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比了中西方夫妻在古今称呼语上的异同,认为其夫妻称呼语的变化反映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改变。即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国家,不同时期夫妻的称呼语,不但能体现当时的社会结构,还能表现夫妻在当时的社会地位、从属关系以及家庭责任等多方面深层次的内容。在逐一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的时代背景,讨论中西方夫妻称呼语异同存在的原因,从而进一步了解各国语言和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亲属称呼带有强烈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同时反映着国民的表现意识。在亲属称呼中,夫妻称呼在人们实际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它既反映着人们的社会属性和人际关系价值观,又与该国的社会文化、传统习惯保持着密切关系。本文通过夫妻称呼,对日语亲属称呼中的内外有别意识进行考察,同时从文化背景方面对该意识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夫妻称呼的变化发展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夫妇称呼问题与社会文化、政治背景、传统习惯密切相关。中日夫妻称呼有许多相同的地方 ,比如根据场合来选择称呼、使用姓名系列等。也有许多不同点 ,比如日本夫妻间常使用父称 (母称 )而中国夫妻间常使用配偶称谓语词称呼对方等。这些不同点 ,反映出中日文化及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上地位的不同。  相似文献   

4.
鲍辉 《林区教学》2014,(4):53-54
称呼语是日常交流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日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其称呼语的使用也有很大差异。所以在中日异文化交流中称呼语的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中日称呼语使用的异同能够反映出汉日两个不同民族在不同文化影响下语言所体现出的变化。因此主要从亲属称呼语,夫妻称呼语以及社会称呼语这几个方面来比较其异同,并从中分析不同文化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在汉语词汇系统中,称呼语最能反应重大社会的历史变革,承载传统的文化信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际关系的不断变化,今天的称呼词语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具有丰富社会文化内涵的称呼语也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中的夫妻称呼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称呼语是言语交际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称呼语一般包括家庭成员及亲属间的称呼和社会上人际间的称呼。夫妻称呼语是家庭成员称呼中的一类。文章对现代汉语中夫妻称呼语的组成、发展演变和彼此之间的配置关系做了一些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进步,汉语出现了许多新词,语汇的发展说明:新词的产生有其物壹条件及变化的特点。文章试图对当前流行的一种称呼缩略词进行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男性配偶称呼语作为亲属称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日常交际的重要手段。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男性对配偶的称呼也随之改变,有的从古一直沿用至今,有的则被社会的洪流淹没,不再使用。本文简要的描述了男性配偶称呼语的演变,同时也从内外两方面探究导致这种称呼语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大哥"本是汉语亲属称谓中的重要一员,代表年纪最大的哥哥,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哥"一词在当代社会交际中有了十分广泛的称谓对象,其词义也呈现扩大的趋势。"大哥"除了表示亲属称谓以外,由于社会称谓的缺失,"大哥"一词被广泛用来称呼陌生的男子;同时也可以特指青年女性对自己爱人的称呼。此外,"大哥"也在一些特定的群体中用来称呼有能力、有担当的女性。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媒体时代的冲击,"大哥"一词的语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通过调查不同群体对"大哥"一词的广泛运用,探讨"大哥"一词的语义流变现象及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同志"称呼语的语义功能与语用条件析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世纪下半叶中国大陆语言交际中,"同志"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称呼语,它不仅是政治语言中最常见的一个称呼语,同时也一直被认为是大陆社会人群最合适的泛尊称.但随着社会的变化,"同志"的语义和语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政治语言中,除了正式场合,"同志"已经不能简单地被视为"同一政党成员的互称";而作为泛尊称,它也正日益被另一些称呼所替代,这些称呼语或为传统西式称呼语的复活(如"先生"小姐"),或为专指性称呼语的泛化(如"师傅"、"老师"、"老板").这不但是由于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思想文明意识变化的一个表征.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行夫妻财产制是在1980年《婚姻法》的基础上经过多次修改而形成的以夫妻共同财产制、个人特有财产制、约定财产制"三位一体"的夫妻财产制度,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有的夫妻财产制度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经济情况、夫妻财产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和复杂化,暴露了其原有夫妻财产制在结构上的不足,因此有必要对之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称谓语与称呼语内涵的阐释,分析了现代汉语中夫妻称谓语、称呼语的关系,进而探讨了现代汉语中的夫妻称谓语、称呼语与古代汉语及现代英语中夫妻称谓语和称呼语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称谓是人们用来表示对亲属或非亲属相互关系的称呼,它强烈地反映出人的社会属性和价值观念。本文通过讨论建国以来通称、尊称、职业称谓和夫妻之间称谓等几个方面的变化,阐述了称谓是受特定社会环境制约的。  相似文献   

14.
称呼词作为一种语言的表达方式,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反映文化,并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称呼词的微妙性体现了语言使用过程中,上下、敬谦、尊卑、权势与亲疏的关系。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比较中西方称呼词的用法,阐述中西方称呼词的变化与社会的变化,探讨称呼词与社会变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称呼词作为一种语言的表达方式,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反映文化,并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称呼词的微妙性体现了语言使用过程中,上下、敬谦、尊卑、权势与亲疏的关系.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比较中西方称呼词的用法,阐述中西方称呼词的变化与社会的变化,探讨称呼词与社会变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汉语口语里,夫妻之间的称谓是很有些变化的。现今,配偶双方,特别是中青年夫妻之间,互相称呼对方的名字,已经是十分普遍的现象了,但是在旧社会却不大相同。那时候,妇女地位低下,婚后从事社会工作的少,当家庭妇女的多,一些没有文化、没上过学的妇女,很少有机会用到自己的正式名字,甚至有些人一辈子也没有个“大号”。丈夫称呼妻子,经常用“喂”、“我说”、“孩子他娘”之类的词语来表示;妻子称呼丈夫,也无非是“孩子他爹”之类。丈夫的社会地位越高,作为家庭妇女的妻子,直呼丈夫之名的情况越少。象林则徐这样的封疆大吏,其夫人先叫一声“则徐”,然后再同他说话,大约是电影里的创造。  相似文献   

17.
黄利华 《文教资料》2006,(20):93-94
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心理状态的变化,导致人物称呼发生很多变化。人物称呼的变化给外国人学习汉语带来了很多困难。为了帮助解决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这些困难,文章初步考察了当代中国亲属关系和社会关系称呼语发展变化的轨迹和原因。文章认为,亲属关系的称呼大大简化,但还保留一些反映等级关系的称呼语。建国之初社会关系称呼语非常简单,但很快被体现社会等级秩序的繁复称呼语所取代,突现了中国人传统的社会地位等级观念和官本位思想。亲属称谓语的泛化则显示了汉民族家本位的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当代中国社会关系和思想观念的多元化,人物称呼趋于多元化。  相似文献   

18.
夫妻财产权制度是婚姻家庭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婚姻家庭观念的变化,夫妻间出现的经济纠纷日益增多,因此夫妻的财产权益受到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9.
校长即学长     
学校的校长有许多不同的称呼。过去跟现在有不同称呼,大中小学校长有不同称呼,国内与国外也有不同称呼(当然也有相同的)。  相似文献   

20.
黄展图 《中学文科》2009,(6):136-137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形式急剧变化的情况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呈现多元态势。家庭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单亲家庭已经屡见不鲜,夫妻工作在外,孩子寄养亲戚家的情况不断增多。下岗工人,城市低收入家庭,农村低收入家庭也都存在。由于这些特殊家庭的生活环境与氛围不同于一般的家庭,在这类家庭生活的学生受到的影响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