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9 毫秒
1.
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压力量表》调查了昆明四所高校的1 850名大学生的心理压力状况,研究表明:大学生主要的压力源来自家庭以及负性事件和重大生活事件;女大学生所承受的生活压力强于男大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生活以及社交上所承受心理压力均大于汉族学生;文体艺术类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发展、社交以及家庭中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均最大。  相似文献   

2.
采用自编高职大学生生活事件调查问卷对中山、番禺两地三所高职院校共628名高职学生的心理压力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高职学生的心理压力源按照压力感依次是就业、父母及家庭、学业、重要事件、人际关系、情绪情感、学校环境压力;女生在就业、学业、人际关系、重要事件、学校环境等5个方面的压力感大于男生:二年级学生在就业、学业、父母及家庭、人际关系、情绪情感、重要事件等6个方面的压力大于一年级学生:非理科生的压力大于理科生的压力:非本市学生的压力感大于本市学生:非独生子女的就业压力大于独生子女.而在其他方面的压力感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采用大学生生活压力问卷,对商洛学院1497名大学生的心理压力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群体产生心理压力的来源依次为外部压力、自我强加压力、挫折刺激压力、内心冲突压力和生活变故压力;(2)在大学生心理压力方面,男生高于女生;(3)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压力随着年级增加而增大,四年级压力最大,三年级、二年级次之,一年级压力最小;(4)不同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根源在于学业压力和择业压力,另外专业的某些特性也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4.
借助《大学生心理压力感量表》对湖南省22所高校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湖南省高校大学生总体心理压力感处于较低压力水平;男生的总体压力感、个人自身心理压力感、社会环境压力感都非常显著地高于女生;大四学生心理压力感压力最大,其次是大二年级学生;不同类型高校大学生心理压力感的差异仅表现在恋爱压力和自卑压力两个因子上;不同专业大学生心理压力感在社会环境心理压力感上存在显著差异,理工科在社会环境压力、适应压力、择业压力、情绪压力方面高于其他专业学生;农村来源大学生的个人自身心理压力感高于城镇来源大学生。  相似文献   

5.
研究生新生心理压力的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作者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对某高校2008级部分新生的心理压力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发现.研究生新生在过去一年中遭遇学习、生活、发展、社交、家庭、负性事情及琐事方面的影响超过大学生平均水平:男生较女生容易出现学习方面的心理压力;理工类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交、负性事情和生活琐事方面的压力要高于文史类学生;非独生子女学生在社交、正性事情和生活琐事分量表的得分高于独生子女学生:农村生源学生较城镇生源学生之间的差异没有显著性。并提出应有针对性地在研究生新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以提高其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6.
为准确掌握高校班委干部心理和谐状况,采用心理测验法对普通本科高校231名学生干部和120普通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发现:①班委干部与普通大学生的总体心理压力存在显著差异(p=0.011〈0.05);②班委干部在人际交往压力、学习压力和就业心理压力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p=.000**〈0.01,p=.000**〈0.01,p=0.013*〈0.05);③除了学习压力(p=0.169〉0.05)外,班委干部的其他心理压力维度在家庭背景是否城镇与农村上存在显著差异;④班委干部的心理压力感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⑤班委干部在人际交往关系维度和就业心理压力上专业差异显著(p=0.002**〈0.01,p=0.021*〈0.05)。  相似文献   

7.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心理压力感问卷对辽宁大连市7所本科院校550名大学生进行研究,并对问卷结果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压力感主要来源于五个方面:就业危机、恋爱情感、师生关系、学业压力、考研压力。大学生心理压力感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文史类大学生心理压力感明显高于理工类大学生,城镇大学生高于乡村大学生,二本、三本大学生高于一本大学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离异家庭小学生心理压力特点并比较不同亚群体离异家庭小学生的心理压力状况的差异。方法:运用问卷法对165名离异家庭小学生的心理压力进行测量。结果:(1)离异家庭小学生总体心理压力水平显著高于完整家庭小学生的总体心理压力水平。来自父母教养、教师、丧失、学业、需要缺乏和不良行为方面的压力事件对离异家庭小学生的影响显著大于对完整家庭小学生的影响;(2)高年龄段学生受到来自丧失和社会两方面压力事件的影响显著大于低年龄段学生受到的影响;(3)父亲文化水平较低的离异家庭小学生受到来自学业方面的压力事件的影响显著大于父亲文化水平高的离异家庭小学生受到的影响,母亲文化水平较低的离异家庭小学生受到来自学业、不良行为方面的压力事件的影响显著大于母亲文化水平高的离异家庭小学生受到的影响;(4)来自需要缺乏、父母教养、不良行为方面的压力事件对离异家庭小学生的快乐感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丁冬红  董超 《教师》2014,(2):6-7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加快,世界各国大学生普遍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心理压力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密切相关,长期和负面的压力将引发他们的抑郁、焦虑及其他心理问题.而学业压力是大学生活中的重要应激源,过高的学业压力会引发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并削弱其学习效能.因此,从学生的学业压力入手,探究学业压力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各层面找到缓解学生学业压力引起心理问题的途径是高校教育工作一个长期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河南省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压力来源、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以河南省6所地方高校大学三、四年级700名学生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随后进行了随机访谈。结果:(1)河南省地方高校大学生总体就业压力及就业压力各维度均为中等水平;(2)在职业素质评价压力上,大三学生显著小于大四学生,学生干部显著小于非学生干部,党员显著小于非党员;(3)大三学生的求职竞争压力显著小于大四学生,男生的求职竞争压力显著小于女生;(4)家庭经济条件中等的学生就业心理预期压力显著大于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学生干部的就业心理预期压力显著小于非学生干部;(5)农村学生在缺少求职帮助压力上显著大于城镇学生;(6)财经类学校学生专业供求矛盾压力显著大于医学类学校学生。  相似文献   

11.
编制大学生学业成就量表,以某理工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实施大学生学业成就调查。结果发现:当前大学生学业成就总体良好,人际沟通和自我管理好于学习认知和专业能力;大三学业成就最低,大四有所回升;学生干部的学业成就好于非学生干部的学业成就。针对大学生学业成就的现状和特点,从不同方面提出提升大学生学业成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对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做了很多研究,但对学前教育专业学业自我效能感研究不多,因此本研究针对湖南省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进行了学业自我效能感的调查研究。采用《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对湖南师范大学、长沙师范学校、湘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所高校的788名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湖南省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总体表现良好;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性别差异、不同学校类型、不同学校类型下不同年级之间存在不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当代大学生心理压力调查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调查的基础上,从就业、学业及家庭3个方面分析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来源、产生原因及其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大学生的应激能力;学习宣泄、放松等应对压力的方法;充分发挥学校、院系和班级的三级调控体系作用,帮助大学生应对各种压力。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地开展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工作,笔者进行了一次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状况调查.本调查选取了国内几所典型民办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抽样的方式,共发出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42份,问卷总有效率为85.5%.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民办高校大学生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主要表现为自卑、焦虑、叛逆和轻度的社交障碍.压力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学生的内部心理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两个方面.因此,为有效减轻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压力,除了对学生本人进行教育和辅导外,更要动员学校、家长、政府、企业等社会力量,综合系统地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学业自我发展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的学业自我发展有显著性特点,调查发现,我国大学生的学业自我发展处于中等稍偏上水平,在学业自我总分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专业类型差异、学校类型差异以及城乡差异,具体表现为:男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女大学生,大一和大三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二的学生;艺术类大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文理类的学生;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的得分均显著高于高职院校和省重点院校的学生,同时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得分又显著高于省重点院校的学生。  相似文献   

16.
海口市区初中生生活满意度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海口市区初中生的生活满意度现状。方法:采用《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对海口市N350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海口市区初中生的生活满意度总体处于中上水平,但他们的学业满意度和环境满意度偏低;(2)海南中学与琼山二中学生在家庭满意度、学校满意度、环境满意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3)海南中学学生在家庭满意度、学校满意度、学业满意度方面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4)琼山二中学生在友谊满意度和环境满意度方面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社交回避及苦恼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采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S)为调查工具,对四所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施测,并运用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社交回避及苦恼得分高于常模,且与常模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社交回避程度在独生、父母文化程度、父母离异、课余时间对网络的沉溺、曾受处分以及娱乐能力这些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P〈0.01);社交苦恼在家庭年收入、娱乐能力上存在显著差异(P〈O.01)。娱乐能力和独生是社交回避和苦恼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当代大学生在努力争取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了太多的挑战、竞争、挫折与冲突。来自学业、经济、就业、情感、人际关系、生活等诸多方面的压力使许多大学生感到不知所措、无所适从。心理压力是造成大学生出现心理不健康或亚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提高大学生应对心理压力的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实践证明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缓解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贵州少数民族居民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简本(SWBS-CC2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自编少数民族居民社会心理压力问卷作为研究工具,选取贵州省各地区少数民族居民2000人进行问卷调查.少数民族居民主观幸福感在收入、城乡、受教育程度和婚姻状况上存在显著差异.少数民族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总分与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对支持利用度之间均存在显著性正相关;少数民族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总分与文化婚姻压力、家庭生活压力、健康安全压力和社交方面压力均存在显著性负相关.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对支持利用度可以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文化婚姻压力、家庭生活压力和社交方面压力可以负向预测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2328名江苏和青海两地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学生干部、家庭经济状况、文理科等变量上都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与社会适应能力之间形成稳定而显著的负相关,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可以减轻就业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