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从"两会"博客现象看博客的社会传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6年"两会"中,由于对博客这种新传播方式的广泛应用与报道,形成了独特的"博客现象".新传播媒介的出现,不但成为"两会"的新闻点,也改变了已有的传播形态.本文试图从"两会"的"博客现象"切入,分析博客这种新的传播渠道所具有的特质,及其对传播理论研究的承继与开拓,从而发现其社会传播价值,以期引起实务界的重视,以更好地利用并发挥其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2.
门户网站品牌构建与传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辉 《编辑之友》2012,(7):54-56
中国门户网站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品牌资产.在品牌构建和品牌传播上,门户网站有其独特的发展历史和特点.基于此,本文从门户网站的定义和分类出发,分析了中国门户网站的演进历史,并比较研究了七大门户网站在品牌定位、品牌结构和品牌传播上的异同.最后,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对门户网站的品牌建设和品牌传播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公共图书馆的推广与发展需要借助相关的营销传播理论来解决其大众认知度偏低的问题,以保证公共图书馆成功向知识共享空间发展的未来趋势。文章在"公共图书馆的推广与建设可以参照星巴克的成功经验"的分析基础上,引入了中国学者自己提出的声浪传播理论,建立了公共图书馆"声浪圈";并分析了公共图书馆实现推广宣传的路径:从发声点(作为第三空间的公共图书馆)出发,立足图书馆读者需求(读者洞察),通过系列传播活动(logo设计、一对一传播、网络枢纽、公关传播等),形成图书馆品牌声浪,最后实现一个目标,即大众成为图书馆的"常客",大众与图书馆之间建立稳定的关系,图书馆成为一个"聚人气儿"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黄伟 《新闻界》2008,(3):23-25
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形式,博客空间具有其自身特有的传播学价值。它代表着一种全新的传播和生存样态,一种独特的看待和对待世界的方式。与传统传播媒介形式相比,博客空间具有存在论意义上的"时间性"特征。而在其空间结构方面,它又具有"Tags"的指涉链条的符号学特性。无论从哪方面来看,博客空间都构成了传播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边琪 《中国广播》2006,(1):76-78
2004年,博客“私人日志”作为网上个人出版的一种新形式,在国内迅速普及。其独特的传播特征表现为:传播主体对自我的主动型多重展现,传播文本兼具独白与对话的特质,传播互动依托于个人网络空间展开。本文认为,博客“私人日志”的兴起,预示着私人领域在互联网上的大规模浮现,同时,个体传播者的崛起对于信息时代人文精神的复归亦有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6.
博客的广告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博客是以个人为中心的表达和传播,它具有自主性、个性化、分众化等特征。作为互联网的新锐势力,其发展迅速和传播优势备受关注。特别是在注重分众传播、互动体验营销及公关的广告时代,博客所蕴含的广告传播价值被许多专家和业内人士看好。本文主要结合博客传播的特征,分析了博客在广告传播方面的潜能。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2022,(2)
在互联网传播技术持续迅猛发展同时,不少一度坐拥亿万用户的网络媒介产品也正悄然走向落幕,基于对一个关停多年的博客平台"前用户"群体追忆自身"写博"经历的叙事研究发现,相较那些舞台中央的少数精英博客,时常被忽视的广大"草根"博主并未如预期般推动博客曾被无限寄望的传播潜能,众多用户更多是在一种偏向私密化的青春心事纪录中形成整套有着可辨识度的写作模式和风格。随着博客渐渐退出日常生活,往昔的写博岁月在用户记忆叙事里同时被刻画成一个自我的和媒介的黄金时代,个人博客也被赋予了此后功能更强的媒介所不具有的象征自我抗争的功能隐喻。时过境迁,介入一代用户生命历程的博客逐渐显现出对于个体媒介观念的特别塑造,由此也从一种独特视角揭示出衰落的媒介产品如何在其用户身上绵续影响。  相似文献   

8.
微信拥有海量用户,功能丰富,具有独特的信息传播特点。本文首先阐述微信对出版社品牌传播的价值,随后对出版社微信品牌传播现状进行分析,最后探讨出版社微信品牌传播的策略,包括品牌定位和功能定位、差异化与个性化传播、多渠道联动传播、全员传播等。  相似文献   

9.
金婷 《新闻传播》2009,(9):74-74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博客以“忽如一夜春风来”的形势.引起了“千树万树博客开”的博客文学热。从传播学看,新兴的博客文学和传统文学在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对象以及传播效果等方面具有交互性和差异性.本文通过这些分析和探讨博客文学特色传播来概括出博客文学这种新的文学样式的鲜明特征.对于认识博客文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文锋  刘淳松  李科 《东南传播》2011,(11):108-110
品牌传播的方式多种多样,球衣广告作为一种独特的传播手段,既可以使俱乐部获得可观的经济利益,又可以使赞助商们传播自己的品牌,提升品牌形象。本文基于5W模式,对球衣广告品牌传播过程中的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等进行分析,提出了球衣广告品牌价值的整合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成长,作为一种新媒体形式,博客粉墨登场。博客的迅猛发展,是基于博客赋予平民百姓平等、自由的话语权和独立自主的主体角色。博客迎合了人类原始的传播需求,让博客能自由发布信息,及时跟他人进行深度交流、沟通,共同分享所感所悟,这正是博客精神的价值所在。现实中,这一具有巨大意义的精神正在遭受冲击,因此,在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如何理性地看待这一精神与其外部环境的互动,让它能健康地发展显得异常必要。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上博客世界的出现,由博客从事的“自媒体”(we media)信息传播,与专业媒体的报道之间形成了密切的互动关系。本文着重分析两种常见于博客传播中的、由博客展开的基于专业媒体报道的后续报道形式,从一个侧面探究博客传播对新闻报道循环链可能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从传播学角度看博客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客传播是网络传播领域出现的个性鲜明的传播现象,凭借其个人性、开放性、互动性和及时性的传播特质,显现出了其特有的优越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主要通过对博客传播要素的分析,来探讨博客传播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受众的视角对我国档案类博客进行分类,深入分析了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旨在引起业界重视博客对档案信息传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博客经济的逐步成熟,催生了博客产业链的诞生,使得我们可以像经营商品一样来经营博客。中国博客市场处在高速发展期,各类博客主、BSP为了推介自己,寻找到合适的市场位置值,需要寻求区隔市场的符号——品牌营销来整合市场,从而推动博客商品走上品牌建设之旅。本文从考察博客商品的经济属性入手,分析了其品牌建设的特殊属性,从4P的角度探讨博客品牌的营销力建构。  相似文献   

16.
季明 《青年记者》2008,(6):75-75
博客传播是网络传播领域出现的个性鲜明的传播现象,凭借其个人性、开放性、互动性和及时性的传播特质,显现出了其特有的优越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主要通过对博客传播要素的分析,来探讨博客传播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微博客传播特性及盈利模式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微博客已成为当下最热门的互联网产品之一。其所具有的单一性、碎片化、开放性、整合性、实时性、跟随性等传播特征,与此前的博客、论坛等互联网产品有着很大的区别,这些特征使得微博客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别有魅力,正在改变着传播环境,未来的商业价值也存在巨大的想象空间。笔者认为,短信分成、广告、品牌服务、电子商务和虚拟产品可能是微博客可行的几类盈利模式。  相似文献   

18.
作为新兴事物的博客传播,其传播中道德和法律的平衡问题、博客传播商业化盈利模式单一问题,传播中的技术漏洞问题,传播内容的同质化问题是制约其发展的四大困境.摆脱当前困境,需要建立完善的博客传播技术体系,增强传播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博客的个性化、交互性、可信度等特征使它迅速获得了企业的青睐,在企业建树品牌、推广产品、市场调研、创造忠诚、危机管理等公关行为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本文对博客公关的内涵及其应用价值予以比较系统的归纳,阐述了博客公关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大集市模式的博客传播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认为,博客的普及不仅仅改变了互联网的应用,更重要的是促成了人类传播模式从大众传播到博客传播的改变。博客的本质就是个人的“虚拟主体”。拥有博客一个人就有了虚拟和现实的双重主体。随着博客应用不断主流化,基于个人博客的博客传播(典型的大集市模式)可以帮助人类实现“所有人面向所有人”的社会化传播理想。本文分析比较了博客传播与大众传播的不同特点,提出博客传播的核心在于个人主体身份的确立。通过盛大新浪事件和九江地震博客报道的案例,进一步说明博客的出现,将成为大众媒体不可替代的新闻源,而且新闻日渐成为一个过程,极大变革传统大众传播模式。当然,两者的关系不仅仅是冲突,未来更多是互补和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