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论沈鹊应的诗词创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鹊应是福建近代同光派闽派女诗人,由于她独特的家庭背景,特殊的人生遭遇,以及同光派闽派首领陈衍及其伯兄陈书对其诗词创作的影响,她的诗词作品在内容上、艺术上都呈现出一定的独特性,从而奠定了沈鹊应在福建近代诗坛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何振岱是同光派闽派的殿军,他的一生不仅以高尚的人格为后人所敬佩,而且作诗最无艰涩之态,以深微淡远、疏宕幽逸的诗歌美学在闽派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3.
陈寿祺是乾嘉间著名的学者兼诗人。渊深厚实的学问以及由此形成的审美观念皆沾溉其诗歌创作,使其诗体现出学人之诗的特色。具体表现为,用典雅正博综、喜用“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法,直至创作了一些“学问诗”。这种学人之诗的创作倾向,营造出一种沉郁典重、恢弘奥博的诗风,使闽派诗风为之一变,影响至近代同光派闽派的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4.
乾隆、嘉庆间,是清代学术发展的重要时期。福建出现了一批淹贯经史的学者兼诗人,如龚景瀚、萨玉衡、谢震和陈寿祺等,而以陈寿祺为代表。他们的诗被称为学人之诗。他们大多长于七律,隶事典切,且不乏优秀作品。陈寿祺论诗虽主张“具别才而兼学识”,却突出“学”,强调必须湛深于经,方精于诗。陈寿祺的理论,上承雍正、乾隆间闽人郑方坤兄弟力攻严羽诗非关学之说。学人之诗的实践及学者兼诗人的理论对近代同光派闽派的兴起,其影响则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琴艺术源远流长、南宋末年以来,逐渐形成了众多的琴派琴派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地域影响、师承影响、传谱不同,古琴流派可划分为以下几种:浙派、虞山派、广陵派、闽派等。  相似文献   

6.
陈三立和郑孝胥是同光派两大代表诗人,对晚清民国诗坛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和对陈三立研究的相对热闹相比,对郑孝胥的研究尚未起步。文章主要探讨郑孝胥学诗的经历及诗歌中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外清内厚的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7.
陈三立和郑孝胥是同光派两大代表诗人,对晚清民国诗坛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和对陈三立研究的相对热闹相比,对郑孝胥的研究尚未起步.文章主要探讨郑孝胥学诗的经历及诗歌中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外清内厚的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8.
南社是清末民初一个重要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团体,成员众多,诗学观也很复杂,以柳亚子为代表的一派严厉批判以陈三立和郑孝胥为代表的同光派,引起了高旭、姚锡钧等人的强烈不满,进而导致了南社的分裂。本文首先从史的角度勾勒了南社内部由于对同光派的不同态度而导致矛盾的积累与爆发的全过程,进而探讨政治正确与文学成就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不能因为一个人的政治保守而否认他的文学成就。  相似文献   

9.
作为明代"前七子"文学复古运动的重要成员,作为闽地阳明心学的早期主要代表,郑善夫是福建文学发展史上较早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著名诗人。通过认识诗人对明代闽派、"前七子"复古派及其阳明心学的多重贡献,可以进一步客观地定位其在明弘治、正德年间的诗坛地位。  相似文献   

10.
黄遵宪和同光派的诗人们都在探索中国古典诗歌的出路,同光派把目光投向遥远的古代,诗界革命派把目光投向遥远的异国。前者所创作的诗歌虽有异于前人,但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古典的,不能给人以新的惊奇和感受;后者所创作的诗歌,内容是新的,语言是新的,创作出了新奇的效果,但它的形式是旧的。他们的探索都不是中国诗歌发展的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11.
王洪伟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0,12(2):98-103,122
童书业学术研究领域广博,在其所涉领域皆有独到建树。画学史上的"南北宗"问题,在20世纪20年代末及整个30年代引起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童书业从史实考辨角度进行辨伪研究,是民国时期最早在美术史研究领域运用新历史考证法的学者。分析童书业"南北宗"研究,可加强对学术方法与研究对象性质转换之间关系的理解,同时能更深入了解民国史学对美术史研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高等学校章程是高等学校依法制定的、高等学校设立并自主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对高等学校办学中的重大和基本问题所做出的原则性规定。从1862年的同文馆章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近现代高等学校章程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大致可划分为草创、相对规范和完善、成熟与称谓多变、革新四个阶段。认真发掘、整理和研究我国近现代高等学校章程的制定和实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对于现今高等学校章程的制定与实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有关程朱理学与桐城派研究论文不多而且研究力度不够。程朱理学对桐城派散文内容方面的影响集中体现在桐城派的文章内容方面多是宣传程朱理学。桐城派的文章的成功之处在文学方面的创新,尤其在语言方面体现出"雅洁"。对"义理"、"考据"、"词章"三者诠释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论证。程朱理学对桐城派散文美学追求的影响罕有,正确看待桐城派散文美学追求,需要从哲学和美学的角度作较全面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育管理者重点关注的问题。就经济欠发达地区高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阐述,根据经济欠发达地区高中青年教师实际,探索出比较适合经济欠发达地区高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以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城镇中学为研究对象),同时从学校管理方面提出保障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能顺利开展的策略,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追求学校教育质量与效能是当今世界各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要旨.学校效能研究从揭示学校对学生的成就影响开始,其间经历有效学校运动到学校改进运动,其目的是改进学校,使学校成为有效能的学校.学校效能研究在40年的发展过程中在方法论上不断革新,试图揭示学校效能的因素,在实践层面为政府以及学校重建提供理论指引;同时学校效能研究面临着政治化、专门化和技术化问题,问题的解决有待于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6.
以戴望舒为首的现代诗派在积极向西方现代诗歌吸取养分的同时并没有丢弃中国古典诗歌传统,他们致力于新诗民族化与现代化的探索,走上了一条"化古"和"化欧"的中西合璧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概说京派禅境诗歌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多数京派诗人有着各不相同的佛因禅缘,他们的人生经历及近禅思想反映在诗歌创作上,便形成了京派禅境诗歌。因此京派禅境诗歌的出现绝非偶然,其存在也是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事实。晚唐诗歌的余韵,近代佛学的复兴,以及现代世事的无常是京派禅境诗歌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从管理学校走向经营学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了经营行为,但由于目前缺乏科学理论指导,这不仅让学校管理者感到困惑,同时也时理论研究提出了挑战。研究学校经营问题,重新构建学校管理理论,引导学校从传统的行政管理向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学校经营转变,是当今教育管理学发展研究的当务之急。本文主要就学校经营概念的界定,学校经营的可行性、现状以及前提条件和运作模式等问题提出了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虽然中学诗歌教改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诗歌仍然在学生和教师当中不受重视。为了改变这种现象,就需要我们重新审视传统的教学习惯和方式。文章尝试运用比较文学的基本理念改革诗歌教学,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的互动关系,让学生在多元文化的视阈中来审视诗歌,这样势必会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