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针对"修后发表"的修改稿,从保证期刊学术质量、提高审稿专家积极性、提高终审效率这3个方面,讨论审稿专家再次审核修改稿的优势,进一步分析可能存在的不足及相应的处理措施.结果显示,对于涉及论文实质内容的修改稿,通过审稿专家再次审核,可以更好地保证论文和期刊的学术质量.  相似文献   

2.
地学论文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研究地域、资助方和审稿周期差异等特点。这导致审稿过程中在论文作者、审稿人及期刊编辑之间产生利益冲突。文章从观点差异、研究地域、资助方和审稿周期角度分别阐述利益冲突的表现形式。认为建立相应的审核机制和屏蔽机制,同时利用现在网络和软件等方式,对稿件审核进行追踪,从而最大限度地规避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3.
客观评价审稿贡献 消除同行评议瓶颈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代小秋 《编辑学报》2017,29(5):416-419
为了应对专业期刊审稿工作的困境,对国外平台审稿工作的奖励方法进行分析,旨在使审稿人的审稿工作得到经济或学术的认可.认为应建立合理的度量审稿工作的指标,寻找有效的方法来激励审稿人积极参与期刊的审稿工作,以调动审稿人审稿的积极性,从而促进期刊学术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论科技期刊责任编辑与同行专家审稿   总被引:27,自引:18,他引:9  
许文深  陈俊 《编辑学报》2002,14(2):101-102
审核审稿在科技期刊中的作用,责任编辑与同行专家审稿是保证科技期刊质量的关键,指出审稿应为学术造诣精深、学风严谨、为人正直、科学道德高尚的尝得,并建议重新编纂一部学科齐全、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的审稿人名典。  相似文献   

5.
谈谈网上选择审稿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质量是期刊的生命 ,科技期刊所登载的文章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科技期刊的生存和发展 ,而稿件的审阅质量则是保证科技期刊质量的重要环节。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对审稿方法、审稿途径以及审稿系统的完善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建立严格的、适应新环境的审稿系统一直是编辑工作者们孜孜不倦、潜心研究的工作之一。审稿队伍的建设是审稿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期刊工作现代化以及期刊上网的普及 ,笔者在工作中也尝试了多种在网上选择审稿人的方法 ,以便扩大选择审稿人的途径 ,完善审稿人库。  1 选择审稿人的途径审稿专…  相似文献   

6.
赵瑞 《编辑学报》2011,23(1):47-49
针对科技期刊编辑部门内部数据统计的重要性,建立了一套基于Excel和网络统计数据库的编辑部内部统计指标体系,提出了融合不同类别的统计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通过综合分析这些指标,可以为专业编辑制订报道计划、组织稿件、把握稿件初审的尺度提供参考依据,对增加稿源数量并提高质量、扩大期刊发行量、拓展广告客户、寻找创收点等方面的经营决策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规范审稿机制、控制审稿周期及业务流程等具有一定的监督及评价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提高同行专家对稿件的评价质量,分析综合性医学期刊同行专家审稿的规范化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从期刊可控角度系统提出规范同行专家审稿的切实可行的建议:制订明确的审稿规范,系统引导专家审稿,规范审稿质量评价,完善专家审稿库——从而进一步提高综合性医学期刊的审稿质量和学术质量.  相似文献   

8.
科技期刊编辑应注重统计数据的审核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学军  廖粤新 《编辑学报》2010,22(5):416-417
科技期刊编辑中,统计数据的编审一直是个薄弱环节,一些低级错误时常在论文中出现。为改变这种状态,现从统计基本原理入手,对科技期刊中的统计数据失误进行案例分析,提出了一套可行的解决方案:1)注重编辑流程中数据的编审;2)加强对编辑人员统计能力的培训;3)建立专业统计数据审核制度。实施本方案将为科技论文的公正性、科学性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单秀枝 《编辑学报》2017,29(5):434-437
在《中国土壤与肥料》稿件的评审、编校和对已发表论文的审读时,发现一些论文中多重比较存在方法误用、结果表达缺陷和错误以及结果分析不够严谨和深入等问题.本文结合一些实例剖析了上述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修正措施.为避免此类问题再次出现,建议编辑加强统计学知识学习,强化统计学内容审核,建立期刊统计学审核标准,依照标准规范论文写作与修改.  相似文献   

10.
分析医学期刊编委会专家审稿组稿撰稿情况,为了解编委会专家职能发挥情况,加强编委会建设提供参考。依托中华医学会《中华烧伤杂志》稿件处理系统中的“专家审稿情况”模块,统计2013年7月1日—2017年6月30日第4届编委会任期内专家审稿篇数>70的审稿专家情况,包括出生年、学历、职称、工作单位、本刊职务等,并统计其审稿周期,在“稿件查询”模块里查询上述专家刊稿情况,通过每期责任编辑统计4年间上述专家组稿篇数。4年间审稿篇数>70的编委共20人,其中常务编委和普通编委均为10人,分别占41.7%(10/24)和14.3%(10/70)。编委多为60后,3/4的编委具有博士学历,所在单位大多为烧伤学科发展良好的知名院校附属综合性三甲医院。常务编委审稿数1133篇,平均审稿周期4.8d;普通编委审稿数946篇,平均审稿周期6.2d。常务编委和普通编委审稿情况差异不明显。常务编委组稿数101篇,刊稿数49篇;普通编委组稿数25篇,刊稿数27篇。编委在期刊审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常务编委在期刊的组稿、刊稿方面,优于普通编委,但总体形势不容乐观,今后应加强编委在组稿和撰稿方面的职能。  相似文献   

11.
刘凤华  席慧 《编辑学报》2012,24(4):350-352
通过对《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部分稿件退修情况的统计分析,论述科技期刊文稿退修的必要性,即:退修是联系审稿专家、编辑和作者三者的桥梁;可提高论文的学术价值;使论文在格式上更规范;提高作者写作水平,储备优质作者资源;提升编辑的业务素质,培养编辑的审稿能力。认为退修时应注意以下问题:重视政治问题;切忌照本宣科;叙述明确,主次分明;尊重作者,体现修养;注明修回日期。  相似文献   

12.
武建虎  李小萍  郭青 《编辑学报》2012,24(3):302-303
结合实例分析,对科技期刊论文中错误数据的类型进行了归纳,并就编辑如何提高对数据的敏感性提出了建议。认为编辑不仅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掌握必要的统计学知识,还要对数据进行细致的复核,才能减少甚至消除科技论文中的数据错误。  相似文献   

13.
养成能提高编辑技能的一种好习惯:文献检索与查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东信 《编辑学报》2007,19(3):231-232
阐述与送审稿件内容相关的文献在审稿专家的选择、文稿写作质量的判断、稿件的加工和修改、辅助编委审稿及防止一稿多投等方面的作用,旨在说明养成良好的文献检索和查阅习惯,对扩充专业知识、提高编辑技能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4.
白娅娜 《编辑学报》2014,26(4):351-353
通过统计《洁净煤技术》2010—2012年退修超过半年未回稿件的情况,说明作者无法修改、不满意刊用栏目、稿件处理周期过长、转投他刊或一稿多投、作者忘记修回或无法联系,是造成稿件超期未修回的主要原因。通过认真送审,缩短审稿周期;了解作者,做到因人而异;发挥专业优势,发掘文章新意;仔细检查修回稿,适当使用修改权等措施从主观上促进了编辑主动性的充分发挥。通过明确修稿时间,建立催修机制;借助技术手段,防止一稿多投;开展网络办公,优化编辑流程等措施从客观上完善了编辑部的稿件退修流程。通过以上措施,2013年《洁净煤技术》稿件修回率达到98%,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期刊质量的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15.
学术期刊要重视外审队伍建设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16  
周长清 《编辑学报》2002,14(2):99-100
学术期刊稿件的学术性较强,由于知识结构问题,编辑人员不可能胜任全部的审稿工作,稿件外审就成为保证刊物质量的重要手段和关键环节.审稿人的素质决定审稿质量,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的审稿队伍才能真正保证审稿质量,所以外审队伍建设不容忽视.着重探讨保证外审队伍质量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分栏责任编辑对提高体育院校学报学术质量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坚 《编辑学报》2012,24(3):258-260
专业知识背景的局限使体育院校学报编辑难以熟知所有运动项目的稿件,一些有学术价值的稿件在初审时往往被忽略。分栏责任编辑有助于消除这一弊端,从而提高学报学术质量。分栏责编有以下作用:提高稿件初审质量,准确遴选审稿专家,合理汇总专家审稿意见,便于精心约稿与组稿。  相似文献   

17.
杨晨晨 《编辑学报》2014,26(1):42-44
通过对医学论文文稿的检测,发现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在缩短查抄时间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系统不能有效地检测图表和公式等的重复性;对论文发表的时滞性,出现漏检;不能有效地识别稍加变动的多源抄袭现象;存在语种转换的检测盲区;对于合理引用,系统仍会认为抄袭。应从以下方面加以注意:发挥编辑的主观能动性,客观分析检测结果;加强宣传教育,从思想上杜绝抄袭;加强对抄袭的警示;利用其他审稿方式进行辅助审查;增强审稿专家的作用,完善同行评议制度。  相似文献   

18.
阐述资源梳理如何帮助青年编辑从重复、琐碎的日常工作中提升业务能力,重塑职业认同感.稿件是编辑工作的核心.本文从同行评议和编辑加工2方面出发,阐明青年编辑应及时对稿件资源进行特定梳理,以专业知识和研究方向为主题,提取、加工、组织和聚合信息,使稿件资源体系化,扩充信息储备,进而提升送审、编辑加工和组稿等能力,并能保持工作热情.  相似文献   

19.
20.
刘建超  王文清 《编辑学报》2017,29(3):257-259
科技学术期刊建立发文后档案有利于更全面地评价已发表的论文,规范编辑部的管理,指导组稿与约稿和遴选审稿专家,等等.档案的内容主要包括文摘信息、引文信息、读者反馈信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科技学术期刊编辑部应将发文前档案与发表后档案综合起来,建立适合于本刊的论文评价体系,努力提高刊物的学术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