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基于带内自回传小基站系统,提出一种以用户为中心动态成簇的部分协作干扰抑制方案。根据带内自回传小基站复用接入与回传无线资源的特点,形成以最大化系统下行接入链路吞吐量为目标,联合回传链路资源分配与接入链路预编码设计的优化问题。由于所提问题难以获得最优解,基于凸松弛和分块坐标下降方法,提出一种次优的迭代求解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根据回传速率调整协作簇的大小,均衡小基站回传负载,提升系统接入链路的吞吐量。  相似文献   

2.
面对5G毫米波网络中多用户的高速率需求,为进一步加强毫米波网络中的下行链路非正交多址接入传输,提出一种基于角度和距离联合的新型用户配对方案.该方案充分考虑了天线阵列形成波束的高定向性和用户的随机性.基站根据用户之间的瞬时空间角度差和距离基站的位置信息来选择配对用户,并将适时地选择启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方案.通过使用随机几何...  相似文献   

3.
为应对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在小站上部署缓存以缓解回程链路压力显得尤为重要.考虑到用户历史行为中蕴含大量个性化信息,采用基于用户的Top N协作滤波推荐系统预测用户未来请求以确定缓存内容,并提出一种最大化系统吞吐量的用户归属方案.通过放松约束条件,得到用户归属与其在小站间吞吐量之比的关系,提出一种低复杂度归属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比已有算法在缓存命中率和系统吞吐量上均有明显增益.  相似文献   

4.
超密集网络是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提升容量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基站密集部署场景,考虑用户基于多连接用户归属方式接入多个基站,以充分利用基站资源。为进一步提高用户吞吐量,研究多连接场景下的用户归属与功率控制策略。从兼顾系统吞吐量与用户公平性角度出发,将问题建模成对数速率最大化问题。通过将优化问题分解为用户归属和功率控制两个子问题,得出一种高效的次优解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系统吞吐量上较已有算法具有明显的增益。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802.11s无线Mesh网络中协作多样性感知的路由度量,并提出了适应无线Mesh网络特点的协作式路由协议(CDARP)与协作媒体访问控制协议(CMAC).通过构建协作虚拟节点、计算协作链路度量,CDARP-CMAC能够选择最合理的路径进行协作数据传输.实验结果表明,与最优路径的协作机制相比,CDARP-CMAC协议提高了网络有效吞吐量5%~13%;同时降低了数据包丢包率5%~10%.  相似文献   

6.
异构网络中,宏基站在时域选取几乎空白子帧(ABS),降低功率传输,可有效减小Pico基站扩展范围(CRE)内用户受到的干扰.但鲜有文献联合考虑功率降低和用户的服务质量(QoS)约束.本文提出一种满足用户QoS约束条件下联合网络资源分配和宏基站ABS期间功率控制的算法(RA-APC),算法在资源分配和ABS功率控制之间来回迭代求解.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收敛速度快,能够实现网络资源合理利用,有效提升系统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7.
针对包含服务器、中继以及用户的分层网络,研究如何利用缓存降低传输延迟的问题.通过结合传统缓存和网络编码技术,提出新型的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编码缓存方案.其中,中心化的方案根据中继、用户的数量以及缓存大小,对文件布置和发送策略进行优化设计,在满足用户文件请求的同时,实现数据的高效传输;去中心化的方案以牺牲少量性能为代价,支持...  相似文献   

8.
在数据包过滤防火墙、应用代理防火墙等技术安全策略分析的基础上,探讨研究了包括数据包过滤、应用代理、用户身份鉴别等功能集成体的综合型防火墙的特点和功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网络体系利用防火墙安全策略保证数据(图像、视频、数据包等)传输的安全性,特别在安全协议应用过程中保证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可支持性。  相似文献   

9.
为减少冗余转发节点和降低传输延时,提出一种基于节点位置信息的空间覆盖算法,通过节点位置信息指定转发节点,优化转发节点的空间分布,在保证送达率的同时有效地降低了转发节点数目和转发次数.由于没有使用预定义的接收次数来决定是否转发,当节点收到数据包后,无需等待判断,降低了传输时延.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不同节点数目下能够有效地减少冗余转发节点,提高效率,降低传输时延.  相似文献   

10.
就雷电对通信基站建筑、设备、传输线路产生的危害,提出通信基站的综合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11.
针对正交频分多址无线蜂窝系统下行链路,提出一种基于用户速率调和均值公平的多小区干扰协调功率分配算法.为了优先减轻小区边缘用户的同频干扰,把多小区功率分配问题建模为一个以用户速率调和均值公平为目标的非凸优化问题,并提出一种迭代算法求其接近最优解.该算法需要相邻的基站通过交互干扰信息进行相互协作.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保证小区中心用户有较高通信速率的同时,极大提升了小区边缘用户的通信速率.  相似文献   

12.
综合考虑业务时延敏感特性和信道质量,给出时变信道下多用户系统有效容量表达式,提出基于有效容量的多用户功率分配算法(MPAS). 仿真结果表明,与最大化吞吐量为目标的注水算法和用户功率分配次优算法相比,MPAS能够获得10%~20%的有效容量增益,有效地满足业务的时延要求.  相似文献   

13.
由于无线链路易受到外界干扰,导致数据传输的误码率较高,从而使得数据包成功传输概率降低。而误码所造成的丢包会使无线链路上的TCP传输自动降速,从而对正常的TCP数据传输造成较大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802.11协议的MAC层提出了一种新的校验机制,采用动态分块校验的方法对数据包进行验证,并采用新的方法来计算重传次数。实验表明,本校验机制可以有效提高数据包成功传输概率,进而改善了无线链路上的TCP传输性能,同时保证了多个数据流传输的公平性和数据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考虑到现实世界巨大的网络规模很难获得全局信息的情况,提出一种结合静态和动态信息的局部路由策略.该策略同时考虑了所选择节点度的大小和在该节点已有数据包队列长度的信息.通过两个参数分别调节节点度与数据包队列长度之间的权重以达到最大网络传输能力.仿真结果显示,与单独的只依靠静态信息或是动态信息的局部路由策略相比,所提出的新路由策略可以通过调节一组最优控制参数使得网络的吞吐量最大.值得注意的是,这组最优参数的取值范围与网络中的拥塞表征参数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5.
介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重要节点家庭基站(HNB)的系统结构,以及家庭基站现有的安全机制,分析基于证书的设备认证方案在应用中的不足和问题,提出一个基于IMSI(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的无证书认证方案对原有的认证系统进行简化,并对此方案的安全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在下行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场景下,考虑最大化信号泄漏噪声比(Max-SLNR)预编码,提出一种通过迭代方法进行用户间功率分配的算法. 通过与已有用户功率分配算法的比较,该算法进一步提高了系统吞吐量. 仿真结果表明,本算法可以通过减少迭代次数降低算法复杂度,而几乎不损失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7.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传感器节点的能效一直是非常关键的问题.当设定的数据包长度较大时,数据包在网络中传输出错的概率就会较大,而采用较小的数据包时,又会导致过多的控制包.如何通过设定数据包的最优长度进而提高节点能效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以往对数据包长度的设定一般是基于大量的数值、实物模拟,本文则尝试通过构造最优化模型来揭示数据包长度与无线电收发部件、通信信道、通信协议等因素的内在关系.最后,通过数值分析,说明了数据传输量与最优包长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为改进传统的海上甚高频(Very High Frequency, VHF)的模拟通信方式,实现海上通信现代化,针对国际灯塔与航标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Lighthouse Authorities, IALA)和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 IMO)提出的VHF数据通信系统(VHF Data Exchange System, VDES)研究计划,建立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的数据传输模型.海上无线信道的多径时延的确定是建立OFDM系统的关键,因此通过建立海上无线信道的多径传播模型分析和计算海上无线信道的多径时延.通过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获得较低的误码率,有效实现海上VHF数据通信.  相似文献   

19.
基于IEEE 802.11 MAC层协议模型,提出一种新颖的能够描述多条路径之间干扰程度的多径路由判据IAMM,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一种新的干扰感知的多径路由IAMR协议.IAMR协议通过2次选路,在保证单条路径性能的同时兼顾考虑路径之间的干扰因素.仿真实验表明,IAMR协议在端到端延迟、数据包到达率和吞吐量等方面均有较明显的性能提升.  相似文献   

20.
针对LTE无线通信系统上行链路,提出一种联合HII和OI的干扰协调方法.与以往提高整个网络吞吐量或小区边缘用户速率为目标的传统干扰协调方法不同,该方法从满足用户的实际通信质量要求出发,以提高用户满意度为目标,并首次联合使用了LTE R8标准定义的2个信息(高干扰指示HII和过载指示OI)进行频域协调和功率调整.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相比传统的干扰协调方法能明显提升用户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