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4 毫秒
1.
在一个词组或句子中,有时连续使用同一个虚词,这种现象可称之为同形虚词的连用。同形虚词形式是一个,所表示的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可以是相同的;但是,由于使用的具体场合不同,也会不相同。例如:“我跟他都跟你谈过此事。”旬中前后连用了两个“跟”,形式是一个,即同形;但二者所表示的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却不相同:前者是用来连接“我”、“他”两项的,表示二者之间的联合关系;后者却与“你”相组合,构成介词词组,表示行为动怍“谈”所关涉的对象。基于这种情况,在连用同形虚词时,一定要慎重对待,正确处理。否  相似文献   

2.
一个词语进入句子之后,就成为句子的一个构成部分,并和它前前后后相关的词语发生这种或那种语法、语义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对于正确运用词语、精心构造句子,都是非常重要的。如以下三例: ①故乡的春天异常美好。 ②春天的温暖与香色多么醉人! ③谁不喜欢这明媚的春天呢? 以上三例皆有“春天”这个词。在例①中,“春天”做主语,它的前边有名词“故乡”对其修饰限制,说明是何处的“春天”,做“春天”的定语,两者之间是定中关系;它的后边有“异常美好”这个偏正词组,来陈述它,说明它怎么样,两者之间是主谓关系。在例②中,“春天”做定语,置于“温暖与香色”之前,对其修饰限制,两者之间是定中关系。在例③中,  相似文献   

3.
新闻标题讲究美感,使用对偶是造成这种美的因素之一。 “对偶”这个词,“对”表示对称,“偶”是双数的意思。对偶辞格,即是用一对字数相等,语法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分句或词组连在一起,来表达相似、相关或相对、相反的意思的修辞方式。 从结构形式分,有词组对词组的对偶与句子对句子的对偶两种。如: (肩)江泽民访欧期间看望我使馆人员时语重心长地说  相似文献   

4.
连词“和”“以及”与连词“或”有两点不同:(一)“和”“以及”表示并列关系,“或”表示选择关系;(二)“和”“以及”只能连接词成词组,“或”除了连接词或词组之外,还可以连接分句。“和”与“以及”也有细微的区别,即“以及”后边的语言成分常常表示比较次要的内容。这些不同点并不复杂,但如不留意,也还是要出错的。有时该用“或”而错用了“和”。例如; ①这些各式各样的狗叫声,不时被风的呼啸声打断和淹没。(管桦《将军河》第336页) ②不论是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无时不在运动,就连思想僵化、半僵化的人,  相似文献   

5.
汉语词汇非常丰富,语句词汇的构成也很严谨,不能随意改动。最近我翻阅了一些报刊,不但发现了错字别字,而且一些常见的成语也错用或改动。成了不伦不类的东西。例一,1991年《半月谈》第11期46页有那么一句话:“他(来辉武)……爬(跋)山涉水,餐风露宿”,将成语“餐风宿露”错成“餐风露宿”。作者大概忽视了这个成语的组成结构,它是由两个动宾小词组对称组成的联合词组。更令人不解的是,第二届全国“现场短新闻”一等奖作品《泉州“情侣堤”被冷落》也有“餐风露宿”的词句,点评者也未指出这一明显用语差错,令人遗憾。例二,“我们的刊物尚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诚恳希望读者批评帮助(《半月谈》1992年第1期第1页);“叶利钦两次访问取得的成果均未尽人意”(《人民日报》1992年7月11日六版)。这两个句子分别用了“不尽人意”和“未尽人意”,这话不通。“尽如人意”是一成语,丢掉一个如字就不知所云了。上面两个错用的成语应分别改作“不尽如人意”和“未尽如人意”。例三,“证明他远非昨日黄花,仍有问鼎实  相似文献   

6.
动词“发生”是个常用词,使用频率很高。它在造句中,经常充当谓语。如:“这个事件发生在1918年。”“那年冬天曾发生过这种现象。”在前句里,“发生”后带补语“在1918年”,是个表时间的介词词组;在后句里,“发生”后带宾语“现象”,是个名词。所带宾语除名词外,还有动词(或动词性词组),如:“他的认识的确发生了变化。”这类由动词(或动词性词组)所充当的宾语,有个突出的特点:它往往与主语有密切的联系,所用动词性词语有时可以做句子的谓语,如上句也可以转化为;“他的认识的确变化了。”因此,当它们能够做谓语或者必须由它们做谓语时,还在前边加用动词“发生”,结果就会是:(1)使语言无形中罗嗦起来;(2)错误地用“发生”替换了句子本来的谓语,改变了本来的语法结构关系;(3)或者使相关成分之间关系不协调,或者使句子残缺一定的成分。这就是“发生”多余滥用的错误。  相似文献   

7.
(4)结构不当,造成歧义 标题都是由词组或者句子(有的是单词)来充当的。词组或者句子都是一种语言结构;而语言结构都是有层次的,组成词组或句子的词语就处在这种语言结构的不同层面上,处在不同的结构关系中,表达某种特定的语义,起着不同的作用。如果结构不当,可做两种或者多种不同的结构层次分析,自然就会表达多种不同的语义和语法关系,固而造成题意歧解。例如:  相似文献   

8.
论文标题的基本功能是 :概括全文、吸引读者、便于检索。从英语论文标题的语言特点角度来看 ,标题中一般不用完整的句子。由于论文标题只是文章的“帽子”、“标签”、“称呼” ,只反映文章的整体内容 ,而不是具体内容 ,因而一般不使用完整的句子 ,不包含主语、谓语、宾语、状语等句子成分。另一个特点是标题中多用名词、名词词组或动名词来表达。如单一名词词组 ,DatabaseLogic(数据库逻辑 ) ,Heter -nuclearSpinSystem(异核自旋系统 ) ;或两个名词词组并列 ,ConferenceInterpretingandItsEffectEvaluation (会议口译及其效果评价 ) ,…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汉语语法中,“的、地、得”都属于实词的结构助词。在语言文字中它们经常附着在词和词组后面,帮助所附着的词和词组同别的词结合在一起。在口语里“的、地、得”都读轻声。如“祖国伟大的母亲”、“我轻轻地呼喊”、“这首诗写得好”。在句子中,“的”附着在词或词组后面,表示它前面的词或词组是定语。在一般情况下,它后面的词大都是名词。例如:参观团来到了我们的学校。  相似文献   

10.
语句歧义,除本题上篇分析的几种形式外,尚可举出以下几种: (1)虚词多余与疏漏,造成语句歧义虚词运用的状况,直接影响着各种词组或句子的结构关系及其语义的表达。虚词运用如果出现失误,例如虚词多余或疏漏,也会造成语句歧义。这里,我们仅以结构助词“的”的多余与疏漏为例,来说明这一点。例如: ①在他当年战斗过的野狼峪村,所见所闻更令他震惊:没上学的少年在山上挖野菜;几百人在一线“金泉”边等水;为了使儿子不打“光棍”的父亲硬逼女儿去换亲;……(《北京晚报》1988.11.18第四版) ②他兴奋不已,猫是他画的鉴定者,他与  相似文献   

11.
有时在同一句话里,用不用“的”字都可以。如“死的狗”,也可说成“死狗”。但在有的地方,少了一个“的”字,就会产生误解。例如有一篇文章的标题是: 不要吃死团鱼、螃蟹、鳝鱼(《知识窗》1982年第1期第31页)当时我看了这个题目就纳闷儿:“死团鱼”固然不能吃,“螃蟹、鳝鱼”怎么也不能吃呢!当看了文章内容以后,我才明白:原来是指“不要吃死的团鱼、螃蟹、鳝鱼”。  相似文献   

12.
分系句用字少,简练,所以在新闻报道中用得较多。分系句的特点是:处在句子中的甲联合结构的几项分别和乙联合结构的几项在意义上相互搭配。例如: ①这些奴隶和半奴隶,就是他的财产和半财产。 (高缨《云崖初暖》第6页) ②风、电、雷、雨,拧成一股劲,吼着,闪着、响着、下着。 (杜鹏程《保卫  相似文献   

13.
“报刊杂志”,这是一个在各种出版物上频频出现的病态词组,它的“资格”很老,它的“病根”很深,多年来虽然有不少人“医治”过它,但一直“医”不好,至今仍经常在报刊、书籍上“亮相”。例如: ①……改革十年,多少报刊杂志雨后春笋般风起云涌……(《新华文摘》1999年第1期)②而且作古体诗歌的人也不少,今天的报刊杂志里,也常见  相似文献   

14.
在一个句子中,主语和宾语一般是不能直接发生关系的,这主要是因为在主语和宾语之间还有个谓语成分。例如: ①他还记得自己去过的那个山村。 ②文章简明扼要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例①主语“他”与宾语“山村”之间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因为它们之间横着一个谓语“记得”。它们可以分别与谓语发生直接关系:“他”与“记得”是主谓关系,“他”被“记得”所  相似文献   

15.
主语是谓语的陈述对象,指出谓语说的是谁或者是什么。如果主语含混不清,令人费解,那就必然会影响表达效果。试看以下几个句子: ①报上发表的观众对一些影片提出的尖锐批评,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这些影片表现了错误的美学观点,把怪诞、离奇、光怪陆离、低级庸俗当成美来渲染。(《文汇报》1983年1月27日第三版) “报上发表的观众对一些影片提出的尖锐批评”,是一个偏正词组,不是一个句子,因而  相似文献   

16.
在语言运用中,有时用不同的词语,从不同的角度说明同一的人或事物;这些不同的词语在句中一般处于相同的位置,它们之间不是联合关系,也不是偏正关系,而是一种复指关系;这种复指关系也称做同位关系,构成同位关系的词语所代表的事物,所表示的意义须属于相同的范畴,否则,就往往出现同位关系不调的错误。如以下数例: ①西城区政府在走访中了解到这个情况后,近日组织了有民政局、区老龄委员会、德外街道办事处及区服务、服装、修理、百货公司等负责同志参加的慰问小组,登门走访慰问这些老干部……(《北京晚报》1985.12.18.第一版)  相似文献   

17.
从结构形体上看,句子有长,有短;结构形体比较长的,称为长句;反之,称为短句。长句可以是单句,也可以是复句,长句有的长达上百字,甚至数百字;短句也可以是单句,或是复句,短句有的只有一个单词。这是就两种句式的极端而言。其实,句子结构形体的长和短,在多数情况下是相对的,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句子的运用中,一般地说,长句难以驾驭,也容易出错,所以,我们主要谈谈长句。长句为什么长呢?就长单句而言,一是因为构成的成分多;不仅异类成分多,而且同类成分也多。二是因为各种句子成分的构成比较复杂,即不仅有单词,而且南各种类型的词组,甚至是各种句子形式。就复句来说,一是因为分句比较多,二是因为各个分句的结构比较复杂。例如: ①中国人民将会看见,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荡涤反动政府留下来的污泥浊水,治好战争的创伤,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470页) ②当人们坐着汽车,奔驰在那宽广平坦的公路上,看着漫山遍岭的竹木矿藏一天天开发出来,看着一辆辆大卡车满载着井冈山的宝物源源不绝地开下山去,又满载着许多机器和工业品开上山来的时候,当  相似文献   

18.
读了《诗经语言艺术》(语文出版社出版)以后,觉得其中有较多语法错误。一、有头无尾的句子。如: ①“语言毕竟是历史形成的人类社会交际工作,不但它的基本词汇和语法保留了下来,清·江永《古韵标准例言》说:‘三百篇者古者之丛’亦百世用韵之准……’”(第39页) 这句话先用了“不但”,但后文缺乏“而且”与之照应。②“就《毛诗序》杂抄经传、比附史书、繁简不一、迭见重复、穿凿附会以及其中若干地方自相矛盾和内容悖谬,我以为可以认定不是一时一人之作……”(第116页)  相似文献   

19.
联合词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结构上不分偏正。如“黄河、长江”,“北京、上海和天津”就是。联合词组的使用是经济语言的一种手段。但是,如果使用时不留意,常常会在概念的表达、词序的排列、连词的运用等方面发生问题,造成语病。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加以说明。 (一) 在不需要特别强调的情况下,几个联合项使用了互相包容的概念,致使表意含混不清。例如: 七月中旬以来,瑞士,法国等报刊,杂志,广播,电视连续报道在美国和西欧出现的一种名为AIDS新病。(光明日报1983年9月18日第4版) “报刊”是报纸和杂志的总称,现在把它和“杂志”并列,毫无道理。或者删掉“杂志”。两字,或者把“报刊”改为“报纸”。 (二) 在不需要特别强调的情况下,几个  相似文献   

20.
在科技书刊中常见到以下形式的句子: 例:激光焊比较容易地实现异种金属和异种材料的焊接,如钢与铝、铜与铝、不锈钢与铜等。目前已广泛用于电子工业和仪表工业中微型件的焊接。句中,“异种金属”、“异种材料”都是名词,具有相同的形态,用“和”字连接构成联合词组,似乎没有错。但“异种材料”包括“异种金属”,二者不是同一等级不相交叉的概念,而是种属关系。因此“异种金属和异种材料”的组合犯了语义搭配不当的错误,也不符合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