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频发引起世界各国广泛的关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亟待加强。本文梳理了澳大利亚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主要类型及检出率,重点论述了澳大利亚心理健康服务政策的发展历程,以及澳大利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心理健康服务以及信息化手段在家校社中的应用,分析了澳大利亚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芬兰作为世界教育领域的典范国家,十分注重儿童青少年教育、身心健康等方面的福利。文章对芬兰心理健康服务发展历程与政策进行了梳理,概括了芬兰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主要类型及表现,重点介绍了芬兰学校及社会的心理健康服务举措,以及信息化手段在心理健康服务中发挥的作用。总的来说,芬兰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众擎易举,为儿童青少年构建了心理健康服务的全阶段全覆盖安全网络,以保障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社会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南非当前儿童青少年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心理健康服务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非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包括情绪问题、酒精与药物滥用、校园暴力和自杀等。同时,南非依托卫生、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等政府部门,联合“家庭-学校-社会”多方资源,构建了全方位、多渠道的心理健康支持体系,为儿童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目前,南非对心理健康服务领域的关注度和投入比例逐渐提高,但仍然面临资源不足、覆盖率低等一系列挑战,尤其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目前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4.
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印度作为人口大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尤为关注。文章介绍了印度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与实践探索,包括推出支持和保障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政策,特别是开始重视女性心理健康教育;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发挥社区的重要作用;依据各地区发展情况,并结合大数据手段,因地制宜地探索并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实践。目前,印度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在面对问题和挑战的过程中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5.
美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文章概括了美国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类别及现状,梳理了美国政府有关心理健康问题的职能、应对措施及关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机构和政策,并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美国学校、社区、社会和家庭心理健康服务,以及信息化手段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咨询、评估和治疗中的重要应用。总体而言,美国以其多层次的机构共建和家校社的全方位护航,为儿童青少年的健康发展赋予希望和未来。  相似文献   

6.
阿根廷是世界上心理学家人均数量最多的国家,但由于新旧观念碰撞的冲突、贫困人口较多、疫情的影响等因素,儿童青少年面临较严峻的心理健康问题。为此,阿根廷政府、学校、社区多方协作,通过不断扩大心理健康服务,建立并实施国家级学校卫生保健方案,基于社区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实施联邦心理健康综合方法战略,成立心理健康和成瘾局,推广“倾听空间”,实施家庭心理健康和成瘾项目等,采取多种途径,充分利用信息化等手段,全力为儿童青少年打造支持网络,提高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一直是墨西哥政府和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在概括墨西哥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与政策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墨西哥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的实施策略和路径,包括开展社会情感培训,提升教师心理健康素养,以及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和多种社会心理健康支持等。总的来说,墨西哥通过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多个层面提升了心理健康服务的普及性和有效性,并为全球其他国家在心理健康服务领域的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案例。  相似文献   

8.
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当前加拿大儿童青少年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为守护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加拿大在国家、地方和学校层面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加拿大制定了一系列针对精神卫生以及自杀预防的国家战略框架,为社会心理健康服务提供资金支持和医疗保障,推动开展基于社区的心理健康计划与服务项目。学校以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素养为基点,在课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并推行以学校为基础的综合护理路径模式。由此,形成了守护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加拿大做法。  相似文献   

9.
从心理学的角度对新时代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首先,分析新时代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包括心理健康问题的低龄化趋势、严重化趋势以及网络导致的负面心理问题。其次,探讨这些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风险因素。接着,针对这些心理健康问题提出相应的干预和预防措施,如加强家庭教育、开展社区活动、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最后,对未来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方向和方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从智力发育与学业、自我意识、社会交往、心理症状与应付方式几方面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肥胖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成果,为提高人们对肥胖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蔓延为儿童青少年的发展带来了风险。积极心理学强调人类自身的潜能、美德、积极情绪等对个体发展的意义,通过使用预防性心理保健帮助个体适应环境,儿童青少年获得积极发展后,能对个人、家庭、社区及人类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并大大降低出现问题行为和罹患精神疾病的风险,与儿童青少年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发展需求相契合。本文通过对儿童青少年积极发展这一概念的探讨,提出为应对疫情常态化,应注重复原力和社会参与意识及行为的培养,并从个体、家庭、学校和社区等多个维度构建社会支持系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重点人群心理监测与干预,以促进儿童青少年的积极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以色列的历史文化特性和地缘政治环境使得政府高度重视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文章在概括以色列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和梳理以色列教育系统心理健康服务历史沿革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以色列教育和社会服务系统提供的针对性心理健康服务,以及对家庭的指导与医疗系统提供的相应服务。此外,信息化手段在以色列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中得到广泛应用。总体而言,以色列通过教育、医疗、社会、家庭全方位覆盖的预防和干预服务,为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筑起了防护墙,为世界贡献了来自以色列的独特经验。  相似文献   

13.
今天,作为发展心理学中最主要、最核心部分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学,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它所揭示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既为儿童青少年的发展和教育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又在客观上起到了培养和发展人才、促进社会经济建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总结俄罗斯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政策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相关政策和措施,重点探讨了俄罗斯学校和社会为儿童青少年及其家庭所提供的心理健康服务,以及信息化手段在俄罗斯心理健康服务的创新发展中的有效应用。研究不仅揭示了俄罗斯中小学面临的多重心理健康教育挑战,也展示了其通过政策立法支持逐步改善和发展心理健康服务的决心。此外,本研究梳理并总结了俄罗斯儿童青少年心理服务支持的现状,希望对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服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文章主要阐述了什么是反社会人格障碍,儿童青少年的反社会性品行障碍与反社会人格障碍之间的关系,儿童青少年的反社会性品行障碍的流行病学情况、成因、干预、预防等问题。并结合现实情境,对儿童青少年反社会性品行障碍进行了反思,指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利用心理活动课提升青少年的情绪管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可以开展针对父母教养方式的科学指导;需要察觉、识别、干预青少年的同伴交往等。  相似文献   

16.
<正>据中国儿童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儿童蓝皮书:中国儿童发展报告(2021)》显示,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呈现逐年增多态势。今年全国两会,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也牵动着众多代表委员的心。全国政协委员张忠凯认为:“青少年心理健康已成为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青少年心理健康已经成为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本刊邀请了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后疫情时代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家校社如何协同”这一话题。  相似文献   

17.
《成才之路》2010,(18):I0012-I0012
第19届国际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会议暨第6届亚洲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及相关学科会议日前在京开幕,这是国际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及相关学科协会成立73年来,首次在中国召开的学术会议。有关专家提出,2020年前,全球儿童精神障碍会增长50%,而我国儿童青少年精神健康问题更值得重视——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方式改变以及医学科学进步,儿童青少年躯体疾病发病率逐年降低,但精神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居高不下,甚至逐年上升。  相似文献   

18.
中国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适应是主体对环境变化所作出的一种反应,是一个重建平衡的动态过程。研究发现,我国儿童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发展趋势是良好的。为了提高我国儿童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我们必须为他们创设良好的心理、课堂、社会环境。同时也必须加强儿童青少年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自我培养。  相似文献   

19.
香港青少年服务主要由综合青少年服务中心、儿童及青少年中心、学校社会工作队及外展社会工作队提供。综合青少年服务中心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以满足青少年各方面的需要。该中心整合各种资源,采用多元化的服务模式及手法提供了大量的辅导、支援、社教化及培养社会责任及发展潜能的活动。  相似文献   

20.
家庭教育不当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家庭教育作为大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是影响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中小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因此,主动做好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争取广大家长的支持与配合,理应成为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