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从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按岗位设专业、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的视角,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在阐述"职业岗位能力为本位教育"与"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的基础上,对就业导向下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提出了一些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2.
王宇 《体育世界》2013,(11):135-136,124
本文在生命教育内涵解读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体育教学与生命教育的关系,并从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三个层面探讨大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内容,提出生命化大学体育教学应遵循实践性、个性化、主体性和幸福性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课(校)内外一体化”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按岗位设专业、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本位(即社会本位)的教育思想的视角,在阐述“社会本位”教育与“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教学的主要课程设置模式,提出了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设置的一些初步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生命教育取向下北方高校的冬季体育教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最终教育教学总体目标重要阵地。通过对冬季体育教学中对生命意义的理解的分析和研究,认为冬季体育教学促进学生自然生命成长、冬季体育教学提升学生精神生命价值、冬季体育教学完善学生社会生命进程;并提出教学目标需求化、教学设置人性化、教学过程对话化和教学评价多元化的冬季体育教学中生命教育的应然愿景,为遵循学生生命质量发展规律,提升学生生存质量和生命意义提高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生命教育视阈中我国体育教学现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教育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一种倡导关注生命的完整性(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自由性与独特性,促进学生主动积极 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的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促进学生生命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采用文献资料法从人的生命是由自然生命、 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构成的完整生命出发,阐释生命教育与体育教学的关系,对我国体育教学中生命教育缺失现象进行检视,并简陈其回归途径。 认为,体育教学是以学生的生命存在为逻辑起点,以生命发展为逻辑主线,以不断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追求生命完善为落 脚点的教育实践活动。我国体育教学中生命教育缺失侧重表现在学生自然生命的“去兽性化”、精神生命的“去个性化”和社会生命的“去责任化”。 为此,体育教学须以学生的生命存在为逻辑起点,尊重和敬畏生命,以生命发展为逻辑主线,理解和感悟生命的真谛,以不断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 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追求学生生命的自由、全面发展,促进体育教学的生命回归。  相似文献   

6.
在对"业群式岗位体育"概念和类型的阐述基础上,说明其对职业技术院校发展的重要性,文章又从业群类教学设计入手,探讨专业结合的方法,从职业技术院校宏观层面,探讨"业群式岗位体育"的发展新思路,为职业技术院校体育面向职业岗位进行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体育课程模块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当前学校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通过分析高职体育教育的现状,明确了高职体育课程的目标,提出高职体育教学应根据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结合高职教育总体培养目标,实施"平台+模块"的创新教学模式,在对学生进行全面锻炼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职业体能、职业保健能力,以及职业意志力、职业竞争能力等,以此提高学生对社会职业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从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按岗位设专业、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的视角,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在阐述“职业岗位能力为本位教育”与“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的基础上,对就业导向下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提出了一些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建设的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办学特点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的人才.但是目前存在着高等职业教育目标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教育、实践能力和改革创新等方面的探索较少,高职体育课程建设的改革在当前是一个盲点.根据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提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关键是:"健康第一"、"以学生为中心"、"终身体育";体育课程教学的顺利进行,必须取得学校各级部门的支持,完善体育的硬件设施;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个性与职业协调发展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0.
高职体育教育是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体育教育肩负健康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任务.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需要、高等职业体育教育自身发展需求、现代社会职业能力需求、现代职业人健康观需求四方面入手剖析高职院校开展实用性职业体育教学的重要意义,提出构建高职院校开展实用性职业体育教学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敏学 《体育学刊》2007,14(5):96-99
为了提高对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特殊教育学校体育,以普通学校体育为参照系,分析了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特点:特殊教育的对象是身心发展方面有缺陷和残疾的少年儿童,其身体和心理有别于正常儿童少年;身心缺陷的补偿与康复是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目标的重要内容;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更具针对性,追求体育课程的缺陷补偿和康复功能;个别指导是体育教学组织应遵循的重要原则、直观手段的补偿与综合运用是体育教学方法的显著特点;掌握系统的特殊教育理论和实际技能是体育教师的职业素质;场地器材应符合残疾儿童特点。  相似文献   

12.
邵红艳  郭琳 《体育学刊》2007,14(4):114-118
在体育新课程改革中,思想品德教育目标和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必须有机结合,以实现二者的互补互动,相得益彰,而不能单纯强调一方,忽视另一方。其依据主要是: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交叉互补、相互影响的关系,决定了两者有机结合的必要性;体育教学自身的特点,以及体育教学基本要素和基本环节的统一,为两者有机结合提供了现实条件。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的体育教师教育表现出了比较鲜明的阶段性特征:第1阶段(1949~1990年)强调"培训",关注体育教师数量的增加;第2阶段(1991~2008年)强调"学习",关注体育教师质量的提高;第3阶段(2009年至今)强调"发展",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基于发展观的体育教师教育凸显了体育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主体地位。立足于被理论浸润的日常化教育实践是体育教师教育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4.
学校体育生存教育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梁晓刚  项英  岳绍勇 《体育学刊》2004,11(2):98-100
通过对发达国家教育发展趋势和我国学校教育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确立学校体育生存教育的理论依据。从狭义的角度讲就是生命的教育,而从广义讲应该是生命的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总和。提出学校体育生存教育的目标为:增进全体学生的健康、增强学生的体质,为适应当前的学业和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  相似文献   

15.
体育教学对学生身心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吕圣君  温禹  吕林 《体育学刊》2002,9(4):84-85
通过对多年教学实践的总结,以体育教学活动对学生身心素质影响的视角,审视体育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创新教育与高校体育改革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李太行  秦勇  温禹 《体育学刊》2002,9(5):79-80
在知识经济为背景的信息社会时代,创新是教育思想的灵魂,作为高等教育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体育,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更新教育指导思想和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开展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体育教学中关育的意义及其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姿态美教育、形体美教育、心灵美教育、创造美教育、智慧关教育,并从行为、品格、语言、示范等方面对体育教师提出了若干要求。  相似文献   

18.
体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子明 《体育学刊》2001,8(2):18-19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对当前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与关系问题进行了简单的论述,旨在使人们对学校体育的重要性有更深一步认识,确立身心和谐发展的现代体育观,树立面向21世纪学校体育的新观念。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目标分类现状进行分析,认为“认知、技能、情意”的目标分类并非针对体育课程所提出,这种分类缺少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目标,不符合我国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与价值,不适用体育教学的目标制订。“知识与技能、体能、情意”的目标分类更符合体育课程的性质与特点,对其归纳修正得出更加明晰的关于体育实践课教学的目标分类:促进动作发展的技能目标;促进身体发展的体能目标;促进精神发展的情意目标。三类目标相互联系,互为依存,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20.
体育是身体的教育,所以有必要将体育与竞技区别开来,实现体育向教育的回归.人的身体需要教育,只有通过体育,人的身体才能获得充分全面的发展.体育通过增强身体素质促进人的发展,体育也应坚持全面发展的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