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3 毫秒
1.
2007年的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是依据2007年版的《考试大纲》及辅导教材来进行的。由于2007年版的辅导教材内容作了较多的调整,《出版专业实务.初级》教材增加了“信息检索”和“编辑应用文写作”两章,在“书刊编辑业务”、“书刊印制”及“出版物发行”几章中增加了期刊编辑业  相似文献   

2.
王迪 《采.写.编》2023,(9):118-120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等教材的出版日益受到重视。新编辑在进入出版行业后,对于教材尤其是专业面较窄的教材出版缺乏相应的意识和经验,不能促进其“双效”的提升。基于此,文章提出新编辑在出版专业高等教材中遇到的主客观问题,并提出进行出版政策、作者出版意图、同类书调研,同时提升主观能动性,加强营销环节规划设计等策略,帮助新编辑快速进入专业高等教材出版状态,提升高等教材出版能力,使高等教材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举。  相似文献   

3.
在出版专业中级实务考试的综合题中,审稿题和编辑加工题一直广受考生关注.2007年,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根据<考试大纲>作了一次大的修订.为了与时俱进,强化出版社的选题策划功能,新教材将原教材中只占一节的"选题策划"扩展为一章,对选胚策划的环节、内容以及操作步骤进行了比较系统的阐述.在此基础上,2008年首次以选题策划内容作为综合题的命题素材.产生了将书本知识与编辑的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的综合试题.  相似文献   

4.
教材营销环节作为出版企业在整个营销链条中与市场联系最紧密的一个环节,在教材出版业务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让营销贯穿教材开发、出版和营销的整个流程,让策划编辑成为出版企业进行图书全程营销策略的主要参与者,从而构建以编辑为中心的教材图书全程营销策略已变得非常重要.文章对以编辑为主体实施教材图书全程营销从市场形势发展的需要,编辑进行全程营销的优势,如何实施以编辑为主体的全程营销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在大学设立编辑学专业已有十多年时间了。十多年来,出版了不少编辑学教材,而1996年8月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司有和同志编著的《科技编辑学通论》(以下简称《通论》)是其中较好的一本,值得推荐。 我觉得,《通论》作为大学编辑学专业教材其新颖、独到之处及优于其他某些教材处很多,最突出的有以下四条: 一、体系特征明显 《通论》全书共分6章,依次为“绪论”、“编辑过程论”、“装帧艺术论”、“载体特征论”、“编辑管理论”、“编者素养论”,课程知识体系脉络清晰,涵盖内容全面完整。 《通论》的后记说:“六年多来,我一直在思考,在书、报、刊乃至非纸出版物的编辑工作中有着共同的规律,可以建立共同的理论体系。如同普通物理学、普通生物学一样,这个理论体系应该称之谓“普通编辑学”。本书就是这一构想的尝试。” 为此,《通论》对知识体系进行了较大的调整,把不属于“通”的各类图书、期刊、报纸的编辑知识大量压缩,只在“载体特征论”中介绍《通论》中没有讲到的独有的内容。《通论》改变了过去用图书编辑过程来讲“编辑过程论”的方式,而总是从书、报、刊等全部出版物的共同的内容来讲编辑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6.
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于 2 0 0 4年 5月出了新版 ,供参加 2 0 0 4年度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的考生使用。这一版是 2 0 0 3年版教材的修订版 ,由各个编写修订组根据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决定进行修订。关于修订的总体原则 ,施勇勤老师已有文章[1] 提及 ,这里不再赘述。本文主要谈谈新版中级教材的修订概况。修订的工作量当然没有新编那么大 ,但是也不小。据统计 ,单《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的第三章“图书编辑业务” ,就有 6 0多处修改 ,其中既有内容方面的修订 ,也有文字表述方面的进一步完善。其…  相似文献   

7.
为加强编辑、出版专业高等教育的建设和编辑人才的培养,尽快按计划出版一批统编的编辑、出版专业高等教材,经新闻出版署研究决定,对编辑出版教材领导小组,编辑、出版两个专业高等教材编审委员会成员进行调整和补充。  相似文献   

8.
编辑在教材出版中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对教材出版全过程的策划和对教材出版各工作环节的组织与协调.本文就《普通高等学校二、三年制体育教育专业教材》(以下简称《高师体专教材》)的出版,从教材建设规律和市场竞争的角度,对编辑在高校教材出版中的策划作用进行分析,以探求置身于教材出版项目负责制下的编辑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现代出版中编辑的“逸位”对出版的影响,其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编辑的“逸位”,重新明确了编辑在出版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第二,编辑的“逸位”,要求编辑须树立“出版全流程”的理念,其主体意识更强化了.第三,编辑的“逸位”对编辑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快编辑从“传统型”走向“现代型”.  相似文献   

10.
在教育出版中,教材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要想做好教育出版,必须懂教材,了解教材的思想性、时代性,科学性、人文性,适切性、灵活性等.提高教材编辑的综合素质是做好教材的前提和保障,教材编辑除了具有其他图书编辑应有的能力外,还要做一个有思想的学者型编辑,具有科学与人文精神,形成综合学科视野,能胜任教育培训工作,具备多个环节的沟通能力.在数字出版趋势下,教材编辑还要懂得利用新技术、新媒体.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2004,(1):76-76
作为“2l世纪新闻传播学术系列教材”之一,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蓝鸿文教授主编、有30多位教授、高级编辑、记者等参加修订和撰稿的《专业采访报道学》(第二版),最近已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2.
卢宁 《出版科学》2009,17(4):11-16,10
外向型教材的出版现在已经成为出版界一个热点,但一套教材编写是否成功,在市场上是否有竞争力,最终的决定因素还是质量。对于外向型教材的编辑而言,编辑过程中应该注意三个问题:政治把关、文化差异与翻译技巧。这三个问题解决得好与坏,是衡量一套外向型教材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编辑学界认为“编辑与出版并无必然联系”的人已见减少,同意编辑活动是出版业或传播业中的一种专业活动的学者日渐增多。不过,何谓出版这早已存在的分歧,却又在京、沪两地的刊物上公开争论起来。编辑概念与出版概念或许将长期困扰中国学术界,尚难说这是幸抑或不幸。笔者曾数次撰文谈编辑概念,此文则谈出版概念。 日常用语中的“出版”含义并非科学概念 日常用语中出版一词的含义,经常是指书籍的印刷制作。比如,出版社中设立的“出版部”或“出版科”,其职责就是管理文稿在编好以后所需印刷制作方面的工作。再如,一些名称是“出版学校”,实际上只有印刷专业或者再加校对专业。然而,现在所有的印刷机构还是称其为“印刷厂”,不称其为“出版厂”。再进一步看,最近十来年的各地以出版命名的科研机构如“出版研究所”等,其研究对象并不限于印刷,更注意编辑和发行,最近十多年各省市新编的《出版志》,其内容并不限于印刷,同时还包括编辑和发行等。因此读者不难发现,上面所说“出版部”、“出版科”、“出版学校”中“出版”一词的含义,与“出版研究所”、《出版志》中“出版”一词的含义,两者并不一致,甚至是差别相当大。前者仅指书籍的印刷制作,后者则包括编辑、印刷、发行三方面。  相似文献   

14.
“两种编辑”的观点,是在近些年的编辑学研究中提出来的。它认为的“两种编辑”,一种是《辞源》修订本所说的“收集材料,整理成书”的编辑。这是“第一种编辑”。另一种编辑,论者对其基本内容的表述是:“依照一定的方针开发选题,选择和加工稿件以供复制向公众传播。”这是“第二种编辑”。论者以此为前提,进一步展开论述了编辑活动和著述活动、古代编辑和现代编辑、出版专业编辑和非出版专业编辑等的区别,提出了编辑学中的“编辑”,不应当是“第一种编辑”,而应当是“第二种编辑”,等等。“两种编辑”论的提出,深化了编辑学的研究,这是很  相似文献   

15.
由新闻出版署人教司、国家教委高教司联合筹办,中国科技大学具体承办的“全国高等院校编辑学专业负责人第二次联席会议暨全国编辑、出版高等教材编审委员会座谈会”于1994年7月在合肥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十几所高等院校以及中国版协、中国出版科研所、中国编辑学会等有关单位负责人。  相似文献   

16.
"编辑应用文写作"是《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辅导教材中的重要内容,独占一章.2003年以来,每年的试卷中,都有一道编辑应用文写作的综合题;另在选择题中也安排了对编辑应用文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的考查.现在辅导教材正在修订,"编辑应用文写作"的内容只会加强,不会削弱.准备参加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的同志应该重视编辑应用文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并要重视实际写作练习,在实践中掌握各种编辑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要求,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写作,采用常用的正确表述形式,简明扼要地把有关应用文所应有的内容表述清楚.  相似文献   

17.
教材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大到教材的整体规划,小到每一本教材的编写组织,都是事无巨细,需要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在教材建设中,编辑对于落实选题计划、提升编写质量、促进出版发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材的编写特点对编辑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以下笔者结合体育教材的出版,从教材的选题策划、编写组织、加工整理、教材出版后等几个环节,探讨编辑在教材出版中应做好的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18.
编辑读校——一个不可忽视的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工作过程是由多个环节组成的,读校(或称编辑者校对)是其重要一环。近年来,图书质量尤其是编校质量严重滑坡,其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编辑对读校工作不予重视或者说忽视读校工作,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所谓编辑读校,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读改校样,参与校对,主要任务是检查校对人员的校对情况,并解决他们在校对过程中提出的质疑;二是校读清样,即对付印前的清样从形式到内容作一次全面检查。尽管对这项工作的具体提法在目前的出版界不尽一致,也丝毫不影响“读校”工作的具体内容和在编辑工作中的客观必要性。为此,国家出版  相似文献   

19.
所谓审编合一,是未经三级审稿决定书稿是否采用就进行编辑加工,把加工整理环节中对书稿的审读作为审稿环节中决定书稿是否采用的审读;把加工整理过程中处理书稿的记录作为审稿后对书稿全面评价的意见,并以此作为书稿是否采用的依据。当前,在一些出版社,三级审稿制没有很好地执行,不少编辑人员为追求速度、追逐利润而搞“审编合一”,这是导致图书质量严重滑坡的重要原因。一、审稿和编辑加工整理是编辑工作不能混淆的两个重要环节按编辑学理论,审稿和编辑加工是两个独立的工作环节,两者是不可混淆的。从任务看,审稿的任务是从出版专业的角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数字出版环境中编辑活动发生的四个变化:一是编辑媒体建模交互化,二是编辑手段技术化,三是编辑流程立体化,四是编、读、作关系协同化。在此基础上认为,编辑主体要适应数字出版工作,就必须首先重构自身的编辑思维,确立开放思维、立体思维、整合思维和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