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构建了国家创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评价比较分析了2001-2009年11个新兴经济体国家创新竞争力及其各要素的得分和排名变化情况,提炼总结了新兴经济体国家创新竞争力的四点变化特征,以期明示新兴经济体各国创新竞争力的优劣势和相对地位,找出新兴经济体国家创新竞争力的变化规律,为各国不断培育发展新优势、抢占未来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提供分析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前,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的呼声风起云涌,创新带来的企业竞争力或国家竞争力大家有目共睹,也成为新兴的国家赶超发达国家的钥匙和捷径。  相似文献   

3.
创新驱动是提升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高级阶段,也是一个国家跨越依靠低成本获取比较优势和依靠大量物质投入促进经济增长后的新阶段,创新竞争力成为一个国家竞争力提升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剖析创新竞争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了国家创新竞争力的内涵和要素,据此构建模型并以G20国家为样本做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部分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创新驱动阶段,而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国家还处于要素驱动或者投资驱动阶段。我国要加快实施国家创新战略,发挥创新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主导作用,通过提升国家创新竞争力,实现国家竞争实力的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4.
香港正处于"以创新和技术"促发展的第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本文基于《二十国集团(G20)国家创新竞争力发展报告(2001-2010)》黄皮书,定量分析了2001-2009年香港创新竞争力各要素与G20国家的排名变化,比较分析了近10年间香港创新竞争力与G20的差异,探索香港创新竞争力的推动点及影响因素,并提出未来香港提升创新竞争力的若干建议,以供相关部门和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重大战略。创新的基础在企业,珠三角地区要建立一个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型创新体系,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和产业集群的发展,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区域和国家创新体系是自主创新体系的高端层次。建立区域创新体系的目的是围绕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调动各方面力量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形成一个区域的整体创新环境。国家创新体系是在一个国家范围内由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珠三角地区要率先建成全国创新型区域,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创新中心和成果转化基地,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国家创新竞争力:重塑G20集团经济增长的战略基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国际经济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员,二十国集团(简称G20)已在全球经济增长中扮演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全球科技与创新能力竞争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全球经济结构将进入到一个新的调整时期。如何重塑G20集团经济增长动力,推动世界经济复苏,需要G20集团各成员国加紧抢抓全球科技创新机遇,积极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显著提升国家创新竞争力,争取把握在全球创新格局中的主动权。本文分析了国家创新竞争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阐释了提升国家创新竞争力是G20集团重塑经济增长的战略选择,结合课题组所构建的国家创新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并根据指标评价结果论证了G20集团国家创新竞争力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关系,进而提出了相应的战略取向及其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标志着中国国家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国内外经济学界对此早已取得共识并将之称为"中国的奇迹".但学术界对促成这一奇迹的原因则是众说纷纭,有着诸多不同的解释.破解所谓"中国之谜"、推进中国国家竞争力创新发展自然就成为一个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李志强同志的新著<制度理论与竞争力创新发展--一个理论框架与实证研究>(以下简称<创新发展>),研究的就是竞争力发展的制度归因及其创新这个主题.我们认为:这一研究有助于制度理论创新,深化竞争力创新发展背后的制度归因,对探寻提升竞争力的新方略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当今时代,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自主创新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标志,创新人才成为国家人才战略的核心。持之以恒地培养和造就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一大批创新人才,是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然而,不容置疑的是,我们国民的综合创新素质还远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6年《城市竞争力蓝  相似文献   

9.
国际产业转移是在全球范围内对资源要素的重新配置和调整,国家创新竞争是潜在实力的国际较量,以技术创新为纽带,国际产业转移与提升国家创新竞争力紧密结合在一起,相互促进。从工业化发展进程来看,资本主义国家依托创新的力量陆续走上了大国崛起之路,掀起了一波波国际产业转移浪潮,推动产业加速更新换代和全球创新的不断突破,也使得国际产业转移推动国家创新竞争日益呈现出快速化、合作化、结构高度化、规模化的趋势。我国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中要把握国际和国内双重机遇,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开拓创新成长空间,不断提升我国国家创新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江国华 《教书育人》2012,(33):44-45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创新体系"的推进,社会对人才需求的重心也不断上移。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创新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全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瑞士世界经济论坛推出的《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创新"已被列为影响全球竞争力指数的指标之一。"创新"涉及的指标分别为:创新能力、科研机构质量、校企研究合作、科学家与工程师的效用和实用专利。在2010至2011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中,我国的总排名是第27位",创新"排名是第26位。作为人才战略重要组成部分的研究生培养,创新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在研究生教育已走上高速发展之路的形势下,如何推动研究生教育的  相似文献   

11.
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创新文化建设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对提升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创新文化的内涵,分析了创新的文化要求,提出了构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文化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世界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创新思维能力是最主要的竞争力,不具备创新思维能力,必会在竞争中失败,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就应站在民族发展的战略高度,引领学生走上创新的不败之路,这既可以从根本上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又可以为国家培养出一大批创新型人才,增强国家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在世界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创新思维能力是最主要的竞争力,不具备创新思维能力,必会在竞争中失败。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就应站在民族发展的战略高度,引领学生走上创新的不败之路,这既可以从根本上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又可以为国家培养出一大批创新型人才,增强国家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创新人才是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具有很好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是决定国家和各行业竞争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创新是国家和民族的核心竞争力,创新决定着个人的成就与发展,高等学校作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主要机构,肩负着培养大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因此高等学校应通过观念更新、氛围营造、教学改革、实践锻炼、制度激励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企业集团的许多重大案例均已表明:只有不断学习、研究、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企业才不会在激烈竞争中败北,才能更好地生存与发展。为提升核心竞争力而学习、研究、创新既是企业集团、也是每个人乃至整个国家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7.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是我国高校实施综合素质教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目标,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科技实力与国际竞争力的需要,是我国面对现代化建设和知识经济发展任务而赋予高校的重要历史使命。纵观世界各国的发展史表明,凡是创新能力强的国家与民族,其科学技术和经济就越发达,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就越强。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实施综合素质教育中进行创新人才的培养既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和任务,也是国家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以及提高综合国力及竞争力的需要。面向21世纪的创新人才培养,对我国高校来说无论从  相似文献   

18.
创新人才培养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满足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要,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和自主创业能力的需要,是提升大学办学声誉和综合竞争力的需要。施行创新教育,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创新知识生成规律,构建多样化的财经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9.
提升大学竞争力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许多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那一个学科在世界上具有一流水平,其相对应的产业就具有世界最强的国际竞争力。正是基于大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核心地位的确立,作为体现系统分析创新与发展过程的竞争力工具,完全可以运用到研究大学的竞争与创新发展上,通过竞争力评价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大学的重要竞争资源、创新与成长点,以及聚集大学竞争力的有效方式和途径。一、基于国际竞争和我国的发展近代大学竞争力的成长与德国大学的创新联系在笙赵彦云/宋东霞一起,他们从需要出发深刻理解大学发展社会竞争地位,自洪堡创办了柏林大学后,大学…  相似文献   

20.
努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型国家的核心是创新,一切创新都要依靠人。要提高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教育必须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但长期以来,我们缺乏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足够重视,尤其是忽略了中学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