向内容回归这一显著的趋势进行辩析,并指认了先锋小说突围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1985年起中国“先锋文学”成为了一种有相对固定指向的命名,实际上评论家对“先锋”的理解并不一致;但八十年代中国先锋小说的勃兴,毕竟显示了一批作家在新时期文学中的不懈探索和实验的可贵努力;而最终的失败,则是暗示了当代作家在吸收、借鉴西方现代文艺思想、技巧时的某些通病。  相似文献   

13.
“先锋小说”就像一个网状结构,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被当成一个局部,引起读者进入阅读,人们形象地将“先锋小说”经作拼贴画、玛赛克、甚至迷宫。“先锋小说”的变异使现代读者获得了更多的话语权,读者以对话者身份介入小说创伤,使阅读的主体性发生了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14.
先锋小说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先锋小说曾以其独特的面貌引起评论界的广泛争议,涉及到学最本质的问题,并且对今后的小说创作依然有着启发意义。对先锋小说研究现状的作一次简要的综合性评述,既有纪念意义,更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先锋小说是小说叙事形式的冒险或革命,先锋小说家的创作是进行自觉的文本实验。先锋小说作家关心的是故事的“形式”,即如何处理故事,他们认为所有的小说都是虚构的;将人物的深度内涵取消,人物只是作为一个形式符号而存在;故意在小说中设置“空缺”,使叙事结构零散化。因此,叙事的虚构化、人物的符号化、结构的空缺化方面表现出新的叙事观念,颠覆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方式。先锋小说是一种具有当代意义的创作实验。  相似文献   

16.
丑学与新时期先锋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中国新时期先锋小说的评价问题 ,文论界的分歧很大。以往的评论大多囿于狭隘的技术分析 ,忽视了新时期先锋小说从观念到手法得以全面创新的西方感性学 (主要是丑学 )的显在和潜在的影响。笔者试图从感性学的理论高度对新时期先锋小说进行重新定位 ,以期找出先锋小说的创新与发展动力 ,及其不同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和西方现代派小说的感性学特点  相似文献   

17.
产生于八十年代中期、生长在精神失重背景下的中国先锋小说,在坚持“苦难”主题的创作和沉溺于叙述迷宫的实验过程中,曾走到了远离时代、背弃读者的沉沦边沿。《施洗的河》的出现,标志着先锋小说开始重返精神家园,走上了自我救赎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刘恪是在先锋小说热潮冷却之后,坚守先锋阵地的作家。他的先锋小说被称为"先锋文学的集大成之作"。通过对其先锋小说的叙事模式进行研究,认为刘恪的先锋小说的欲望叙事是通过对前文本的戏拟消解了道德救赎的神圣。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先锋小说的解体至今已有十年,在一种比较冷静的氛围中应当能够看到先锋小说本质上是借鉴与模拟了西方的后现代派文学,而并非一种真正的创新与开拓。一些论者将其指认为后现代派,显然忽视了中国与西方在文化传统与社会生活基础方面的巨大差异。新时期所谓的先锋作家实际上是在学习与借鉴当代西方文学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作用,他们的实践给其他作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示范。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的先锋派应当比较恰当地被称为借鉴派。  相似文献   

20.
余华的先锋小说集中体现着他的时间意识,他用错乱的时序构造人性的真实,以时间作为叙述节奏推动情节发展,同时也用时空交错的方式提升文本的叙事魅力等。余华用自己独特的时间意识实现了对传统时间观念的颠覆,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小说形式的革新与试验,使先锋小说攀登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