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量化计算得出了烯酰吗啉分子的电荷密度分布和最优几何构型,分析了不同酸碱条件下光催化剂表面对烯酰吗啉分子的吸附和氢键的形成。用十二烷基磺酸钠对光催化剂表面改性有利于催化剂上烯酰吗啉的吸附,并对烯酰吗啉的光催化降解有显著的影响。在紫外光条件下,以Ag沉积量为0.125%的纳米Ag/TiO2为催化剂对浓度为100mg·L-1的烯酰吗啉稀水溶液进行光催化降解,5h降解率为94%。根据降解过程对烯酰吗啉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液-质联用色谱分析和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探讨了DMM的可能分解路径。  相似文献   

2.
采用水热合成法,以硝酸银(AgNO3)为银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表面活性剂,抗坏血酸(L-AA)作为还原生长剂.以去离子水为基底溶液,将银源置入生长液中,通过调控表面活性剂与还原生长剂的浓度比例,基于配体位阻效应和种子生长法,成功制备出以Ag+为中心原子,自然生长出一维贵金属Ag纳米线.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其宏观形貌结构、组织特征,并改变反应参数等物理变量尝试改变其生长方向.从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在室温条件下生长24h,其纳米线直径在150nm左右,这将增大催化表面活性面积,并有助于电子的传输,同时Ag纳米线相互交错穿插,形成立体三维的网格结构,也在微观内应力方面提供了材料弹性延展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采用一种考虑热损失的光热转换计算模型,实验研究Ag纳米流体的光热转换特性。在传统工质水中加入纳米颗粒,使工质对光的吸收和散射特性得到强化,从而获得较好的光热转换特性。颗粒体积分数为2.5×10-6的Ag纳米流体获得最大的温升67.31℃,是基液水的1.8倍。但是,由于在计算光热转换效率时考虑了热损失,其光热转换效率是基液水的2.9倍。随着颗粒浓度的增大,颗粒的温升和光热转换效率逐渐增大,温升和光热转换效率的变化速率均逐渐较小。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纳米Ag包裹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的玻碳电极在磷酸盐缓冲溶液和Fe(CN)6^4-/Fe(CN)6^3-/Fe(CN)6^4-混合溶液中的导电性能,结果表明纳米Ag和多壁碳纳米管具有协同导电的性能。另外,研究了此修饰电极在Fe(CN)6^3-混合溶液中的电子传导机理,属于快速的表面控制的氧化还原过程。  相似文献   

5.
    
  相似文献   

6.
    
《江汉学术》2004,23(6)
  相似文献   

7.
    
《江汉学术》2004,23(2)
  相似文献   

8.
    
《江汉学术》2004,23(2)
  相似文献   

9.
    
  相似文献   

10.
    
《江汉学术》2004,23(2)
  相似文献   

11.
    
  相似文献   

12.
    
《江汉学术》2004,23(2)
  相似文献   

13.
    
《江汉学术》2004,23(5)
  相似文献   

14.
    
  相似文献   

15.
    
  相似文献   

16.
令Cpn是阶为pn的循环p群,F是特征为p的有限域。对于任何整数1≤l≤n,得到NmK2(F[Cpn])中无限多个非平凡的pl阶元素。事实上,这些元素组成NmK2(F[Cpn])的一个生成元集,并且NmK2(F[Cpn])的指数为pn。  相似文献   

17.
    
  相似文献   

18.
围绕LaFe11.9-XCoxSi1.1B0.25(0.85,0.90)系列合金的磁热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合金的稳定性,拓展合金磁热效应温度范围,研究Co对LaFe11.9-XCoxSi1.1B0.25(0.85,0.90)合金的稳定性,磁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9.
    
  相似文献   

20.
    
《江汉学术》2004,2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