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大学生的非典压力和应对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723名大学生中进行非典压力和应对策略的调查,结果表明:非典流行期大学生对非典的恐慌程度、所感受到的非典压力的强度以及非典对大学生造成的影响的程度均是中等水平的;非典流行期大学生主要使用了6种应对非典压力的策略,即计划解决策略、自我调控策略、积极评价策略、忍耐策略、回避策略和幻想策略;大学生更多地使用自我调控策略、积极评价策略等较为主动的应对策略应对非典压力。  相似文献   

2.
考研大学生经历着压力磨练,其压力应对素质、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对了解其心理应激过程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482名复习备考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具体考察了应对效能、应对方式及其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结果发现:(1)考研大学生的压力应对效能有显著的性别、专业差异,在消极应对方式上的专业差异也达到显著水平;(2)应对效能、应对方式对其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同男大学生相比,女大学生面临更多的压力事件。女大学生面临的压力事件主要有学习压力事件、就业压力事件、人际交往压力事件、生活适应压力事件、经济压力事件和婚恋压力事件六类。女大学生应对压力事件的方式可以分为情绪应对、主动认知、主动行为和回避应对四种。教育女大学生应对压力事件时应该考虑四个方面:深入了解女大学生发展的特点、采取差异化策略、重点培养女大学生的"韧性"以及引导女大学生发挥情绪应对策略的积极功能。  相似文献   

4.
通过了解压力应对理论的发展和我国大学生压力应对研究的现状,认为当前我国大学生压力应对方面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研究方法多维度、研究手段科学性、实践应用广泛性上存在不足等问题。因此,提出规范压力应对的科学研究、构建压力应对实践体系是增强大学生压力应对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对武汉4所高校724名本科生经历的压力事件、情绪反应及应对方式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经历压力事件的频率与其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且多数是持久性压力事件;大学生在压力情境下以消极情绪体验为主,但也有动力性的积极情绪;大学生在压力情境下主要以情绪应对方式为主。为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关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消耗性事件,重视积极情绪在压力应对中的作用,发挥情绪应对策略的积极功能,并引导大学生尽量避免使用非健康的压力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 为了应对日益增大的就业压力,实现顺利就业,目前在校大学生对于各类校外职业技能培训的需求日益增长;为了引导大学生理性,有效地选择适合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培训服务.同时为进一步促进各类培训机构加强自律、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7.
当前,在结构性失业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有其存在的客观性。能否将就业压力合理调节和转化,做到有效管理,对于大学生成长至关重要。文章结合当前结构性失业背景,就大学生应对就业压力的现状及其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大学生在应对就业压力过程中存在对自身就业压力认知不清、应对效力低、心理调节能力不足、应对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提出应从大学生认知能力、就业技能、心商水平、资源利用观几方面做出努力,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对就业压力的应对能力,缓解结构性失业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8.
压力、应对与幸福进取者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当个人面临压力时会有各种行为变化,这些变化取决于压力的程度和个体所处的情境。从本质上看,应对是个人在压力状态下的自我调节努力。文章分析了应对的本质及其结构以及当代大学生面临压力时的应对方式,并着重探讨了面临联力时幸福进取者在努力与放弃、乐观与悲观两个应对维度上的自我调节机制,目的是帮助和促进大学生们在学习、成才、实践成功人生的道路上有效地应对困难,成为幸福的进取者。  相似文献   

9.
学校环境中的各种压力使大学生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要对大学生压力做出有效管理,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出努力:压力认知训练是大学生压力有效管理的前奏;对压力源的直接面对和应对策略的训练能从本质上对压力进行有效管理;压力反应的生理、心理应对策略,可以使大学生缓解压力痛苦;压力的认知调整策略能促进大学生的压力反应和调动主动、积极的压力应对资源。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心理承受力的培养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目前大学生心理承受力较差的现状,通过调查进一步了解大学生面临的诸多压力以及他们应对压力的主要方式。从认知方式、应对策略、生活技能教育和挫折教育等方面提出了培养大学生心理承受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选取贵州省某地区中小学校长160人,使用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发现,中小学校长总体工作压力处于中等水平,其中考试升学的压力最大,人际关系的压力最小;中小学校长心理健康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和积极应对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工作压力直接影响个体心理健康水平,主观支持通过中介作用影响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的关系,主观支持通过积极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有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主要分析了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不良表现:经受不住挫折的脆弱性;心理封闭逆反言行偏激;压力失衡。并结合作者的一线经历,提出了三条提高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具体对策:面对挫折树立正确人生观;正确面对现实培养广阔胸怀;面对压力调节心态,机敏应变。  相似文献   

13.
运用《中学生应激源量表》和《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对431名初中生的心理应激和一般生活满意度进行测量,考察初中生心理应激状况及其与一般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结果发现:(1)男生承受来自教师、家庭环境、同学朋友、社会文化四个方面的压力高于女生。初中生的学习压力呈现出随年级的升高而增加的趋势。(2)生活在关系很融洽家庭中的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自我身心压力在三种家庭关系状况的学生中最低,家庭关系不融洽的学生承受来自家庭环境的压力高于家庭关系很融洽的学生。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学生承受来自父母管教方式和自我身心两方面的压力高于生活在几代同堂和核心家庭中的学生。(3)初中生在父母管教方式、同学朋友、社会文化、自我身心四个方面的心理应激对一般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当前高三学生进行调查,探讨体育锻炼对高中毕业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发现,高三毕业班学生中有轻度心理障碍者大约占10%,高考和家庭的压力是造成高中毕业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体育运动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卫生措施,参加体育锻炼的形式和内容对他们的心理状况各有不同的影响。为此,体育教学者应根据实际制定出更加切实的教学计划并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焦虑白评量表、自评抑郁量表、自卑感量表和中学生个性测验量表,调查职业学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现状,结果表明:职校新生心理健康检出率较低,总体状况良好.但是有2.6%的学生存在严重或较重的心理问题,其中在学习压力、情绪不平衡和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等因子上问题相对严重;有1.87%的学生焦虑水平较高;36.5%的学生有轻度抑郁情况,9.9%的学生有中度以上的抑郁;在学习、外表、自敬等因子上有较高自卑的学生均在20%以上.男女生在心理健康及个性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职校新生的独立性、幻想性、怀疑性和有效性与心理健康呈极其显著正相关;敢为性、克制性、乐群性、慎密性和稳定性与心理健康呈极其显著负相关.克制性、独立性、有效性、稳定性、敢为性、怀疑性、慎密性对心理健康具有极其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缓解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压力的EAP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教师承担着重大的社会责任.面时教育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及学校生存发展提出的要求,教师源自社会、学校以及自身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心理负担日益加重.因此,有必要在高职院校中构建EAP体系,通过加强宣传、深化交流、开展培训等措施,缓解教师的心理压力,倡导并帮助教师健康快乐地教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揭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讨论可能的原因。为当前的素质教育改革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量化的依据和参考。方法:本研究使用浙江大学心理系郑全全教授修订的《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对沧州市不同层次的6所中学的近1000名中学生进行了测查,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2.0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心理健康状况中自责倾向显著高于常模水平;(2)心理健康水平城乡差异显著;(3)不同层次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4)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极显著的差异;(5)父母文化程度对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结论:不同层次学校、不同年级、市区和城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有不同的侧重点;学校、教师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8.
以1036名小学生、5011名初中生、1915名职业高中学生和8608名普通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不同学段、不同性别学生在心理健康各维度上的关系,结果发现:山西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且几乎各个分量表的平均分均居于正常范围。小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显著高于女生。中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的学段差异,且在强迫、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感、适应不良维度上,职业高中学生显著高于普通高中学生,普通高中学生显著高于初中生;在情绪不稳定维度上,初中生与普通高中学生、职业高中学生的差异非常显著,且普通高中学生、职业高中学生显著高于初中生;在心理不平衡维度上,普通高中学生、职业高中学生显著高于初中生。中学生心理健康在强迫、抑郁、情绪不稳定维度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在敌对、焦虑、学习压力感、适应不良、心理不平衡维度上,男生显著高于女生。  相似文献   

19.
调查结果表明:生活事件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心理健康水平对中学生的学习适应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对三者的考察可以很好地预测中学生的语文、数学和英语成绩。  相似文献   

20.
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作了如下思考:树立正确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观;构建全员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模式;立足本校,以点带面,构建全面推进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