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俊德 《甘肃教育》2011,(20):77-77
兴趣是以情感为动力的心理因素,由兴趣所产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直接影响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既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又是学生学好数学、提高数学素质和形成数学创新意识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利用课本中的例题、习题来指导学生的数学学习,提高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创造能力,是每一个数学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的问题.作者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启发引导、类比归纳等几方面的教学,较好地引起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数学既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在数学教学中,合适的问题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因此,文章从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有效提问的必要性入手,结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究了以有效提问为导向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4.
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一、增强兴趣,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积极性。在数学教学中认知兴趣浓厚和求知欲强烈的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因此,要努力创设教学情景,不断设置“问题”或“悬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二、要让更多的学生发表...  相似文献   

5.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能在教学中产生兴趣,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应抓住如下三个方面:教师要转变观念,把握教育改革步伐.掌握学生实际;数学教学中,要从数学本身的特点和作用出发,使学生认识数学是人们参与社会生活,从事生产劳动和学习,研究现代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工具;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尽量从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方面考虑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6.
姜锡春 《今日教育》2007,(4S):46-46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恰当的教学情境容易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促使其思维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在情境中产生数学问题.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根据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有利于意义的建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是十分必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理想的教学情境创设出来了,教学活动就成功了一半。  相似文献   

7.
“兴趣”是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人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从下面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郑翠雪 《学周刊C版》2011,(2):122-122
在新课程的数学教学中.我欣喜地看到生动活泼的数学课堂.学生动起来了,敢想、敢问、敢说、敢做、敢争论,充满着求知欲和表现欲。学生在主体积极参与、操作、交流、动脑、动口的探究性学习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解决问题。我寓解疑于教育教学中.使课堂上焕发着师生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9.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探究式教学情境,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活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使学生逐渐喜欢上数学,远离害怕数学,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0.
在新课改下,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等都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寓数学应用意识于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能将数学知识应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针对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作者提出了在教学过程中如倚有效学习数学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情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人手.让学生置身于日常生活中来学习知识,让数学教材变得具体、生动.直观,这样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体会到知识来源于生活,进而乐此不疲地学习。  相似文献   

12.
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广大教师认识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应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得到独有的体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的,注重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保持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意识,增加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已成为重要目标,为提高研究性学习的实效性,在教学中实施了“探索活动性”教学。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中多联系生活实际,设置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通过实践、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学生才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达到提高数学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材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思维碰撞的场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教学中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并以丰富多采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着力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一、新课导入生活化,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5.
在数学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李正平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对数学学习活动具有引发、维持与导向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抓住数学内容本身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如,学习了“丈量土地”之后,组织学生对操场、教室等进...  相似文献   

16.
教学应从激发求知欲开始,而求知欲的激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兴趣.通过创设各种有益的“开头”引入新课,是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有效手段,是提高数学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激趣教学是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新课标指出:“通过数学学习,应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因此,教师要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自觉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才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下面谈谈近年来笔者通过探究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韦健兰 《中学理科》2006,(11):16-17
课程目标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与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可见,在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数学课程标准已把培养学生的情感与态度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情感是人的素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教育是初中学科育人功能的体现,是教学规律和客观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让学生从小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对培养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提高民族素质是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是情感与态度目标中的一个具体目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笔者就如何实现这个目标,谈谈自己的经验与体会.  相似文献   

19.
微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良好载体,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要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能力,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并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开展多样的、趣味的小学数学微课教学,并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就能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效率,提升学生学习的信心与兴趣,提高教学的效率.基于此,本文从激活、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策略入手,阐述了在小学数学微课教学中发展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0.
王启明 《考试周刊》2014,(93):62-6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对强化课堂教学效果至关重要。本文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