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教学目标:1.品味文章的语言,知道我与小珍珠鸟的信赖是怎样逐步建立的,激发学生爱动物的情感。2.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我与珍珠鸟之间亲近、温馨的情感。3.领悟“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 教学重点: 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教学过程:课前让学生欣赏鸟鸣曲一、入温馨之境上节课我们知道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我在自己的书房里给珍珠鸟安了一个舒适的家。课件:伴着恬静的音乐出现吊兰蒙盖的鸟笼瞧,那儿有一盆异常茂盛的法国吊兰,吊兰长满绿叶的…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 1.品味文章的语言,知道我与小珍珠鸟的信赖是怎样逐步建立的,激发学生爱动物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我与珍珠鸟之间亲近、温馨的情感. 3.领悟"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  相似文献   

3.
教材版本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0课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i个月后,这对珍珠鸟在舒适温暖的巢里生了一个小宝宝(配以小鸟叫声)。  相似文献   

4.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1课《珍珠鸟》。设计思路本文的教学设计了两条主线:一是体会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与"呵护";二是感受珍珠鸟对"我"的情感变化——由"害怕""不怕""喜欢"到"信赖"的过程。两条主线构成了课堂学习的两个主要板块。由作者称呼珍珠鸟为"小家伙"入手,体会"喜爱之情";由精心呵护小家伙的顽皮来体会"呵护之心"。当然,重点是放在小家伙逐步信赖"我"的过程上:让学生  相似文献   

5.
爱,来自宽容     
作家冯骥才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我饲养了一对珍珠鸟,为它们安置了一个似幽深的丛林一样安全的巢。三个月后,一只小珍珠鸟出生了。这小家伙起先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 飞去,竟然落到了我 的小桌上。小珍珠鸟先是离我很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 ,俯下头来喝茶,用小红 嘴啄我正在写字的笔尖,当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时,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 我的手指。甚至有 一天,我伏案写作时,这小珍珠鸟居然落到我的肩上,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我不仅感叹:信赖,能创造出多么美好的境界呀! 那天 ,我 带着一…  相似文献   

6.
《珍珠鸟》是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为现代作家冯骥才所作,是一篇文质兼美、朴实无华的佳作。文章为我们讲述了“我”与珍珠鸟相处、相知、相依的过程:“我”为珍珠鸟创设温情浓郁的“家”,珍珠鸟与“我”和谐共处,其乐融融。我在授课中始终抓住“‘我’与珍珠鸟信赖关系的建立”这一核心,并贯穿始终,因为信赖不仅是文章的主题,更是课文的延伸点。课文通过“我”与珍珠鸟的信赖关系,意在说明如果人与动物和谐共处,并努力为动物创造一种生存的环境,那么这个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1.“我”与珍珠鸟信赖关系的建立。珍珠鸟…  相似文献   

7.
【教学理念】关注“三全”:全体学生、全面素养、全程发展;着力“三读”:自主地读、充分地读、有效地读。【教学实录】(播放《群鸟乐》课件后)师:同学们,刚才从屏幕上看到了什么?生:我们看到老师和很多鸟在一起。师:你们喜欢鸟吗?说说喜欢的鸟名。生:我喜欢珍珠鸟。生:我喜欢可爱的珍珠鸟。生:我喜欢五颜六色的珍珠鸟。师:都是喜欢珍珠鸟,有别的鸟吗?【点评:打破孩子的思维定势,使课前谈话更为自然、舒展】生:我喜欢黄鹂。生:我喜欢珍珠鸟、丹顶鹤、鹦鹉、鹈鹕……生:我喜欢洁白的鸽子、体积小的蜂鸟、会说话的八哥……师:喜欢的鸟真不少。…  相似文献   

8.
陈卫兵  范里 《中国教师》2012,(12):68-71
<正>【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课《珍珠鸟》。【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2.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鸟儿由"怕人"到"信赖人"的过程。3.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精读重点语段,体会课文中珍珠鸟与作者之间的亲密关系,领悟课文中人与动物之间充满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激发学生创造更多美好境界的愿望。【教学重难点】1.了解珍珠鸟逐步信赖我的过程。2.体会课文中描绘的人鸟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相似文献   

9.
案例一:一位教师在执教《珍珠鸟》(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一课时,抓住珍珠鸟与作者情感变化这一主线,引导学生充分读文,品析词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课接近尾声——师:学完课文,我们知道,文中的"我"无微不至地爱护小珍珠鸟。假如你是文中的小鸟,受到这么优厚的待遇,你要说些什么?请动笔写下来。(学生发挥想象,用3分钟左右的时间写话。)师:我们来听一听珍珠鸟心底的话。生:谢谢你,主人,你对我太好了!我没有什么好报答你的,就为你唱上一支动听的歌吧。生:多么亲切、友好的主人啊!我爱上了这个家,再也不想离开了,我要永远陪伴在主人的身边。师:充满真情的话语,表露了小珍珠鸟感恩的心。让我们齐读课文的最后一句。  相似文献   

10.
蔡亚 《教学与管理》2014,(12):52-53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1课《珍珠鸟》。 设计思路 本文的教学设计了两条主线:一是体会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与“呵护”;二是感受珍珠鸟对“我”的情感变化--由“害怕”“不怕”“喜欢”到“信赖”的过程。两条主线构成了课堂学习的两个主要板块。由作者称呼珍珠鸟为“小家伙”入手,体会“喜爱之情”;由精心呵护小家伙的顽皮来体会“呵护之心”。当然,重点是放在小家伙逐步信赖“我”的过程上:让学生抓住表现时间先后顺序的词语“起先……随后……渐渐地……先……再……然后……”,体会珍珠鸟从空间上逐渐靠近“我”的过程;通过想象珍珠鸟的内心世界,来感受彼此心灵逐渐靠近的过程;通过睡醒的珍珠鸟给作家写一封信,让学生感受人与动物之间那种和睦、信赖的境界,从而产生爱鸟、护鸟的意识。  相似文献   

11.
[片断一]朗读比较,体会"喜爱之情"   师:珍珠鸟淘气、美丽、可爱、娇小、胆小,作者可喜欢它了.在文中,作者用了三个带"小"的词语形容珍珠鸟.(出示:"小脑袋""小红嘴""小家伙")听老师读读这三个词.(读出儿化音)什么感觉?   生:这三个带"小"的词语,让人感觉珍珠鸟的确是小巧玲珑的.……  相似文献   

12.
教学重点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片断一]朗读比较,体会"喜爱之情"   师:珍珠鸟淘气、美丽、可爱、娇小、胆小,作者可喜欢它了.在文中,作者用了三个带"小"的词语形容珍珠鸟.(出示:"小脑袋""小红嘴""小家伙")听老师读读这三个词.(读出儿化音)什么感觉?   生:这三个带"小"的词语,让人感觉珍珠鸟的确是小巧玲珑的.……  相似文献   

14.
教材分析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我”和珍珠鸟一家三口从相识、熟悉、亲近,到相依相伴的变化过程,精心勾勒了小珍珠鸟的形象,谱写了一曲人与动物之间爱的颂歌,含蓄地表达了尊重对方的生存空间、思想空间,真正做到不以强凌弱,不以大欺小才能彼此“信赖”的思想内涵。鸟儿由“怕”人到“信赖”人是文章的叙事线索。课文的叙述即是在这一线索的牵引下,围绕珍珠鸟这一描写对象展开的。第一部分(1-5段)写“我”为珍珠鸟布置了个舒适又温暖的巢,第二部分(6-16段)写珍珠雏鸟与“我”由疏远到亲近的感情交流过程。这篇文章描写细腻、感情浓郁、寓…  相似文献   

15.
《珍珠鸟》是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写的一篇优美散文.文章描写了小珍珠鸟对作者由陌生、防备到逐渐熟悉,最后完全信赖的过程,揭示了信赖就能创造美好境界的道理.在教学这一课时,于永正老师只设计了读和写两项学习活动,在读中学方法,在写中用方法,引导学生在运用中学习语言,把知识教成了能力,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6.
王秀琼 《四川教育》2003,(10):39-39
[案例] 师:(出示一幅珍珠鸟图)这是一种很可爱的鸟,谁来说说它的样子。可以按一定的顺序完整地说一说,也可以抓住某一特点具体地说。(生有选择地说。)师:(出示珍珠鸟和“我”逐渐亲近的一幅幅画面。)这些画面没有声音,你能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给它们配解说词吗?你可以把自己当作珍珠鸟,也可以把自己当作画面中的“我”来说。(生有的从“我”的角度来说,有的从珍珠鸟的角度来说。)师:课文第5、6小节写了我对珍珠鸟没有限制,只有呵护和关心。找出你感兴趣的,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生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各自说理由。)师:课文第5、6…  相似文献   

17.
教材分析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我”和珍珠鸟一家三口从相识、熟悉、亲近,到相依相伴的变化过程,精心勾勒了小珍珠鸟的形象,谱写了一曲人与动物之间爱的颂歌,含蓄地表达了尊重对方的生存空间、思想空间,真正做到不以  相似文献   

18.
苏教版第七册《珍珠鸟》教学片断师:(在指导学生理解了课文第四自然段,感受了珍珠鸟与主人间关系逐渐亲密之后,随机出示课文插图)谁能将图画上的内容描述一下?生:珍珠鸟站在主人的肩膀上,而主人亲切地看着珍珠鸟。师:此时此刻,你仅仅想到的是主人的肩膀吗?生:主人的肩膀成了珍珠鸟温暖的床。生:主人的肩膀成了珍珠鸟温暖的被窝。生:主人的肩膀成了珍珠鸟避风的港湾。师:很有创意的表达,你们能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吗?生:港湾。生:目光。师:哦,主人对珍珠鸟的目光是多么友好,多么温暖!生:爱。师:(随机播放音乐《让世界充满爱》)没有主人对珍珠鸟…  相似文献   

19.
《珍珠鸟》是一篇抒情散文,重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从珍珠鸟雏儿外形及活动中,抓住小鸟儿活动的特点,体会它的心理变化,了解它与“我”日益亲近、逐步信赖“我”的过程,感受它的可爱。为突破这个教学重难点,可以采用下面几个教学策略:一、熟读课文,为精读课文打下扎实的基础这篇文章描写细腻,构思精巧,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给学生的阅读领悟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因此,很有必要在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时指导学生加强朗读练习,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多读课文,读好课文,为精读课文打下基础。1.设疑激趣,激发学生初读课文的兴趣。揭示课题后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20.
《珍珠鸟》一文写出了"我"与珍珠鸟交往的过程,写出了作者对小鸟的喜爱.我们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时不妨着意于文章情趣,努力雕出精彩. 一、问情在何处?情在娓娓细语中 作者对珍珠鸟的爱,渗透在字里行间,让人可触可摸.教师于此引导,让那一丝柔柔的情如清风细雨滋润心田,从而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