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百年来的钧窑历史研究大致形成了"文献学派"、"考古学派"和"科技学派"三大流派,它们具有各自的学术成就同时又都遭遇史学瓶颈和困境。既往的钧窑历史研究存在着主观性推断、反逻辑推理、循环伪证等方法论问题,常常以偶然性推断普遍性、以特殊性推论一般性,进一步造成了钧窑历史的混乱。钧窑研究应在对既往钧窑研究史学困境和方法论进行反思的基础上,秉持整体的宏观文化史观,实现历史文献研究、考古研究、现代科技分析及烧造实践的紧密结合,进行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以开创钧窑历史研究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20世纪初,西方社会的剧烈震荡,对史学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在冲击之下,传统史学衰落下去,法国年鉴学派应运而生。年鉴派第一代代表马克·布洛赫和吕西安·弗费尔通过一系列优秀的历史学著作,建立了年鉴学派的史观和方法论,在历史研究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全面超越了传统史学,丰富了历史学的理论和方法,对20世纪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嘉应学院学报》2015,(12):95-100
在扬弃19世纪兰克模式的基础上,年鉴学派在20世纪成长为西方史坛最有影响力的学派,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史学模式,具有倡导总体史观、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强调史学家的主体认识作用和用问题史学取代叙述史学四个特征。这些特征在研究范围、研究者的主体性、问题意识和研究方法的整合与创新四个方面都对中国教育史学研究具有方法论的启示。这些特征在研究范围、研究者的主体性、问题意识和研究方法的整合与创新四个方面都对中国教育史学研究具有方法论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数量学派和历史学派是西方经济学两个重要的学派和方法论方向,两者之间冲突、竞争又相互依赖,共生并互补,共同促进了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文章具体分析了数量学派和历史学派各自的历史演进趋势、思想方法论特征及其影响和绩效。  相似文献   

5.
从"实证"到"年鉴"--论西方史学的现代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世纪初诞生的法国年鉴学派是现代西方史学的重要代表,其创始人费弗尔、布洛赫以及年鉴学派第二代、第三代的史学家,在批判十八世纪实证主义史学的同时,全面重构了史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完成了西方史学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本文从史学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三个方面论述西方现代史学这一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6.
年鉴学派的研究中,对其史学范型的考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以往的研究中,由于对年鉴学派的基本核心概念如“整体史”、结构、历史学、社会科学等有着相当不同的认知,所以以这些概念为基础建构的年鉴学派史学范型亦存在众多歧说。重新梳理并分析这些概念的性质、源流,才能对年鉴学派的史学范型有着重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张群  王道珍 《文教资料》2007,(6):118-119
20世纪初,面对传统史学的不足,年鉴学派提出了“历史是关于人的学科”的主张,并且指出这里的人是复数的包括所有人的人。从这一原则出发,他们认为历史研究应革新研究手段、扩大史料研究范围,写作总体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剑桥学派”虽以“历史语境主义”为其鲜明的方法论标识,但其由以孕育、出生及至壮大的“语境”本身,及其方法论背后的现实政治意图,却较少为汉语学界论及。本文拟以其代表人物昆廷·斯金纳为例,力图阐明两方面的问题:“语境主义”兴起的“语境”是什么?以斯金纳为代表的剑桥学派具有怎样的现实政治指向性?  相似文献   

9.
要想了解当代西方的史学,不能不了解《年鉴》学派,要想了解《年鉴》学派,就不能不了解布洛克,因此,该文将从当代学者对于布洛克几本重要专著的讨论中来认识布洛克的史学理论,同时笔者则以布洛克的论文——《欧洲中世纪的发明》,来论析其史学理论的特色。他的著述至今仍是深刻地影响当代史学,他所提出的理论和方法,对于从事古史研究的人来说,具有相当的实用性。他的“问题史学”打破了以时间顺序来叙事的传统;“比较史学”将在同一的命题下的各地类似的情形作一比较分析以突显出研究主体的特性;“回溯一复原法”尝试从现在去了解过去,以补足史料的不足;“科际整合”则将各种社会科学理论加以应用以作为解释史料、提供问题解答的第一步。这些理论均可应用于古史的研究。如何在有限而隐晦的史料中,找出历史的意义,布洛克的理论提出了很好的解答。  相似文献   

10.
要想了解当代西方的史学,不能不了解《年鉴》学派,要想了解《年鉴》学派,就不能不了解布洛克,因此,该文将从当代学者对于布洛克几本重要专著的讨论中来认识布洛克的史学理论,同时笔者则以布洛克的论文——《欧洲中世纪的发明》,来论析其史学理论的特色。他的著述至今仍是深刻地影响当代史学,他所提出的理论和方法,对于从事古史研究的人来说,具有相当的实用性。他的“问题史学”打破了以时间顺序来叙事的传统;“比较史学”将在同一的命题下的各地类似的情形作一比较分析以突显出研究主体的特性;“回溯一复原法”尝试从现在去了解过去,以补足史料的不足;“科际整合”则将各种社会科学理论加以应用以作为解释史料、提供问题解答的第一步。这些理论均可应用于古史的研究。如何在有限而隐晦的史料中,找出历史的意义,布洛克的理论提出了很好的解答。  相似文献   

11.
曹峰毓  刘婕妤 《历史教学问题》2023,(6):30-40+201-202
伊巴丹学派是非洲民族主义史学的重要代表。20世纪50—60年代,在迪凯、比奥巴库等学者的努力下,伊巴丹学派建立。通过开创以非洲人为主体的世界观、以口述史为主的方法论,并建立非洲最早的历史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平台,伊巴丹学派极大地推动了非洲史学的发展。在20世纪70年代后,受尼日利亚内战、长期不利的政治经济环境、民族主义史学及伊巴丹学派自身思想缺陷的影响,该学派逐渐衰落。20世纪末,伊巴丹学派开始反思自身的史学理念,并拓宽研究领域与时间跨度、更加注重研究的现实关照、加强学术交流平台建设,进而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复兴。重审伊巴丹学派的发展历程,对于我们思考理论构建、社会发展、人才培养与学派发展间的关系等问题有着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围绕加州学派的新成果及最近的学术辩论,介绍了有关中西社会经济发展比较研究的新进展,并从方法论突破与挑战欧洲中心论等方面总结了国际经济史学坛研究范式的转换与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近代史学始建于20世纪初期,恰逢西方学界对过去半个多世纪中史学在研究内容、方法与手段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总结。这个总结以鲁滨孙的《新史学》为标志。从某种意义上说,该书体现了20世纪初期史学的“国际前沿”。在此同时,以梁启超、王国维和陈寅恪为代表的清代学派,也对中国史学在过去半个世纪的深刻变化以及所亟欲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对比他们和鲁滨孙的见解,可以看到他们在“研究什么“和“怎样研究”这两个史学的根本问题上确实站到了当时的“国际前沿”。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在现代化进程的推动之下,西欧社会日益世俗化,多样化,民众的主体意识增强,年鉴学派顺应时代要求,应运而生,年鉴学派否珲传统史学的英雄史观和神学史观,肯定民众的作用,跳出传统史学“政治史”的藩篱,扩大了史学研究的范围,批判了实证史学,肯定史学家的主体意识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口述科技史引起传统技艺科技史述一场“眼光向下”的革命,引领我们建构起一种以一线钧瓷艺人和匠师为主体的、更接近历史实际的钧窑科技史框架体系。要完成这样一种史学使命,一要走进“历史田野”,借重“活态”的钧瓷艺人的技艺口述,完成建构迈向人民的钧瓷科技史书写;二是参与史述的知识分子应当走向钧瓷技艺的田野实践,结合科技文献、匠师口述,从体验化、经验性的钧窑工艺实践中获取钧窑科技的真实材料,由此建构迈向人民、走向“历史田野”的真实可靠的钧窑科技史体系。  相似文献   

16.
现代西方史学的变革 ,是以法国年鉴学派的出现为标志的。所谓年鉴学派 ,是指法国自 1 92 9年以来主持、编纂《经济与社会史年鉴》的几代历史学家所组成的一个史学派别。这些历史学家反对以兰克为代表的旧的史学传统 ,主张把新的观念和方法引入历史研究领域 ,倡导整体性和综合性  相似文献   

17.
我们处在一个社会大变革、世界大变局的时代。这个时代呼唤历史研究工作者贡献思想和智慧,以历史学特有的方式推动变革、引领潮流。中华文明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历史上一大批思想家、一系列思想学说构成了中华思想的基本谱系。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一次次证明了思想的伟力。新时代中国史学要大有作为,必须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回应时代关切。真正的史学研究,必须有思想、有灵魂、有立场。做有思想的史学研究,须反对碎片化的研究方式,以长时段的眼光、整体的眼光、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做有思想的史学研究,须推进学科融合创新发展,推动跨学科对话交流,探索打破学科壁垒;做有思想的史学研究,还须提升理论概括能力,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提炼历史演进的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揭示尘封在历史中的记忆和思想。历史研究工作者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努力形成历史研究的中国学派。  相似文献   

18.
起源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传播学研究,以70年代为界线,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70年代以前,是传播学传统学派独占螯头的时期;70年代以后,批判学派异军突起.由与传统学派分庭抗礼而逐渐在八九十年代占据了传播学研究的主导地位。传播学传统学派与批判学派在理论基础、传播观念,方法论,研究特色、  相似文献   

19.
法国“年鉴学派”的第二代领袖布罗代尔认为,史学应对人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多次阐发历史研究与历史教育之间的关系,并努力在中小学历史教育领域实践自己的思想。本文拟对布罗代尔的这一见解及其实践进行探析,展示布罗代尔作为历史学家的使命感及其对历史学本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南宋浙东学派的学们以“事功”为出发点致力于史学的研究,在史学领域多有建树,对后世特别是明清学的史学思想产生了较大影响,在中国古代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总结他们的史学思想不仅具有历史意义而且也有现实意义。本试图从他们研究历史的出发点、所坚持的历史进步论、呼吁史学体裁的变革及主张六经皆史、注重发挥义理的观史之法等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