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俗话说:“金无足尺(赤),人无完人”。面对领导的要求和操场上生龙活虎、自主意识越来越强的学生,教师在工作中难免会犯错误。如何处理这些错误?是每一位教师挥之不去、避之不开而必须解决的问题。作为教师处理这类问题的方式有千万种,而我认为其核心是:要敢于承认错误!因为,它是我“为师之道”中的重要内容,是我的亲身经历所感悟到的,其中有两件事让我印象最深。我在当教师上的第一节体育课上,让学生两人一组做“打手”的反应游戏,同学们都积极参与,场上笑声一片。可我却发现有一名女生躲在一旁,不参加活动,我走到她跟前问:“你怎么不做呀?…  相似文献   

2.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新形势下,为了培养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我把由教师每节课向学生讲一条体育新闻,改为由学生讲。每堂轮换一名学生在课的准备部分或结束部分讲一条体育新闻,当几分钟教师。具体做法是:要求讲新闻的学生注意观看电视新闻节目,看报纸,收听广播,搜集我国运动员参加国际比赛成绩,国际国内体育动态以及我校培养和输送到体工队及省体校的学生参加省以上体育比赛成绩,整理成资  相似文献   

3.
<正>现象1:"老师,我不行!"案例:教师在比赛前讲解道:"同学们,我们进行50m跑比赛。请大家自愿组合,每6名学生为1组,每名学生站1条跑道。"能力较强的学生踊跃抢占跑道,能力较差的学生则畏手畏脚,挪步闪躲。当教师指定其参与到某一组时,能力弱的学生通常会说:"老师,我不行!"分析:由于生理、体质及运动能力的差异,学生的水平会有所不同。如,个别  相似文献   

4.
<正>教育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心灵召唤一个心灵。我从踏上三尺讲台开始,一路收获了许多酸甜苦辣,我始终用自己诚挚的心照亮学生们的梦。每当看到窗外满眼的绿意,我不禁想起那个特别的“花儿”,是她让我明白,每一名学生都是一粒种子,只是花期不同。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们身上的闪光点,因材施教,用心培育,助力种子萌发,枝叶生长,花儿绽放。  相似文献   

5.
<正>一、案例背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关爱是每个学生都需要的,要让教师爱的阳光照进每一个学生的心扉,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这是教师的最高追求。二、案例描述初三年级地学生五月份面临着体育中考,800米、1000米跑对学生来说既是体能的检验,又是对学生意志品质的磨练。经过第一阶段的身体适应性练习,学生已消除了对800米、1000米跑的畏惧感,能够很坦然地面对这项练习。但是要想获得好的成  相似文献   

6.
梅黎明 《体育教学》2009,(12):62-63
我校(武汉市光谷第一小学)创办于2004年9月,学校占地面积为43亩,总投资3600万元,学校现有42个教学班,学生有2200人。学校有300m环形跑道、足球场、室内游泳池和篮球馆。面对学校2200多名学生,体育组的教师只有7名的情况下,如何筹备好学校的运动会工作,让学校的运动会更加有特色,更加真实有效,让每一名学生都跑起来、跳起来呢?  相似文献   

7.
<正>一、帮助学生建立正确体育道德观"思想决定意识,意识决定行为"。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就应该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科学的体育道德观。如,教师可以利用室内理论课,让学生谈谈自己如何作一名有体育道德的学生,在此基础上,让每名学生都写一个关于体育道德的座右铭或格言,并让大家分享和点评。另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收集和整理一些自己认为值得学习和效仿的有关体育道  相似文献   

8.
一、加1人减1人 一次分组竞赛练习结束后,在下次练习前进进行人员调整,即把倒数第一队伍中身体素质较差的一名队员调到第一名的队伍中去,并进行语言调动:"每个人的身体素质和认真态度是不一样的,所以教师在分组时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公平,但是为了能让输的队对赢的队更加佩服,我刚才在最后一名队伍中随意挑一名同学(注意语言的运用,不要伤到学生的自尊)放到第一名的队伍中.  相似文献   

9.
<正>当人生的战车即将驶入2016年的时候,我轻轻地转过身来蓦然回首,感慨万千,心潮澎湃,感念颇多。过去的每一天,我都有这样地坚守:每一个学生都是我教育征途中的美好相遇。生活中的每一天,我用心善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因为有我的影响而绽放;因为有我的引领而前途无  相似文献   

10.
<正>单元是学科构成的基础单位,没有单元计划的课时教学是碎片化的"知识点"教学,而单元教学离开了《课标》这个落脚点也会成为空中楼阁。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一线教师面对的是认知水平、身体条件、身体素质、运动能力、运动素养不尽相同的学生,而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如何关注每一名学生,如何让每一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就成了教师每天都在面对的实际问题,也成为课程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针对教学内容特有的形式,结合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课堂上根据情况扮演不同的角色,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慈祥、亲切与严厉,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气氛,从而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在实践中,我常常扮演以下几种角色:  相似文献   

12.
<正>一、营造高中体育课堂气氛的几种方法1.沟通情感:教师上课时语言神态亲切,会让学生觉得很好接近,会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并通过适时交流沟通,加深感情融洽。2.激励教育:每名学生都有着较强的进取心和好胜心,他们渴望自己的闪光点能在同学和教师面前表露出来并得到肯定。所以,教师要多多激励学生上进。3.课堂语言幽默:教学中教师如果总是运用一种单调、平淡的语言,有可能造成学生感知上的疲劳,精力的分散,导致课堂  相似文献   

13.
<正>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爱上体育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过多的讲解说教,学练中的越俎代庖,在不经意间剥夺了学生创新思维和体验运动的权利;手把手地"灌输式"教授不仅磨灭了学生的自主探究的兴趣,还让学生失去了热爱运动的信心。在《篮球原地运球》一课的教学中,执教教师利用分组学习,让每名学生通过学-教-练的形式成为课堂的主宰者。课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体育课愈发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愈发关注不同个体差异学生的共同进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提出:"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如何让每名学生在体育课中受益,如何让每名学生在体育课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需要每一位体育教师深思。有些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尝试采用了分层教学法,然而分层教学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的不科学、不合理、不实用等现象。本文通过对  相似文献   

15.
李源 《体育教学》2006,(2):66-66
在一次三对三篮球教学比赛中,为了让学生明确三对三的进攻与防守方法,我找了五名学生进行战术演示,两名学生与我作为进攻方,另三名学生为防守方。我边讲解边示范开始进攻,突然防守我的学生迅速扑来将我手中的球断掉,我还没有反应过来立刻引起同学们的哄堂大笑,我只好以没准备好  相似文献   

16.
<正>"以生为本"是现代比较提倡的教育观念,如何让它落地生根,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发展,体现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需要每名教师脚踏实地的实践探索。许艳红老师以在曳步舞教学的2次实践为例,为广大体育教师提供了一份基层体育教师把教学理念和实践相结合,把每名学生运动技能的习得和健康成长作为体育教师职责所在的优秀案例。一、教学前置,引发兴趣许老师在曳步舞教学的课前准备好所需器材,把音响放置操场并播放音乐,  相似文献   

17.
孩子,加油!     
<正>一、案例背景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说过:"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学生的天性,也是每名学生都应该享受的权利。笔者作为一线体育教师,在日常体育教学中,发现有这样一少部分学生,他们由于身体素质较弱,或患有先天性身体疾病、缺陷等原因,不能参与运动,但是这些学生的内心与其他学生一样渴望运动,渴望被关注,渴望被肯定。曾经在我的课堂上发生过一件小事,让我深刻地理解了运动是赋予每个人  相似文献   

18.
<正>一、引领学生尝试触摸悬挂的小彩旗目的:学生对悬挂物体很感兴趣,跃跃欲试。让学生以不同的跳跃方式尝试触摸悬挂的小彩旗,以提升学生的跳跃能力。方法:为了提高练习密度和关注学生运动能力的个体差异,笔者选用小彩旗作为悬挂物,将学生分成4排进行练习(图1-1)。为了关注到每组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制作了3个不同高度的小彩旗(图1-2),每1个小彩旗高度相差3cm,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选择要触摸的小彩旗,这样不仅能保证每名学生都能触摸到  相似文献   

19.
《中国学校体育》2008,(9):94-94
在分层教学模式的前提下,学期初采用“菜单式”的课堂分组教学形式比较合理。教师在课前将本课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利用小黑板或以纸张打印的形式张贴于教学区,让每一个层次的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明确了解,让学生对于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做到心中有数。  相似文献   

20.
<正>一、忌分工不明确案例:在学习篮球行进间低手投篮时,教师提出"以右手投篮为例,在跨步接球时,应先迈哪只脚"让学生进行讨论,并得出结论。分析:本案例没有明确分组,也没有具体分工,直接安排学生讨论,学生自然不得要领。如果教师安排:相邻的三名学生为一组,各组一名学生练习,其他两名学生一左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