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语言哲学家格莱斯提出解释语言间接性的合作原则及其准则虽然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但也受到不少批评。在解释不同语言背景下的言语活动时,他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文化背景与西方相差甚远的中国。中国禅宗公案中的对话,体现出来的含义反映了语言思想跨越时空鸿沟的语境特征。通过探讨禅宗公案中对格莱斯合作原则的不经意的违反,试图探讨其有别于西方会话原则的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2.
Grice''s合作原则的"不合作"现象的语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格莱斯的合作原则(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在解释人类言语交际活动中起重大的作用。格莱斯认为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双方都应遵守合作原则。但是在实际言语交际中,总存在违反合作原则的现象。本论文以语言学理论为依据,分析了言语交际中违反合作原则的现象,并从礼貌、关联、文化差异、修辞效果、一词多义、白色谎言等方面探讨了违反合作原则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禅宗公案是禅宗与中国佛教其他派系差异性的最突出体现,其采用的对话言说方式更是其独特性最佳外显。禅宗公案的对话是中国对话传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论语》、《庄子》中的对话以及西方的对话相较却又有着自身的独特之处。文章重点分析了禅宗公案对话与《论语》、《庄子》中的对话以及与戴维.伯姆所倡导的对话的不同。  相似文献   

4.
格莱斯的意义理论是语用学的重要基石之一。在1948年写成的《意义》一文中,格莱斯区分了自然和非自然两种意义,并使用说话者的意图来解释非自然意义。随后,格莱斯进一步发展了非自然意义理论,并提出了会话含义和合作原则。以意图、会话含义和合作原则等重要概念为基础,梳理并探讨格莱斯的意义理论。  相似文献   

5.
格莱斯的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作为语用学的一支,对翻译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它将语用学引入了翻译领域,给翻译注入了新的活力.该理论为学者和译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来解释和分析翻译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本文对格莱斯理论"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对翻译的影响进行分析,并从三方面分析译文中语用对等的实现以及格莱斯理论实施的难点.  相似文献   

6.
会话含义理论是语用学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其中著名语言哲学家格莱斯的合作原则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人们理解和使用语言的依据,这个原则对幽默的产生机制也能做出比较合理的解释。该文在合作原则框架下,结合一些有代表性的例子,对英语幽默进行较深刻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格莱斯的合作原则(the Cooperafve Principle)在解释人类言语交际活动中起重大的作用。格莱斯认为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双方都应遵守合作原则。但是在实际言语交际中,总存在违反合作原则的现象。本论文以语言学理论为依据,分析了言语交际中违反合作原则的现象,并从礼貌、关联、文化差异、修辞效果、一词多义、白色谎言等方面探讨了违反合作原则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幽默的生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幽默语言的产生与具体的语境有很大的关系。格莱斯提出的合作原则从理论上为幽默语言的生成提供了一条途径。本文对合作原则的四个准则与幽默语言的生成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莱斯于1967年在哈佛大学演讲中提出了合作原则。合作原则对于言语交际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语言运用中,常可见违反合作原则的言语现象,本文分别从"质量、数量、关联、方式"四个方面对违反会话的合作原则而产生幽默效应的原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保证会话的顺利进行,谈话双方必须共同遵守一些基本原则,这就是格莱斯的“合作原则”。本文阐述了合作原则的四条准则,分析了违反这些准则所产生的会话含义。  相似文献   

11.
“假借”和“通假”是有关汉字用字现象的常见术语。两者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以同音字或音近字相替代。然而其替代的性质并不相同。“假借”相对“本字”而言、“通假”相对“正字”而言。它们分别是从文字学和训诂学两个学科的不同视角看问题的结果。从具体实例看,两者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在逻辑关系上部分属不同的层面,不应把它们视为同一现象的具有互补关系的两个侧面。  相似文献   

12.
成中英教授提出的“本体诠释学”具有重要的方法论的意义。他运用自己创立的“本体诠释学”成功地诠释中国哲学的宇宙本体“道”。他的诠释开启了对中国美学本体“境界”的理解。境界即道有显现。中国美学认定的“美在境界”,究其根本也就是“美在道”。道的生命性、有无统一性、关系性、心智性及整一性都通向境界。  相似文献   

13.
"没有"作为副词已有定论,"有没有vp"的规范性也得到认可,那么"有"在"有vp"中、尤其是在"有没有vp"中的副词性也应该得到承认,这样才能既符合语言发展的事实,又使现代汉语语法理论更加严密.  相似文献   

14.
“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重要且普遍流行的概念.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中具有“忍”的特质.对中国人而言,“忍”的心理与行为不仅体现在理论上之“应然”且亦是一套“实然”的社会心理现象.“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浸淫、积淀的结果,有其特别的心理内涵与心理机制.作者试图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忍”的心理和行为作一中国文化上的溯源和现代心理学意义上的解读.  相似文献   

15.
传统"六书"说不能适应现代文字学研究的需要.近现代学者提出了一些新说,但仍不甚理想,各说之间分歧也比较大.因之,现拟跳出"造字"和"用字"的框框,提出汉字发生法和汉字构字法理论,主要是汉字发生法的"二书"说和汉字构字法的"四书"说.  相似文献   

16.
词尾“然”是上古就有的词缀,但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失去了活动能力。《朱子语类》中,后缀“然”不仅构词数量多,而且活动能力很强。文章调查了词尾“然”在《朱子语类》中的使用情况,并从发展的角度,对“然”作了历时梳理。  相似文献   

17.
语文新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并主张“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然而这却引起了种种误读,导致语文新课程实施中出现了较大的偏差。文章认为,“语文实践”至少有三种类型:带有自然学习性质的,与语文实践能力具有同一形态的听说读写活动;对所要培养的语文能力有直接促进作用的。潜藏着特定语文教学内容的实践活动;语识转化为语感的语文实践。作为现代意义的语文课程,更应该强调后面两类“语文实践”。  相似文献   

18.
"形"与"神"是中国人物画历来所探讨的话题,"形神具备"是中国人物画的一个审美标准,"以形写神"则是中国人物画的特点和绘画思维的基础。后人又把"形"与"神"的认识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我们在绘画的过程中也应该结合实际,来理解"形"与"神"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古代中国是一个没有宗教传统的国家,这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处理。与西方文化的天人分裂不同,中国文化中自然既不是人化的自然,同时人也没有消失。王国维的“有我”与“无我”是对西方诗的概括,并不符合中国诗的实际。  相似文献   

20.
《朱子语类辑略》中的“般”只有量词词性,“一般”在还没有固化为一个词时是数量短语,在已经固化为一个词时是助词或形容词。由此窥见现代汉语中的“般”和“一般”既继承了近代汉语中的用法,又在语言的发展中有了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