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晓娟 《文教资料》2009,(28):153-155
眼动技术是研究阅读过程的重要手段之一。学习障碍儿童作为一种特殊的群体,其阅读的眼动研究对该类型儿童的教育和训练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作者对近年来国内有关学习障碍儿童阅读的眼动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国外对阅读的眼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对阅读的眼动研究阎国利通过眼球运动轨迹研究人的阅读已不是新的方法了。早在上个世纪末就有人进行过这方面的探索。然而,继认知心理学问世以后,国外对阅读的眼动研究发展很快,本文将就有关的几个问题作些介绍。一用眼动研究阅读的历史较早用眼动方法研究阅读的人...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2002,(13)
●半数小学生阅读方法不对著名心理学家沈德立教授在研究了学生阅读汉语过程中的眼动发现,近半数学生的阅读方法有待改进。眼动研究是眼动仪记录阅读时眼球运动的轨迹来研究人们阅读状态和规律的。这些实验能够较客观地反映学生的阅读方法、习惯、兴趣和难点。  相似文献   

4.
阅读中的眼动能反映出阅读中的认知加工。该综述在对阅读眼动研究的历史、阅读时眼动的几种形式、当前流行的几种眼动研究方法以及阅读心理眼动研究的几个模型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对眼动研究在阅读心理学中介入的贡献与局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阅读是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阅读时眼睛是如何对所读内容进行注意的 ?大脑是如何对所获得信息进行加工的 ?不同阅读能力的学生阅读时眼睛注视的方式存在什么特点 ?这些问题是目前阅读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利用眼动仪来研究个体阅读时的内部心理加工 ,为探讨人的高级心理过程开辟了一条客观而有效的途径。关于汉语阅读眼动的研究 ,虽然在 2 0世纪初就有人在国外进行研究 ,而大规模的阅读过程的眼动研究则开始于 90年代初。经过多年的不断努力 ,终于在 2 0 0 1年 ,一部系统反映我国阅读眼动研究的成果《学生汉语阅读过程的眼动研究》(沈…  相似文献   

6.
采用眼动研究方法,考察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在词汇阅读过程中的眼动特征,来确认他们在语素理解、语音和正字法加工中缺陷的眼动表现。结果显示: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在多种任务上的正确率显著低于普通儿童,多项眼动指标的结果都有体现。这表明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语素理解、语音意识和正字法意识缺陷得到了眼动数据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阅读中的眼动能反应出阅读中的认知加工。本对近期西方关于阅读的眼动研究进行了全面的回顾。章主要讨论了阅读中的眼动特征、阅读的信息加工与眼动的关系、跳读中的信息整合的特点、影响阅读中眼动的因素以及两种重要的眼动控制模型。笔对这些方面的眼动研究进行了评价和总结。  相似文献   

8.
王珍 《考试周刊》2013,(95):170-170
阅读是从书面材料中获取信息并影响读者的非智力因素的过程,本文以随机抽取的36名中学生为例,分别为初二、高一和高二,采用眼动仪记录他们阅读不同文体汉语篇章时的眼动数据,以考察不同年级学生阅读不同文体汉语篇章时,阅读理解水平及眼动特征的内部差异。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从阅读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活动方面作些探讨 ,明确其心理机智和智能迁移 ,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一、阅读教学的开始 :认读、感知认读是阅读教学的起点。无论精读———逐一辨认 ,还是泛读———扩大视幅、一目十行 ,都是为了获取信息。从心理学上看 ,这是对书面信息的感知过程。准确迅速地感知文字材料是阅读顺利进行必不可少的心理条件。阅读感知与眼球移动、视读广度有关。眼球在阅读过程中有间歇跳动 ,看清字词是在眼球停止运动的瞬间 ,心理学上叫“眼停”。我国心理学家沈有乾研究发现 :阅读眼动只占全部阅读时间的5 % - 6 % ,…  相似文献   

10.
眼动记录技术是探讨人阅读过程中的眼动行为与心理活动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文章对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阅读时的眼动行为指标进行分析梳理,结合正常儿童阅读过程中的眼动行为进行比较,探讨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筛查方法、眼动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发展性阅读障碍的发生原因并相应提出提高儿童阅读能力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1.
视网膜与阅读:眼动控制的理想观察者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论文主要阐述了近来出现的一个关于阅读活动中眼动控制理论的模型。“Mr,Chips:理想观察者模型“,该模型特别重视视觉的、语义的和眼球运动的信息的整合过程,模型以字母为认知加工基本单元,强调视觉广度的概念(单个注视中所能识别的字母数目)。模型为人类阅读过程中的眼动行为提供了一个量化体系,同时还为一些应急行为(如回跳和最佳注视位置)等提供了新的诠释。模型还是第一个就各种盲区对人类阅读的影响做出解释和预测的量化模型。该文还深入讨论了模型的特点,并展望了其在文阅读眼动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文字意识是指有关文字形式和功能的内隐或外显意识,已有典型亲子阅读情境中的眼动研究发现儿童很少、甚至没有关注文字.研究收集了121名4-6岁儿童在图画书自主阅读情境中对文字和主角注视的眼动,分析结果证实了自主阅读情境中儿童比亲子阅读情境中更早、更多地注视文字.4-6岁儿童在主角上的注视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眼动指标上表现为不断优化,在文字上的注视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发展,但还未达到成熟水平.5-6岁是儿童图画书自主阅读过程中文字视觉注视水平发展的重要时期.儿童的文字视觉注视能力的发展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3.
《集宁师专学报》2020,(1):106-108
本研究以英语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教育学等理论为基础,立足汉-英学习者的阅读学习以及英语教学的实际,分析切分法对汉-英学习者英文阅读过程中产生的影响,采用文献法、观察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采取不同的切分方式使用眼动仪对汉-英被试者进行英文阅读的眼动观察,以此发现汉-英双语者在英文阅读中的眼动特点及规律,从而探究提升英文阅读绩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眼球运动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眼睛是外界信息进入人脑的主要通道,对其运动情况的研究有助于理解人类的信息加工过程。早期心理学家对眼球运动(以下简称眼动)的关注开辟了一个研究心理现象的新领域,相继出现了许多新的研究方法。研究的内容主要分为:(1)对眼动基本问题的研究;(2)对在完成阅读任务过程中的眼动问题的研究;(3)对追踪、搜索等高级心理活动过程中眼动特征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儿童的阅读障碍与眼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眼动技术来研究阅读过程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取向。学习障碍儿童作为一种特殊群体,对其阅读过程的眼动研究将为识别阅读障碍儿童提供具体指标,有助于有针对性地改善和提高阅读障碍儿童的生活和学习状况。本文简要介绍了最近20年国内外关于儿童阅读障碍的眼动研究现状,同时还介绍了眼动分析的各种指标以及一些理论成就,以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和了解阅读障碍,能从眼动指标来分析和鉴别出阅读障碍,为此类型儿童的教育与训练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眼动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控制的眼动跟踪记录并分析受试者在阅读文字的过程中眼睛观看的位置和眼球运动的形式。眼动参数包括时间的和空间的两类,最常使用的时间指标是注视时间,而最常使用的空间指标是眼跳幅度。近些年来,眼动技术被引进二语习得研究的过程中,例如英语阅读、听力、朗读、默读、单词识别、句法分析、语篇理解和中英文阅读对比,这些给二语学习者提供了真实、可靠的实验数据和值得借鉴的实验成果。  相似文献   

17.
杨宇然 《快乐阅读》2012,(28):30-31
利用眼动记录方法研究幼儿在早期阅读图画书过程中阅读能力、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心理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这些研究通过控制幼儿年龄、阅读方式、材料难度等自变量,记录眼动数据并进行比对,得出能够说明幼儿阅读特点的客观数据,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人类社会已经跨进到了信息时代,作为信息传递媒介的书籍、报刊、杂志、互联网等不仅令成人眼花缭乱,而且更令当今的中小学生目不暇接。面对如此纷繁的信息,如何使我们的中小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而有价值的信息,以适应社会对他们的要求。这不仅是观念的问题、方法的问题,更是实验研究如何为基础教育服务的问题。为解决好这个问题,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中心主任沈德立教授,从80年代开始,便积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从美国应用科学实验室购进眼动记录仪,开展中小学汉语阅读过程的眼动研究,终于找到了打开这一问题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19.
学习科学或教育神经学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就是通过科学的方法解释学习发生过程的原理与机制。作为一种新型的认知分析技术,眼动仪在学习和阅读过程研究中被得以广泛应用。利用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中收录的关于阅读与学习研究中眼动仪使用方面的学术论文,通过对其高频主题词进行共词聚类,分析高频主题词之间的内在关系,以揭示眼动仪这一新型分析技术在学习与阅读领域的研究热点,为学习科学及教育技术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以不同英语阅读水平的大学生作为样本,探讨了他们在阅读不同难度水平的英文文章时的眼动特征及差异;结果表明:(1)在阅读相同难度水平的英文文章时,高水平组在各项眼动指标上与低水平组的指标都呈显著差异;(2)同一被试组在阅读不同难度的英文文章时,两组被试在阅读难度较低英文文章时的眼动指标与阅读难度较高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不同水平的被试在阅读时的认知加工水平不同,而眼动的指标可作为探察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