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十年来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与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新世纪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低调启动、逐步推进,课程研究领域广泛、成果丰富.教师教育课程概念从广义界定到狭义界定,教师教育课程组织与实施的基本理念从学科性专业到职业性专业以及教师教育实践课程从简单延长时间到开始关注质量是我国新世纪教师教育课程的三大特点.  相似文献   

2.
中外比较:双语教育的界定、属性与目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一、双语教育界定的中外比较(一)国外双语教育的界定“双语教育”由英语专门术语“bilingual education”翻译而来。迄今为止,国外有关双语教育的界定不下几十种。综观各种双语教育的界定,可以把它划分为广义的双语教育和狭义的双语教育: 广义的双语教育是指,学校中使用两种语言的教育。按此标准,我国学校开设外语课程也属于双语教育的范畴。  相似文献   

3.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职业性、技能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决定了职业教育的教师应该是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文章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做了界定描述,从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职业素质一般性和特殊性两个角度分析了双师型教师所需具备的素质。从一般性角度分析指出了双师型教师需具备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基础知识、教育心理科学知识等普通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从特殊性的角度分析指出了双师型教师应具备实践能力、科研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及实施创新教育观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提升"师范大学教育力",是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师范大学教育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基于学科视角与方法论视角的概念界定方式,"师范大学教育力"在广义上可以界定为:师范大学所具有的"教育力",即师范大学在文化、制度、资源、科研、教学与课程等方面所形成的对学生的影响力、感召力、吸引力、协同力与整合力。根据师范大学的本体属性,"师范大学教育力"在狭义上可以界定为:师范大学所具有的"教师教育"的"力",即师范大学在教师教育中所表现出的文化引领力、制度保障力、资源提供力、专业投入力与人才培养力。"师范大学教育力"概念的提出是对"教育力"研究的理论深化和对教师教育实践的深刻反思,可进一步厘清新时代师范大学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独特地位与价值,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引领。  相似文献   

5.
<正>"教师"一词有两重含义,"既指一种社会角色,同时又指这一角色的承担者"。广义的教师是指传授知识、经验的人,狭义的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人,并在教育(学校)中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人"。狭义方面来理解,即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相似文献   

6.
中外比较:双语教育的界定、属性与目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一、双语教育界定的中外比较 (一)国外双语教育的界定 "双语教育"由英语专门术语"bilingual education"翻译而来.迄今为止,国外有关双语教育的界定不下几十种.综观各种双语教育的界定,可以把它划分为广义的双语教育和狭义的双语教育:  相似文献   

7.
<正>我们常常可见“教育教学”的连用,抑或“教育与教学”并列存在,那么,教育和教学究竟是不是一回事?教育学已经将“教育”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进行了清晰地界定,广义的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个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并不是从非此即彼的角度来理解教育,而是选择了一个相对狭窄的发生场域,专指学校教育,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  相似文献   

8.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对“课程”的定义是:课业及进程。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所在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指一门学科。尽管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层面来理解课程,从而形成对课程概念的不同认识,但总的说来,课程是按照一  相似文献   

9.
一、有关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一词,最早源于拉丁语,意指像一个一个的跑马道。课程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课程是指所有教学科目的总和。狭义课程指具体某一门功课。如:语文、数学、计算机、英语等。当前,课程一词的解说意义更加丰富,从育人目标的角度来看:课程是一种培养人的蓝图。从课程内容的角度看:课程是一种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连接学生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引导学生个性  相似文献   

10.
德国绿色技能培养,依据职业范围不同有广义和狭义两个维度。广义绿色技能面向传统职业在内的每一个职业,培养目标是使受教育者了解所在职业与环境的作用关系,并要求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对环境资源持负责任的态度。培养模式是将"环境保护"作为标准化的职业特征,写入教育框架计划和框架教学计划。狭义绿色技能是以"低碳、环保、循环"为特征的绿色新兴职业,培养目标是跨职业的关键能力、专业能力、跨职业和职业具体的环境知识和能力。培养模式主要是"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与培训":首先通过职业准备教育打好专业基础;再通过继续教育培养专业化的绿色技能。德国绿色技能培养模式可为我国职业教育的绿色技能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新疆双语教育的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界定新疆少数民族的双语教育,学者们的看法不统一,但这又是一个必须首先予以明确的问题。文章在厘清几个基本概念、阐明若干原则的基础上,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界定了新疆双语教育的内涵与外延。  相似文献   

12.
关于双语课程体系建构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大中城市特别是沿海开放城市,相继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了以汉、外两种语言作为媒介语的双语教育,旨在培养现代化城市建设所急需的双语人才。实施双语教育,课程体系建构是核心。广义的双语课程体系涵盖以汉、外两种语言作为教育媒介的各类课程,而狭义的双语课程体系则特指用一门外语作为教学媒介语的课程体系。本文拟从狭义的角度阐述双语课程体系建构中的几个关键性问题,以与同行交流。一、双语课程目标的定位问题课程目标(CurriculumObjective)是课程体系建构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课程设置、内容选择、课程…  相似文献   

13.
我周教育理论界一般认为教育有广义的教育和狭义的教育两种。最广义的教育界定因为不能有效地揭示教育的本质属性而被摈弃。但是最广义的教育界定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以教育意识为核心,最广义的教育过程有四种模式,特点分明。基于教育模式分析,探讨几种有效的教育方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备课的界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上讲是指普遍认同的观点,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从广义上讲等同于生活。备课的内容来源于生活,备课的形式多种多样;备课的丰富有利于促进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有利于教师获得人生的完整与幸福。  相似文献   

15.
熊齐平 《外国教育研究》1992,(3):39-41,F003
课程就是课业及其进程,也就是指学习的范围和进程。课程有广义、狭义两种。广义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指一门学科。一、外国古代课程论公元前8世纪的希腊是最完备最典型的奴隶社会,教育比较繁荣。大约在公元前200年成立了雅典大学,这是世界高教史上第一所大学。学习的内容有骑马、驾车、唱  相似文献   

16.
备课的界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上讲是指普遍认同的观点,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从广义上讲等同于生活.备课的内容来源于生活,备课的形式多种多样;备课的丰富有利于促进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有利于教师获得人生的完整与幸福.  相似文献   

17.
<正>"政治教师的综合素养"是就作为政治教师从事政治课教学所应具有的素养而言的,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综合素养指政治教师所具备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包括教育知识、学科知识、通识性知识、专业能力及人文精神。狭义的综合素养指政治教师在熟悉本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要兼顾掌握历史、地理学科知识,以提高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本文所涉及的综合素养是狭义的。一、思想政治教师综合素养的缺失缘由目前高中政治教师,大学所学以专业课程为主,  相似文献   

18.
对新闻精神主体的界定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考虑。狭义就是把新闻精神理解为纯粹的新闻职业精神或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其主体是职业新闻传播者;广义就是把新闻精神理解为社会精神的一种,其主体承担者还包括新闻源主体、收受主体、控制主体和作为非职业主体的个体新闻传播者。  相似文献   

19.
关于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的内涵,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学者都没有形成共识。综观目前国内外关于生命教育的论述,生命教育有狭义与广义两种:狭义的生命教育是指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广义的生命教育,一般来说就是尊重生命主体,为其创设生动活泼、充实丰富的环境和条件,以促进生命主体全面、和谐、主动和健康发展的教育。如今,新课标已明确体现了基础教育对生命教育的关注,它的各个部分都蕴含了有关生命教育的内涵。本文试以教师做好“让”的文章,从广义角度探索生命教育下的中学课堂教学。一、…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中的"学术性"与"师范性"长期停留在对"学术性"与"师范性"谁是主、谁是次上,没有认识到二者的统一与共存:教师教育具有"双专业"的特征,学科专业与教育专业缺一不可。教师专业化所依据的专业知识具有双重的学科基础,发达国家的教师专业化策略也体现出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的"两手抓"。根据我国教师教育的实际,当前,在明确教师教育"双专业"特征的基础上,一方面要改革教师教育课程,加大教育学科类课程的比例,赋予教育专业课程与学科专业课程同等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要创新教师教育体制,逐步实现"学科专业+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以满足"双专业"的培养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