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本文回顾了我国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以及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对外体育援助的发展,阐述了我国对外体育援助产生背景,论述了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外体育援助工作在继承的基础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以来,应友好国家的要求,我国援助建筑了一批体育场、馆。对发展受援国的体育事业,促进国际体育友好交往起到了积极作用,增进了与受援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扩大了我国的对外影响。从1966年起,至1982年止,我援外体育场、馆已落成交付使用的有六项。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20世纪60年代中国体育外交进行回顾,旨在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为今后我国体育外交工作提供借鉴.20世纪60年代中国对外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反帝反修”战略形成.在这一大背景下,体育外交以打破国际封锁为目标,采取了加强与社会主义国家和中间地带国家交往等措施,承担着维护国家利益和服务于国家外交战略的任务,并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新时期体育外交工作应正确把握国家利益,淡化意识形态分歧;发挥体育对外援助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体育援外教练制度的变迁。研究认为,我国体育援外教练制度经历了初创阶段、发展阶段、急剧增长阶段、结构调整阶段、理性回归五个阶段。变迁历程中所取得的成功经验是:始终结合国家对外发展宏观目标,工作方法因时而变,对外援助与文化输出并进。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后备人才日渐不足,工作协作机制尚不完善,多头派遣引发管理不便。建议增加国家扶持力度,严格执行派遣和管理制度,拓宽人才选派标准与渠道。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田野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云南5个革命老区县农村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基层体育事业组织机构不健全及人员配备不齐;农村体育专项经费不足且来源单一;体育活动场所不足,活动开展形式及项目单一;农民体育意识差,对体育本质功能、体育消费的认知还不足;居民对农村开展体育活动满意度不存在性别差异,对体育活动的社会功能和娱乐功能认知上也不存在性别差异;参加乡镇开展的体育活动情况中存在性别差异,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X2=78.534,P=0.000<0.01),在参与体育活动中项目的选择上存在性别差异,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X2=107.555,P=0.000<0.01).针对存在问题,构建体育援助体系,通过建构体育援助体系主体,搭建体育援助网络平台,实施体育政策、体育科技文化、体育人才援助,有效推动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国际奥委会为核心的国际体育组织网络,主导着国际体育运动的发展方向,国际体育组织任职是国家体育实力的重要体现。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欧洲国家在国际和欧洲体育组织任职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欧洲国家在国际体育组织中展现出强大的领导力,而女性任职远低于男性;法国居于欧洲国家国际体育组织任职的首位,18个欧洲国家占据着欧洲国家国际体育组织任职的统治地位;欧洲国家在国际奥运项目体育组织中的任职数量与其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匹配度较高;欧洲各国奥运项目竞技表现与奥运项目体育组织任职匹配度较高。研究提出,推广我国与欧洲国家体育合作,推动我国国际体育组织任职发展,推进国际体育组织任职研究。  相似文献   

7.
体育对外交往作为体育强国建设的五大战略任务之一,是助力体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标志性事业的重要突破口。以国际政治心理学为方法引领,对体育对外交往促进和平的作用进行理论剖析。研究认为,体育对外交往对于化解国家间“外交信任困境”具有重要作用,能够通过塑造国家间的内部知觉实现理解与共识;体育对外交往分为官方体育对外交往与民间体育对外交往,两种形式通过不同的功效与目标对传统外交的功能进行补足。通过国际政治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对我国体育对外交往实践进行剖析认为,我国民间体育对外交往囿于“定域”思维;体育对外交往缺少高知名度的全球性体育公共产品;体育国际话语权处于弱势地位;体育对外交往人才队伍无法满足“多轨道外交”需要;体育对外交往智库建设不充分。基于以上现实问题,提出后续的实践路径:完善体育对外交往的预演与评估机制;保证民间体育对外交往的间接性;建立“强体育弱外交”的体育对外交往模式;构建“输出兼输入”的体育对外交往实践路径;制定专门的体育对外交往指导文件。  相似文献   

8.
利用文献资料和逻辑法对体育视角建构中国国家形象进行了研究。在描述体育与国家形象建构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体育大国"、"体育强国"作为中国国家形象的境况。认为"体育中国"可以作为中国体育国家形象的指称。"体育中国"是从体育方面建构国家形象的尝试,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体育事业及其发展模式的综合表征在国内外的投射。"体育中国"的构建可以经由体育软实力建设、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体育对外宣传与交流和体育文化输出等路径实现。  相似文献   

9.
家三爱  潘海英  陈俊萌 《精武》2013,(23):152-153
本研究意在通过分析我国体育外交的作用与影响,制定出更好发挥我国体育外交作用与影响的对策。研究认为,我国体育外交作用与影响包含发展对外关秉、提升我国影响力和国际形象,促进国际合作以及发展对策经济;对策包含注重确立我国在国际体育组织的地位。进一步科学参与和承办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以及加强体育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体育信息与体育文献领域的国际组织,其前身是1960年在罗马成立的国际运动与体育理事会(ICSPE)的工作机构“文献与信息局”。在该局的推动下,到20世纪70年代初,世界各地建立了50多个国际体育信息中心。1974年,该局独立出来,成立了国际体育信息协会。直到80年代,该协会主要以欧洲人为主。目前,世界各大洲的60多个国家有其会员。该协会是国际体育科学与体育教育理事会的重要成员,1994年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承认。该协会的主要任务是鼓励和支持各国体育文献和信息方面的工作;按照国际标准,协调这一领域的努力;对国际体育科学与体育教育理事会的成…  相似文献   

11.
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建构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的理论,目的是为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理论的丰富和实践的发展提供帮助。基于此,在界定理论建构涵义基础上,以归纳法为主要研究方法,按照现象观察→经验概括→理论建构的思路进行研究,研究过程与结果如下:中国体育代表团在近3届奥运会均遭遇不公待遇,之所以存在这种现象,是因为中国在国际体育中地位不高权力不大,认为决定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体育中地位和权力(因变量)的因素应包括国际体育组织任职(自变量)、体育国际传播力(自变量)、体育话语体系(自变量)、体育外交能力(自变量);据此抽象出其共性,即它们都是主权国家体育国际影响力的组成要素;据此确定的解释项概念为体育国际影响力,被解释项概念为体育国际话语权;由此形成了一个理论命题,即体育国际影响力的大小与体育国际话语权的强弱存在因果关系;据此建构出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理论:体育国际影响力的大小与体育国际话语权的强弱呈正相关。最后对建构的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理论存在的局限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2.
加强中国高端体育智库建设是助力体育国际话语权提升的重要途径。采用文献资料法,探究中国高端体育智库建设助力体育国际话语权提升的价值、维度及策略。研究认为,中国高端体育智库建设在提升中国参与全球体育治理能力、树立中国负责任的体育大国形象、推动中国体育思想与文化对外传播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中国高端体育智库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互动、人才互派、成果互享、智媒互联四个维度助力体育国际话语权提升。提出以下策略:加强聚焦国际视野的体育交流合作,提升话语引导力;扩大国际化体育人才培养规模,强化话语渗透力;提升智库成果的国际影响力,增强话语创造力;注重国际化传播矩阵建设,增强话语传播力。  相似文献   

13.
回望北京2022年冬奥会主场外交实践,其承载且完成了维护世界和平发展、促进文化交融、推动国际传播与人文交流等战略任务。后冬奥时代,多方因素的综合作用使我国体育外交战略环境越发错综复杂。从外部环境来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让体育在世界大国竞争中的地位持续走强;从内部环境来看,全面深化改革的纵深推进,让体育外交与国家利益和战略布局越发紧密联系。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使我国体育外交在体育文化国际传播能力、价值功能挖掘等方面面临诸多现实挑战。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变数与希望同在的世界,我国体育外交的提升方略应是:提升对外传播能力,增强中国体育文化国际认可度和影响力;提升学界理论自觉,探索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外交理论体系;融入国际体育发展,提升中国体育议程设置和规则制定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体育科学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和调查访问等方法 ,对中国体育科学研究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并对中国体育科学发展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 :中国体育科学表现出科学研究取得高水平成果、研究手段多样化、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体育科学研究体系、开始步入国际体育科学舞台等 4个方面的特点。但是 ,中国体育科学研究存在着创新性研究成果 (假说 )不多、研究方法中存在的缺陷、体育科学研究发展不平衡、在国际体育科学研究领域地位不高等问题。另外 ,中国体育科学应当在理论研究突出重点 ;应用研究突出实用特征、新技术与新方法的应用 ;加强中国特色的体育科学研究 ;建立中国体育科学数据平台 ;不断提高在国际体育科学研究中地位等方面进行加强。  相似文献   

15.
关于新中国体育外交的回顾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围绕对新中国建国50余年来的国际体育外交回顾与阐述;分析、评价了新中国国际体育交流事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国家外交战略方针的作用与贡献。认为:中国参与国际奥林匹克事务在国家外交实践中有其特殊地位;对拓展中国全方位、多层次总体外交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以2007-2017年SCI&SSCI数据库收录的中国和美国国际体育科学合作论文文献为样本,采用文献计量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国际合作论文的整体发展趋势、主导从属率、合作研究领域、合作网络结构及核心-边缘合作国家等方面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国国家合作论文呈现稳步增长趋势,但在产出绝对数量上中国仍存在差距;整体上,中国在其国际体育科学合作研究中处于主导地位,美国在其国际体育科学合作研究中处于从属地位;运动创伤学、运动生物力学、内科学和体育健康与环境是两国国际合作重点领域;两国的国际合作网络呈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特征,在不同研究方向的核心合作国呈现出相对集中和局部离散的分布状态。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案例分析法等,探究培养国际冬季体育组织人才的必要性,总结当前人才培养困境,对标国际组织人才的基本素养与能力,提出培养路径。研究认为:借助北京2022年冬奥会举办契机,加强与国际体育组织间的互动,培养与输送国际冬季体育组织人才,不仅能为全球体育治理贡献中国力量,还能加快"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建设,对提升我国国际体育影响力与话语权、树立良好大国形象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国际冬季体育组织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明确的人才培养规划,人才选拔视野不够开阔,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相对薄弱,学科与师资建设相对滞后,促进机制与保障制度不健全。建议:建设研究智库,做好人才培养中长期规划;拓宽选拔视野,实现人才培养多元化;对标国际组织人才基本素养,打造订单式培养模式;构建人才培养的学科体系,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汇集多方力量,健全人才培养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以体育为平台,执法为手段,话语权为核心,参与全球体育法治进程。国际体育执法话语权是法治中国话语体系与全球体育法治的重要连接点,中国在国际赛场屡次遭遇不公,根本原因是话语权缺失。提高国际体育执法话语权,必须首先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厘清国际体育执法话语权概念;其次,利用实证分析法阐明国际体育话语权现状及中国体育执法话语权面临的困境;最后,重点进行提高国际体育执法话语权的对策研究:从增加国际体育组织中国领导人数、鼓励公共参与国际体育组织、培养国际裁判三个层面创新体育人才培养制度;从执法管理、执法实施、执法裁判、执法监督四个方面提高国际体育组织中的执法话语权;从体育违规、违纪、违法行为三个角度提高体育不当行为中的执法话语权。  相似文献   

19.
论体育强国的国际影响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体育强国国际影响力的概念出发,分析这一概念的特点,将其界定为体育强国在国际社会中运用自己,包括体育在内的国家实力去影响其他国家乃至整个国际社会意愿和行为的能力;回顾并分析了历史上诸体育强国之所以拥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因,进而提出中国由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应当以促进世界体育发展的多样性为基础构建自己的国际影响力,这正是国际体育的整体利益与中国国家利益的结合点.最后,阐述了中国促进世界体育多样性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综述法,对体育全球化的动力进行研究。认为: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构成体育全球化的社会推力;国家政治和体育文化流动构成体育全球化的社会拉力;国际体育组织的外部压力与奥林匹克创始人的理想构成体育全球化的内在活力。此三股力量(推力、拉力和活力)构成体育全球化的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