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求实现社会平等,是鲁迅伦理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鲁迅继承和引进各种平等要求的合理内容,加以改造与重构,形成了自己的平等思想。他的平等思想,是重在对不平等的社会制度和等级观念进行否定与批判中建立起来的。他要求“消除一切等差”,实现全社会性的、人与人之间的政治、经济及人格的全面平等。鲁迅的平等思想,反映了被压迫阶级人民的共同要求,又与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的平等观念有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2.
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鼎盛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德治”伦理思想的发祥点.周之代商,其“维新”之处不仅表现在西周“天命”观上的变化,更体现在西周“德治”观念的自觉.与殷商神权政治不同,周人开始注重人事进取精神.始于“德治”观念自觉,西周社会上层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德治”伦理思想体系,包括君王道德、道德榜样、道德教化、道德修养、道德礼制等内容.以“德治”思想为基石,西周社会最终得以确立一套以恭敬畏惧、勤俭无逸、孝友惠爱为核心的“德治”道德规范,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3.
“四萧”对文学政治功能的重视,同儒家诗教有着明显的血脉联系,他们在继承其基本内涵的同时更融入了自己的见解。与传统“风教”论相比,他们的观点蕴涵了两大新的指向:一是把政治功利的载体主要限制于儒家典籍,而非纯文学作品,二是推崇“风教”的“修身”功能,从而与社会兴衰治乱的主旨有所偏离。  相似文献   

4.
从政治文化角度来看中国历史,可以说,儒家与法家互补,“德治”与“法治”兼重是一个基本传统。对之予以科学清理分析,能使今人获得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5.
中国儒家“五常”思想承载了丰富的创新创业品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从儒家“五常”思想中汲取精髓,深入挖掘其中有助于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资源,积极将儒家“五常”思想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的全过程。儒家“五常”思想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在修身立业、财富积累、人际交往、终身学习、信誉至上等观念的培养上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儒家“五常”思想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在观念、思想和文化上与时俱进,实现“三个转变”,设置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6.
墨家是先秦一个极为重要的学派,与儒家一起在先秦并为显学。"用"是墨子哲学的根本观念,墨子等人皆来自于社会的下层,他们知道普通人最需要的是什么,所以他们才会从"民本""民生"的角度考虑来发表自己的观点。这种实用主义的思想在墨家的言意观中也体现无疑。  相似文献   

7.
当代作家从生态整体主义的理念出发,关爱每一个生命,借助具有生态意识的“老者”形象,对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展开批判和反思。“老者”是真正具有生态观念的人,他们平等看待和关爱动物,劝导为经济利益所蒙蔽双眼的年轻人要爱护动物。当代作家通过对“老者”形象的书写,反对将人类与动物对立起来,以及仅把动物当作谋取经济效益的工具行为,期望增强当代人的生态意识、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深刻认识人类中心主义的危害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以此重铸生态整体主义。  相似文献   

8.
白居易从自己的政治观念出发,提出了诗歌“为时”、“为事”而作的创作原则,强调诗歌政治教化的社会作用,注重诗歌思想情感内容与表现形式的统一,要求按照“六义”的标准来评价诗歌。白居易诗论是对儒家诗论的总结、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新时期政治理论教学创新理念的阐述,强调了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引领作用,揭示了创新教育中以人为本原则的新内涵,诠释了“大德育”观念的重要性,阐释了新时期政治理论教学的与时俱进品质。  相似文献   

10.
以“尚清”审美趣味的视角,观照永子审美价值,探寻永子“尚清”审美倾向.永子的“尚清”属于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内涵具体表现为自然、淡雅与含蓄;永子“尚清”的产生源于中华传统农业文明下的“天清”观念和“人清”追求;由永子“尚清”生发出的生态理念与和谐观念,不仅对当代社会有着深远的意义,也为今后保山关于永子文化的研究和宣传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