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传播伦理与网站管理密切相关。本文从网站管理的角度,结合国内网站的实际情况,从信息污染、知识产权保护、网站信用危机、信息强权等方面分析了网络伦理危机的表现及存在原因,并针对网站管理中的伦理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2.
浅议传媒伦理研究中几个相关概念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光  杨纯 《新闻知识》2006,(9):57-59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传媒伦理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核心概念主要有以下几个:“新闻伦理”和“新闻道德”、“传播伦理”和“传播道德”、“传媒伦理”、“广告伦理”和“广告道德”以及“网络伦理”和“网络道德”。在这些研究中,特别是以“传播伦理”和“传媒伦理”为核心概念的研究中。其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极其相似。笔者试图探讨一下这儿个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毕晛  孙宜君 《新闻世界》2013,(12):96-97
以开放性、匿名性等为特点的网络传播作为一种新的大众传播模式,为民众提供了充分表达观点的平台。然而,我们应看到,在网络传播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为各种消极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出现提供了载体,冲击着传统的传播伦理。基于此,本文探讨了网络传播伦理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解决伦理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胡雪瑾 《东南传播》2024,(2):137-139
视觉传播重构了网络传播语境,视觉引流成为支撑网络媒体盈利的主要途径,由网络视觉传播失范所带来的伦理失范、价值观冲突和文化休克,引发了视觉色情、视觉暴力、视觉欺诈、直播翻车、视频盗版、侵权等一系列问题。建构视觉媒介话语空间的网络伦理秩序是使网络社会溯本清源,进行网络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本文从视觉人类学的研究视角对网络视觉化表达、传播媒介与受众的互动关系、传播组织结构三个向度思考网络伦理的建构,提出受众逐渐从制度化约束向自觉化约束演进的网络伦理建构路径。  相似文献   

5.
袁珂 《中国传媒科技》2012,(22):123-124
因特网的发展使我们全面进入网络传播的时代.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因传受角色的变换及把关力量的削弱,引起传播伦理的一系列问题,亟待人们给予更多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陈婧 《图书与情报》2007,64(3):32-35,52
文章从矛盾论的视角分析了网络传播中伦理问题的成因及表现形式,并从网络信息组织,网络噪音防治,网络用户权益保障方面提出问题的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7.
赵洁 《青年记者》2007,(6):72-73
道德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它反映了人们之间的生产、生活和交往方式。因此,考察新闻伦理关系,就不能离开社会交往的实践。网络传播中的新闻伦理问题正是这样,它是在人类迈人信息时代,电子信息网络成为人们社会交往的重要工具的一种,网络改变了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时,适应这种变化而出现的与传统传播方式不同的新闻伦理问题。简单地说网络新闻伦理就是信息的传播与受传通过电子信息网络而进行社会交往与传播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道德关系;是信息的传播在网络传播中,依靠信念、习惯和社会舆论进行的一种自我约束,是出于自律的要求而规定的成或不成的规范,它同样要求新闻传播处理好新闻与事实、传播与受众、新闻传播与社会利益等各个方面的关系。但是由于社会交往方式的变化,基于网络而构建的与传统传播方式不同的网络传播有它自己的特点与趋势,因而也带来了一些新闻伦理的新矛盾和新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网络恶搞给传播伦理带来的挑战与危机进行了论述,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网络恶搞带来的传播伦理危机,提出了重建网络传播伦理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前网络传播中出现了较为鲜明的后现代伦理特征:道德主体的虚拟化和道德语境的虚无感、道德中心的离散和道德权威的消解、道德祛魅的极化和道德界限的模糊以及道德行为的非理性化等,从而导致网络社会出现大量道德失范现象。本文在对网络传播中后现代伦理特征的分析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应确立网络道德的实在性,以话语共识协商法建构道德新范式,并树立网络生态伦理观,以责任伦理规避网络伦理中的非理性。  相似文献   

10.
王霞 《报刊之友》2012,(10):52-53
网络信息传播介入便捷,技术手段先进,容量无限等特点为信息传播搭建起了更广阔的发展通道,为信息流动融入更加生动、多元的呈现模式。网络信息传播发展前景值得无限期许。其在融合传统媒体优势的基础上,需要通过强化网络伦理建设巩固自身在信息传播中海量、即时、无国界等优势。构建网络传播科学合理的核心伦理价值将助推网络生态建设,实现蓬勃的绿色网络前景。本文主要从真实性、平衡性以及人文关怀等谈网络传播伦理核心价值构建。  相似文献   

11.
王霞 《今传媒》2012,(10):52-53
网络信息传播介入便捷,技术手段先进,容量无限等特点为信息传播搭建起了更广阔的发展通道,为信息流动融入更加生动、多元的呈现模式。网络信息传播发展前景值得无限期许。其在融合传统媒体优势的基础上,需要通过强化网络伦理建设巩固自身在信息传播中海量、即时、无国界等优势。构建网络传播科学合理的核心伦理价值将助推网络生态建设,实现蓬勃的绿色网络前景。本文主要从真实性、平衡性以及人文关怀等谈网络传播伦理核心价值构建。  相似文献   

12.
孙莹 《今传媒》2012,(8):53-54
信息时代的日新月异,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网络传播以"润物细无声"般的方式渗透到现代社会生活中,在带给人们高效便捷的同时,网络这把"双刃剑",也引发了一些不容忽视的伦理道德问题。本文试从网络自身、社会环境、网民自身等方面找寻产生网络伦理问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麻蕾 《声屏世界》2022,(1):51-52
随着我国网络综艺节目形式的不断变化,选秀类综艺节目开始兴起并拥有极高的关注度和争议性,但因选秀类综艺节目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也出现了很多传播伦理失范问题.文章以《青春有你第二季》为例,分析我国网络选秀类综艺节目中存在的传播伦理问题并进行思考和反思.  相似文献   

14.
网络信息传播的伦理建设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阐述了网络信息伦理的含义及本质,并对网络信息传播中的伦理道德危机现象进行了深入剖析,对推进网络信息传播的伦理建设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一 网络时代伴随着新的传播环境,网络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正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成为“第二生存空间”。网络生态作为媒介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网络传播克服了信息单向传播的局限,实现了传受双方的互动,可以说网络世界中人人是主人,但是网络传播在带来极大便利性的同时也带来网络安全、个人隐私权与名誉权被侵犯、淫秽色情信息传播等问题,破坏了网络生态平衡,给我们提出许多伦理问题。网络受众作为网络传播中最重要的人的因素,其伦理问题也成为网络生态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网络时代的虚拟特质,使新闻信息传播得到快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媒介伦理失范现象的出现。本文通过对我国当下新闻传播伦理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各种虚假新闻信息的泛滥、媒介审判现象、人肉搜索的负面效应等新闻传播伦理问题对人们正常生活和价值导向产生了严重影响,进而影响到我国网络舆论环境积极向上的氛围,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杨先顺 《现代传播》2006,(6):105-108
本文旨在从道德哲学的层面,反思网络传播中的伦理困境及其出路,认为虚拟实在的道德是必然的和必要的,在价值多元、权威弱化的虚拟实在中更应倡导生态伦理世界观,而网络传播的自由与责任、游戏心态与社会公信、技术理性与人文精神的伦理冲突需要借助“原初状态推导法”、“话语共识协商法”或“社会辩证批判法”来协调解决。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与网络环境下的传播伦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化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技术变革为信息传播带来许多伦理规范问题,针对这些信息传播的伦理问题,本文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依法制定伦理规范政策;使用正式的规范制定伦理规范政策;加强教育和监督职能。  相似文献   

19.
范艳芹 《青年记者》2008,(12):53-54
一 网络时代伴随着新的传播环境,网络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正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成为"第二生存空间".网络生态作为媒介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网络传播克服了信息单向传播的局限,实现了传受双方的互动,可以说网络世界中人人是主人,但是网络传播在带来极大便利性的同时也带来网络安全,个人隐私权与名誉权被侵犯,淫秽色情信息传播等问题,破坏了网络生态平衡,给我们提出许多伦理问题.网络受众作为网络传播中最重要的人的因素,其伦理问题也成为网络生态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女子虐猫事件”背后的网络传播伦理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女子虐猫事件”中,正是凭借网络传播的力量,虐猫主角身份才得以迅速调查清楚。但与此同时却折射出深层次的网络传播伦理危机:网络传播侵犯个人隐私权、制造污染信息、制造语言暴力等现象层出不穷。一系列原因造成了网络传播伦理危机,妥善应对网络伦理危机已是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