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次听了某位教师上“数的整除的整理和复习”一课,颇受启发。该教师开门见山地指出:“今天我们要进行数的整除的整理和复习。”随手板书“整除”,问:“谁能举个例子说说什么是数的整除?”生:“10能被2整除,2能整除10。”师“:围绕数的整除,你还知道哪些知识,或者你想考考同学哪些知识?”一问激起千层浪,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他们努力搜索记忆中的每个角落,积极发言,气氛活跃,人人不想落后。生1“:1.5和3能不能说是整除,为什么?”生2“:10是2的倍数,2是10的约数。”生3:“10和2的最大公约数是2,最小公倍数是10。”生4:“什么是奇…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总复习,教科书第80~81页及练习十六。【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学生对数的整除的有关概念掌握得更加系统、牢固。2.进一步弄清各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3.通过整理和复习,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教学重点】通过对主要概念进行整理和复习,深化理解,形成知识网络。【教学准备】电脑课件【教学过程】一、回忆旧知,引出课题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数的整除”这一章内容。在老师板书课题的同时,请大家首先回忆“数的整除”这一章中包括哪些知识点。(学生回忆,教师板书。)师:这些知识只是暂…  相似文献   

3.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板书课题。同学们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继续复习“数的整除”这部分知识。(板书课题)二、概念的复习与整理。1 同桌讨论 :自然数、整数、整除、除尽的关系。2 集体交流并练习 :(1)在20÷5=4、0.56÷8=0.07、10÷3=0.33……三个算式中 ,哪道是整除的算式?为什么?(2)说出20和5的关系。(3)12的约数有哪些?12的倍数有哪些?比较这两个问题 ,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复习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3 (1)判别 :(2)小组说话练习 :随便挑选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概念 ,说一句话。奇数质数偶数合数(3)独立思考与集体交流 :(a)能被2、3同时…  相似文献   

4.
一、趣味导入1.(师板书:水果)问:看到老师写这个词你马上想到了什么?(苹果、桔子、香蕉……)理解:水果包括苹果。水果不一定就是苹果,但苹果一定就是水果。2.师:在数学里也有这么有趣的关系,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其中一组关系“整除与除尽”就是这样。(板书:整除与除尽)3.明确研究范围。师:不论是整除还是除尽都是指数与数之间的一种关系。我们已经学过哪些数了?今天,我们在研究整除时所说的数都是指除0以外的自然数。二、整除的意义及与除尽的关系1.初步形成整除的概念。(1)出示算式:10÷5=214÷3=4……212÷12=19÷1=91.8÷6=0.36.4÷0.…  相似文献   

5.
一、启动导入师 :说一说什么样的数能够被2整除?什么样的数能够被5整除?(生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师 :你能把4325写成整千、整百、整十、整几的数的和吗?(生 :4325=4000+300 +20 +5)125=?1247=?8674=?师 :今天同学们出题来考老师。你先出一个数算一算能不能被3整除 ,然后再来考老师。老师很快说出能或不能被3整除。同学们是不是想知道老师为什么这么快就能算出来的原因吧?生 :是。师 :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学习了这节课你就知道为什么了。(板书课题 :…  相似文献   

6.
[案例]这是一节市级公开课。在这节课中,教师运用新课程理念来指导教学,课堂上师生互动,学生主动参与,气氛活跃,学生学得主动积极,不失为一节好课。但课堂中的一个小小细节,却值得我们深思。当学生掌握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后。师:请同学们快速判断下列几个数能否被3整除,为什么?63918279234生1:639能被3整除。师:为什么?生1:因为639各位上的数字都是3的倍数。师:1827能被3整除吗?生2:1827也能被3整除,因为18是3的倍数,27也是3的倍数。师:哦。我听懂了,你是想因为1加8得9是3的倍数,2加7也得9是3的倍数。很好,请坐。生2:(一脸迷惘地坐下)课…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26~28页例3、例4。【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你能列举出积是12的乘法算式吗?生:1伊12=12,2伊6=12,3伊4=12。师:像这样1、12、2、6、3、4就是12的因数(板书)。我们就是这样一对一对找一个数的因数。二、教学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师:(出示作业纸)请你求出这些数的因数:1、2、3、4、5、6、7、8、9、10、11、12。  相似文献   

8.
近期,我看到了一个"数的整除的复习与整理"的教学案例,感想颇多,写出来与大家交流。片段:(师出示一组数:1、4、9。)师:谁来给我们介绍黑板上的数?生:1是自然数,也是整数。生:(不甘示弱,大声说。)4是自然数、合数、偶数。(此时的课堂非常热闹,很多学生跃跃欲试。)生:9是奇数,还是3的倍数。师:刚才,同学们介绍了黑板上的数,那么你们还知道关于整除的哪些知识吗?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册(修订本)第46~47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能正确、迅速地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2.结合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操作、观察、分析、概括、归纳等能力。3.培养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在探索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学重、难点探索并理解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具学具火柴杆、数位表等。教学过程一、以旧引新,提出问题师:我们已经掌握了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你能用3、4、5三个数排成一个能被2整除的三位数吗?生:354、534能被2整除。师:怎样的数能被2整除?生:个位上是0、2、4、6…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2~3页。【教学过程】一、数学味导入师:(在黑板上板书"2")它可以表示什么意思?生:2个苹果,2本书。师:(接着板书"3")看到2、3这两个数除了表示数量还可以表示什么意思?生:第2小组第3个人。师:对,还可以表示位置(板书"确定位置"),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确定位置"。二、引导式探究1.规范。师:我们班的第2小组第3个同学是谁?生1:李君生2:王铭。师:为什么是两个人?生:因为有的同学是从教室左边开始数的,而有些同学是从教室右边开始数的。师:那我们这样从左往右  相似文献   

11.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想数师:数,同学们都十分熟悉。下面就请同学们想一个你喜欢的数。2.交流师:我们来交流一下,你想的是什么数?(生报数,师写数)3.分类师:请同学们把这些数分分类。4.揭题师:同学们想的数有整数、分数、小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小数的知识。(板书课题)二、整理知识1.构建材料同学们,用两个2和一个0你能写出多少个小数,看谁写得又快又多。2.交流我们来交流一下:0.222.0220.22.2022.03.补充材料师:如果老师在“20.2”的十分位上点上一个点,这是什么小…  相似文献   

12.
一、引入课题师:同学们,看今天老师把谁带到课堂上来了?生:木头。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木头。(板书:木头)二、探究木头的特点1.课上交流师:提到木头你会想些什么?  相似文献   

13.
(上课)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隋唐时期文化在科学技术领域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具体史实 (板书:一、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同学们能说出有哪几方面的成就吗? 生:有桥梁建筑、印刷术、天文和医学方面的成就。师:说得对。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了解隋唐文化的另一个重要部分——文学、艺术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及其史实。请同学们翻开书和笔记本。 (讲评:教学计划性强。把复习旧课知识放到本课巩固知识环节中去,节省了教学时间。) 师:(板书:二、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同学们,能回忆起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的书名吗? 生:是《诗经》。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教科书第11~12页。【教学过程】一、激疑导入,引发冲突师:(课件出示7:55的钟面)你能读出钟面上的时刻吗?生:8:55。生:7:55。师:有的说是7:55,有的说是8:55,这一时刻到底是几时几分呢?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来认识钟面上的时间。(板书:认识几时几分)二、自主探究,独立导学1.教学例3。出示导学单:(1)怎样来确定课本第11  相似文献   

15.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8课。(板书:小马过河)这是一匹活泼可爱的小马。(板书:小马的简笔画)这篇课文主要是讲谁干什么?生:主要写小马过河。师:(板书:河流的简笔画)(出示灯片①思考题:1.小马为什么要过河?2.小马过了河吗?)你们带着这两个问题听录音。(放配乐朗读录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98页总复习。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顺序、数位表以及计数单位。2.会正确熟练读写100以内的数,会说数的组成,能用符号和语言描述百以内数的大小。3.在复习整理中,感受分类、极限、估计等数学思想,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4.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教学过程一、构建材料1.揭题。师: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有关100以内数的知识。(板书课题)2.写数。师:请写一个你喜欢的100以内的数,可以是100。学生写数,教师巡视。3.交流。师:…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50页及练习九相关习题。【教学过程】一、唤醒记忆,巩固旧知1.复习八个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师:东北表示怎样的方向?生:物体处在正北和正东方向之间。2.复习用数对确定位置。师:你能确定它们的位置吗?生:正方体在第3列第5行。生:长方体在第5列第3行。师:这是怎样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学生齐答:数对。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出示例1,认识北偏东(西)方向。(1)出示例1课件。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P39~40。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整除的意义,认识约数和倍数,能判断一个除法算式是不是整除的算式,并能说出两个数是否存在约数与倍数的关系。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综合概括等思维能力,提高学生依据概念判断的能力。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相互依存”关系师:你在他的哪边?他在你的哪边?(师指左右两生)生1:我在他的左边,他在我的右边。师(前、后各起立一位学生):哪位同学能说出这两人的位置关系?生2:生甲在生乙的前面,生乙在生甲的后面。师:这是我们实际生活中相互依存的关系,在数学中,数与数之…  相似文献   

19.
第一课时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语文阅读课本②的第12课(板书课题:清贫一生) 师:“清贫”和“一生”各是什么意思? 生:“清贫”指穷困;“一生”指一辈子。师:课文写谁穷困了一辈子? 生:写朱自清穷困了一辈子。  相似文献   

20.
杨诚 《四川教育》2003,(10):42-42
[案例] 学生掌握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后:师:请同学生快速判断下列几个数能否被3整除,为什么?63918279234 生1:639能被3整除。师:为什么?生1:因为639各位上的数字都是3的倍数。师:1827能被3整除吗?生2:1827也能被3整除,因为18是3的倍数,27也是3的倍数。师:哦,我听懂了。你是想,因为1加8得9是3的倍数,2加7得9是3的倍数。很好,请坐。(生2一脸迷惘地坐下。)课后,我是这样与这位学生交谈的:“你真了不起,有自己的思路。我觉得你并不是按老师说的那样思考的,对吗?”(生2点头。)“你到底是怎样想的?”生2:639各位上的数字都是3的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