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平面解析几何和平面向量分别在《数学2》和《数学4》中,二者相隔却遥相呼应,对学生的知识贯通、能力融汇、思维形成有着一脉相承的作用.平面解析几何是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框架下用代数的方法来研究图形的几何性质,素来有“方法易得,结果难求”的特质.虽然在新课程标准下,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较之前都有大幅降低,但是多元多式的计算和个别化技巧的运用对学生而言依然并不容易.  相似文献   

2.
林少安 《新高考》2005,(5):28-30
平面向量具有几何形式和代数形式的双重身份,平面解析几何则是用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在高考本着“在知识交汇点处命题”的原则下,研究平面向量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应提到议事日程上.本文将立足于向量这一全新视角,探讨平面向量在平面解析几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在新课程标准下,选修系列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中有新增的一节“平面坐标系中几种常见变换”,内容涉及平面图形的平移变换、伸缩变换及旋转变换.对于这一新增内容,教学要求并不高,只要求“了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移变换和伸缩变换作用下平面图形的变化情况”,“了解极坐标系中旋转变换作用下平面图形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4.
平面直角坐标系是由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在使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时,可以灵活选取单位长度.合理地标注刻度,根据需要画出正负半轴的长短.有技巧地使用平面直角坐标系.可以达到科学、简洁、美观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轨迹问题属于解析几何的范畴,主要的研究对象是动点,当在特定条件下,对动点有所约束时,就会形成轨迹.所以,在研究轨迹问题时,大多是在平面上,其轨迹也为平面图形.当把这一问题推广到空间中,与立体几何问题融会贯通时,就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和新的研究方法.笔者发现,在近年的高考题中和一些习题中,有意安排了立体几何与平面解析几何的交汇问题,特别是立体几何中的轨迹问题,就轨迹形成的过程而言,可将其分为下列几种:  相似文献   

6.
点共线和线共点的问题是立体几何中常见的问题,证明点共线方法有三: 1.先由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再证其余各点都在这条直线上. 2.证明所有点是两个平面的公共点,则所有点都在两个平面的交线上.  相似文献   

7.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八年级下123页的课题学习《重心》是数学与物理的一个交融点,介绍了物体重心的找法以及简单平面图形重心的确定方法,这个课题在数学领域及实际生活中有较强的应用价值.下面将此课题在教材基础上作一些延伸和拓展,让我们共享探索的乐趣.这里着重介绍一些平面图形的重心的确定方法以及重心在平面图形面积平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个二次曲面的平行已知方向的弦的中点在一个平面上,称为直径平面,关于此直径平面方程有传统的推导方法,比较繁琐,学生不易领会,本文给出的推导方法,比较简单,学生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9.
所谓平面的法向量:即如果表示向量n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垂直于平面α,则称向量n为平面α的法向量.一个平面的法向量有无数条,它们的方向相同或相反.在中学数学教学大纲(98)中.明确要求学生理解平面法向量的概念.若能充分挖掘利用平面法向量的作用,无疑会大大提高我们的解题速度,开阔我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10.
导出了在一般力系作用下刚体作平面平行运动必须满足的条件,并对在特殊情况下刚体作平面平行运动的条件作了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在立体几何中,求解各种距离是一类重要的题型,而点到平面的距离更是需要同学样熟练掌握的.总的来说,求点到平面的距离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平面应力和平面应变状态下主应力和主应变方向的确定,无论是在工程应用还是在材料力学教学中都是非常重要的难点。本文提出了一种既易于理解又便于掌握的简捷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刘修龙 《中学教研》2006,(10):15-17
平面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更是每年高考的重要考查内容.解析几何常常是借助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一工具,利用代数方法研究平面图形的一门科学.但有时由于参数过多、运算量过大,致使学生望而生畏,无从下手.若能合理运用平面几何的一些几何性质,往往会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直观化.平面几何知识在某些解析几何中的“妙着”,会收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之功效.  相似文献   

14.
应用双曲复平面(H平面)上点圃的特殊性质,讨论H平面的结构.得到了求H平面上已知两点上、下确界的方法,证明了H平面上由零因子直线划分的四个区域均具有格序半群结构.  相似文献   

15.
刚体作平面运动有3个自由度,因此求解刚体平面运动的动力学问题需要3个独立的动力学方程.由于动量定理(含质心运动定理)。动能定理和动量矩定理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且参照系可以是惯性系,也可以是非惯性系,所以刚体平面运动3个独立的动力学方程就有不同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确定平面内的点的位置的方法很多,不管哪种方法,一个数据不能确定平面上的点的位置,要确定平面上的点的位置至少需要两个独立的数据.用两个独立的数据来表示平面上的点的位置时,为了避免混乱情况发生,先约定这两个数据的位置顺序.这便是人们常说的“利用有序数对表示平面上的点的位置”.如影剧院对观众席的所有座位按“几排几号”编号,  相似文献   

17.
本专题高考的知识点是:平面及其基本性质,平面图形直观图的画法.平行直线,对应边分别平行的角,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异面直线的距离.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点到平面的距离,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平行平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平面间的距离。二面角及其平面角,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多面体、棱柱、棱锥、正多面体、球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用一些不重叠摆放的多边形把平面的一部分完全覆盖,叫做平面镶嵌.用多边形拼地板,要拼成一个既不留下一丝空白、又不互相重叠的平面图形的条件是:围绕一点拼在一起的几个多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360°.平面镶嵌的含义:(1)用于镶嵌的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相同;  相似文献   

19.
线性规划是研究目标函数在约束条件下的最值问题.而二元一次不等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一个平面区域,在平面区域内,点在直线划分的区域内遵循“同侧同号,异侧异号”的原则.它的应用相当广泛,下面结合新高考专题复习,举几个用线性规划知识解决的例子,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平面解析几何是借助平面坐标系,利用代数方法来研究平面图形性质的一门学科,它利用数形结合思想,给解决问题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思路,而学生在答题中往往会暴露出一个倾向性的问题:运算“不过关”.本文将围绕如何简化运算介绍有关的常用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