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茶叶是备受人们喜爱的饮料之一,茶叶中的咖啡因和茶碱均具有许多生物学活性和药理效应,除了能增强大脑皮质的兴奋过程,振奋精神,减少疲劳,活跃思维,增进工作效率外,茶中的茶多酚还具有抗基因突变、抗肿瘤形成、抗炎、抗病毒及消除自由基和抗氧化作用。现就茶叶的抗癌、抑癌机制作一综述,以帮助中老年教师增强防病健身意识。一、茶叶对多种肿瘤形成的抑制作用。肿瘤的形成是多因素、多基因突变的过程。已知有许多化学致癌物能诱发和促进肿瘤的形成,而绿茶及其成分茶多酚对肿瘤形成的多个阶段有抑制作用。在多种动物肿瘤的生物鉴定系统中,绿茶…  相似文献   

2.
我国和日本学者在实验中发现,茶叶中有一种主要成分叫茶多酚,它具有预防龋齿的作用。它能抑制主要致龋菌———口腔变形链球菌的生长。近年来又发现,绿茶的茶多酚对人的唾液淀粉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抑制。食物烹调后,口腔内的淀粉酶能将食物中的淀粉分解,产生单糖。这...  相似文献   

3.
《大连大学学报》2019,(3):61-65
罗汉果是我国传统药食同源植物,具有止咳祛痰、凉血舒胃、润肠通便等作用,富含三萜类糖苷化合物,纯品甜度为蔗糖的300倍,却具有低热量,无毒性等优势,并具有抗氧化、调节血脂、预防龋齿等保健功能,是健康人群、中老年人群、肥胖症和糖尿病患者最好的天然甜味剂。茶叶中茶多酚有抗衰老、抗癌、抗菌作用。本研究将罗汉果天然提取物与茶叶提取液辅以柠檬提取液以适当的比例调配,研发出一种纯天然无添加的具有止咳化痰、调节消化、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的保健茶饮。  相似文献   

4.
槲皮素是一种在蔬菜、水果、茶叶等广泛存在的黄酮类多酚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免疫调节、肝脏保护等多种药物活性以及抗肿瘤作用。肝细胞癌是一种严重危害生命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在我国的病死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排第二位。大量报道证明槲皮素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抑制肿瘤细胞侵袭转移、增加化疗药的抗癌作用以及改善肝功能等方面对肝细胞癌发挥治疗作用。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槲皮素抗肝细胞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以武夷岩茶肉桂为材料,对其进行不同温度和时间的烘焙处理,研究烘焙工艺中温度、时间因素对茶叶感官品质及生化成分的影响,为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烘焙能够去除茶叶的青味和杂味,提高茶叶香气,降低茶叶青涩味,改善茶叶滋味;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含量在加工过程中均是呈下降的趋势;茶黄素、茶红素、茶褐色呈上升趋势。130℃烘焙5h的武夷岩茶肉桂感官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6.
孙秋香  肖婷 《培训与研究》2009,26(8):47-49,57
茶多酚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在食品、油脂、保健、医药、日化、精细化工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茶多酚的提取和应用研究成为国内外开发“绿色工程”的热门课题之一。本文研究的内容是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与测定,主要目的是测定茶叶在不同条件下荼多酚的含量,然后相互比较。例如:茶汤放置时间,泡茶次数及pH对茶多酚含量的影响。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都希望自己每日饮用的茶水中的茶多酚的含量多一些,因此我们研究了不同条件下从茶水中获得茶多酚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7.
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测定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多酚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在食品、油脂、保健、医药、日化、精细化工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茶多酚的提取和应用研究成为国内外开发“绿色工程”的热门课题之一。本文研究的内容是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与测定,主要目的是测定茶叶在不同条件下荼多酚的含量,然后相互比较。例如:茶汤放置时间,泡茶次数及pH对茶多酚含量的影响。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都希望自己每日饮用的茶水中的茶多酚的含量多一些,因此我们研究了不同条件下从茶水中获得茶多酚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8.
饮茶与健康     
饮茶有益于健康,其奥秘何在? 据现代科学分析表明,茶叶中含有350多种化学物质,大致可分为二类,一类是可以补充营养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一类是具有药理作用的物质,如茶多酚、生物碱、脂多糖等。说起茶多酚,它是茶叶中奇妙的物质,起着茶叶药效的主导作用。经常饮茶能使人减缓衰老、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茶多酚对D-半乳糖所致亚急性衰老小鼠皮肤光老化程度的影响,探讨茶多酚延缓皮肤光老化作用。方法:用紫外线模拟日光照射建立小鼠皮肤光老化模型,给以茶多酚灌胃及外涂治疗,结束后测定皮肤中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皮肤中成纤维细胞数目和羟脯氨酸含量。结果:模型小鼠与正常小鼠比较,MDA含量升高而SOD活性下降,成纤维细胞数目和羟脯氨酸含量明显下降;茶多酚可明显提高光老化小鼠皮肤中SOD活性以及成纤维细胞数目和羟脯氨酸含量,并使皮肤MDA含量降低。结论:茶多酚具有延缓皮肤光老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茶叶是我国盛产之物,其种植和饮用历史悠久. 茶叶中的化学成分十分丰富,药理活性高,且含有大量的生命元素.饮茶能提神益智,防止油腻,消食化积,滋补身体,增强体质,减肥健身.因此,茶叶的营养价值和药理作用是与其化学成分密切相关的.它的化学成分约有四百多种,主要有茶多酚类、嘌呤生物碱、多种维  相似文献   

11.
超滤膜分离技术提取茶多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建安溪铁观音茶叶的茶梗为原料,联合采用超滤法和沉淀法,水浸提其中活性成分茶多酚的最佳浸提条件为:温度(80±3)℃,料液比1∶20,浸提时间40 min.使用10万分子量的超滤膜,在25℃的温度下,驱动压力0.15 MPa,料液比1∶80下进行超滤,使茶叶中的活性成分得到保留的情况下有效地澄清了茶汁,改善了茶饮料的感官品质.进一步探讨了金属离子沉淀法自超滤后茶汁中提取茶多酚的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沉淀提取条件:Zn2+为沉淀剂,Na2CO3溶液调节pH=6.00,茶多酚的沉淀率为91.7%,纯度97.1%.  相似文献   

12.
《初中生》2008,(7):117
德国科学家的一项研究发现,啤酒花中含有一种具备抗癌功效的物质,因此啤酒厂家有望利用这种物质酿制特殊的“抗癌”啤酒。 科学家表示,啤酒花中一种名为黄腐酚的物质能够阻止导致癌细胞生长的酶发挥作用,并且能够帮助人体消除其他致癌物质,尤其在癌症初期,这种物质的抗癌效果更好。研究显示,黄腐酚对治疗乳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等都具有较好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3.
茶多酚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茶多酚作为茶叶化学研究的新领域 ,正受到科学界的关注 ,本文着眼于茶多酚的展望 ,论述了茶多酚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桑黄是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本文对桑黄的生药学特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重点介绍了其抗菌、抗癌、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肝纤维化、对小鼠骨髓造血机能损伤的保护作用、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清除自由基、降血糖作用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桑黄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茶多酚对自噬的调控及对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创新点:本研究提示了糖尿病可诱导心肌自噬水平增高,而茶多酚可抑制这一现象;相反,高脂血症可抑制心肌自噬,而茶多酚却能诱导被抑制的自噬。方法:各组大鼠造模成功后测定血中的血糖、血脂水平;心超检测大鼠心脏结构及功能变化;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心肌结构及病理改变;透射电镜观察自噬体的形态和数量;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II、SQSTM1/p62及Beclin-1的表达水平。结论:茶多酚对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功能具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通过调节自噬水平改善糖尿病心肌糖脂代谢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6.
茶叶是我国盛产之物 ,其种植和饮用历史悠久。茶叶中的化学成分丰富多样 ,药理活性高 ,且含有大量的生命元素。饮茶能提神益智 ,防止油腻 ,消食化积 ,滋补营养 ,增强体质 ,减肥健身。因此 ,茶叶的营养价值和药理作用是与化学成分密切相关的。它的化学成分组成约有 40 0多种 ,主要有茶多酚类、嘌呤生物碱、多种维生素、蛋白质、芳香族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果胶、烟碱和人体必需的元素等等。茶多酚是多种酚类衍生物的总称 ,约占2 5% ,它包括儿茶素、花色素、黄酮和黄酮醇、酚酸四类化合物。它们是多羟基具有酚性质的物质 ,更有显著的药理作用 …  相似文献   

17.
茶叶是我国盛产之物,其种植和饮用历史悠久. 茶叶中的化学成分十分丰富,药理活性高,且含有大量的生命元素.饮茶能提神益智,防止油腻,消食化积,滋补身体,增强体质,减肥健身.因此,茶叶的营养价值和药理作用是与其化学成分密切相关的.它的化学成分约有四百多种,主要有茶多酚类、嘌呤生物碱、多种维生素、蛋白质、芳香族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果胶、烟碱和人体必需的元素等.  相似文献   

1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3种不同发酵类型的茶叶中茶多酚的含量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方法的变异系数小于4.38%,回收率为96.6%~104.0%.其分析结果为:3种不同发酵类型的茶叶中茶多酚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不发酵的绿茶,半发酵青茶,全发酵红茶,即茶叶中茶多酚的含量随着发酵程度增大而减少.  相似文献   

19.
以 HPLC-ESI-MS /TOF 为研究手段,应用正交实验、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等方法对仪器参数进行优化,并以茶叶中的茶多酚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大叶茶中 EGC,EC,EGCG 和 ECG 这4种儿茶素组分的质量分数质谱测定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6 min 内实现单个样品中茶多酚质量分数的快速定量,且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等,可用于茶叶中茶多酚质量分数的快速定量。  相似文献   

20.
《师道》2005,(10):58-58
人们通常认为隔夜茶不能喝。茶水放置时间长了会变为红褐色,其实这是由于茶多酚氧化成了红褐色的茶色素。研究表明,茶多酚和茶色素均有很强的抗癌、抗氧化作用,虽然说隔夜茶中维生素C的含量大大减少,但依然具有抗痛作用。但是,夏季温度高,茶水易酸败变味,如果搁置了24小时以上,最好不喝,否则会引起腹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