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从主体功能区的视角对广东省公共卫生支出及公共卫生资源配置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虽然近年来各类主体功能区在公共卫生支出上的差异有所缩小,但是公共卫生服务资源非均等化程度却有恶化的趋势,重点开发区和生态发展区在公共卫生资源分配中明显处于弱势地位。为了促进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必须逐步缩小重点开发区、生态发展区与优化开发区在公共卫生服务上的差距,提高公共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公共教育支出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相关研究为基础,结合广东省2003-2020年公共教育支出在财政支出结构的占比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建立公共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和高等教育支出占公共教育支出比重与城乡收入比之间的多元线性模型,旨在发现公共教育投入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结合分析结果,从农村教育投入、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劳动力就业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教育支出规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支出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影响一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采用教育支出强度、支出结构、生均支出水平三方面衡量我国教育发展水平,用教育支出总额、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等规模指标对我国教育支出进行规模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的教育支出的相对规模和绝对规模都不断增长,但教育投入总量不足,使用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矛盾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4.
家庭教育支出是公共教育支出的重要补充,通过影响子女的未来发展,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本文基于东、中、西部地区10个贫困县的调查数据,运用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的分解与边际效应估计以及Oaxaca-Blinder分解等方法,对贫困与非贫困家庭的经济收入和各类教育支出的不平等程度及其边际效应进行了研究。洛伦兹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贫困与非贫困家庭的经济收入、教育总支出、校内教育支出、校外教育支出和扩展性教育支出的不平等程度呈现不同特征。东、中、西部地区之间贫困与非贫困家庭在各项教育支出上的不平等程度呈现不同特点。贫困地区居民家庭教育总支出、校内教育支出、校外教育支出和扩展性教育支出的基尼系数及其边际效应呈现不同特征,进一步印证了各类教育支出存在不平等和差异,同时厘清了影响家庭教育支出均衡效应的主要因素。Oaxaca-Blinder分解法显示,相对于非贫困家庭,贫困家庭的校内教育支出较低,且两类家庭在该项教育支出的差异主要由贫困户身份所贡献。本研究表明国家教育扶贫政策是有效的和必要的,并提出完善各级政府对农村教育的补贴政策、进一步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等五条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主体功能区有着重要的生态功能。要实现其生态功能,就应当确定系统、参数和域值三个标准,在此基础上对主体功能区作出级别划分和地域划分,同时又要通过主体功能区的结构化塑造和政府评估体系的改进,实现主体功能区发展与生态保护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6.
晓风 《教育》2006,(7):19-19
报载:2006年广东省教育预算支出比去年增加25亿元,猛增四成。在各地教育支出普遍比增十多个百分点的格局下,广东此举的确令人眼前一亮。  相似文献   

7.
我国教育法定支出的执行情况不容乐观。进一步讲,即使各地均完成教育法定支出,区域间生均教育经费也并不能实现均衡,教育法定支出增长并不能实现教育财政效率的同比改善,教育法定支出面临现实的困境。同时,教育法定支出制度与现行财政体制、预算制度之间的矛盾,又使其陷入制度的困境。教育法定支出改革有两种思路,近期改革是细化教育法定支出的具体操作,提高制度的可执行性;中长期的改革是预算改革,即逐步取消教育法定支出,以完善的预算代替教育法定支出。  相似文献   

8.
晓风 《教育》2006,(13)
报载:2006年广东省教育预算支出比去年增加25亿元,猛增四成。在各地教育支出普遍比增十多个百分点的格局下,广东此举的确令人眼前一亮。财政性教育支出的多少,可以较准确地反映教育在一国一地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当前教育支出相对于GDP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4.9%,发达国家为5.1%,欠发达国家为4.1%。  相似文献   

9.
基于主体功能区视角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务院2010年底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我国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当前的财政转移支付目标与主体功能区的功能定位显得不匹配,建立适合我国区域政策目标实现的转移支付制度,对主体功能区建设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了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0.
杜凯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42(10):152-154
自我思想道德教育是个体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自己完善自己主观世界的精神建筑活动。自我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在矛盾以及矛盾运动是其发展的动力和根本源泉,它推动着自我思想道德教育主体自己形成自己、自己发展自己和自己完善自己。从整个自我思想道德教育的发展来看,包含三对内在矛盾:自我思想道德教育主体与客体的矛盾;自我思想道德教育主体与统治思想的矛盾;自我思想道德教育客体与统治思想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70年代至今,法国移民子女教育政策经历了短暂的跨文化教育、教育优先发展区以及新世纪反歧视教育三个政策发展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法国国民教育部颁布实施入门班、特殊班级、教育优先发展区等诸多政策,旨在改善移民子女的教育状况,培养移民子女的国家认同感,最终使其成为合格的法国公民。法国移民子女教育政策凸显出共和同化的教育理念,而多元文化教育的缺失仍是其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2.
优先发展教育是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大政方针,促进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永恒的基本主题。应从民族振兴、国家发展与社会和谐的高度认识在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坚持优先、公平、优质的重大时代意义,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相似文献   

13.
教育事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促进南昌教育事业优先发展,要巩固和发展基础教育,不断增强教育竞争实力;要优化教育结构、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工作重点抓住不放;要协调发展各类教育,不断完善国民教育体系;要大力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要坚持育人为本,进一步明确教育的主要任务;要坚持改革创新,进一步增强教育发展的活力。  相似文献   

14.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作为重中之重的教育也是一项以人为本的工程,特别是作为教育链上的最重要的一环——英语教学也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建立起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基于当前中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本文从顺应理论出发,揭示了顺应理论对"以人为本"中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是国家基础教育。也是特殊教育。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为办学的针对性和培养人才的针对性。和其他普通院校相比.师范院校的主要任务不在“大众化”式地提高国民素质,而是培养专业人才——中小学教师。在我国师范院校毕业生供大于求以及毕业生职业能力不能胜任其中小学教师工作的情况下,师范院校的规划发展和改革成为师范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教育优先发展的前提是教师优先发展,教师优先发展的基础是培养教师的师范院校优先发展。因此.师范院校优先发展符合党和国家教育发展战略。依据师范教育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特殊战略地位.把师范院校建设成为优先发展的“特殊院校”.能够端正其办学方向、突出其特色、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Comprehensive national educational change is a complex and often difficult process. In countries such as Viet Nam where the govemment exercises tight control over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ies, wide scale changes to an education system are often not possible. Viet Nam's increasing engagement with private sector development has, however, enabled greater flexibility for improving and strengthening its education system. In response to Viet Nam 's transition to a market economy, educational planners have had to consider strategies for making the education system more responsive to current and future labour demands. Accordingly, beginning in the early 1990s, the Govemment of Viet Nam put in place policies to enable the education system to 'modemise'. Guided by the principle that an investment in education is an investment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government has pursued and continues to pursue an agenda of educational refonn by means of curriculum reforns. Early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despite an initial rapid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change-driven policies and Strategie directions, the pace of reform is slowing down. The thesis of this paper is that a programme of substanrial education change and innovation in VietNam is actually a programme of cautious reform based on select targeting of particular school populations, in this case, populations in the arger cities, economic priority zones and urban areas.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其第一要义是发展,依赖于人的发展,依赖于教育功能对于社会人的塑造。因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优先发展教育,也需要教育优先发展。教育优先发展需要教育事业内部不断改革创新,需要大力倡导全民素质教育,要求广大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相似文献   

18.
在教育系统中基础教育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取向的科学定位对于提高国民素质、指导基础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发展是基础教育存在的基础与意义,基础教育迫切需要将学生的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实现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本位转变。"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价值在教育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对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湛江要建设城乡协调,生态文明的科学发展试点市,必须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刻认识和把握湛江教育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实现湛江基础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努力构筑产学研合作的市场服务平台,把实施科教兴市、开发人才资源作为发展先进生产力的第一要务,为建设科学发展试点市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20.
均衡发展: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中国建立后,共和国就把提高民族素质、普及义务教育当做崇高而神圣的责任。从把义务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到把农村义务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再到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是教育思想的升华、教育工作重点的转变。均衡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历史和现实的双重选择。在整个国家教育体系和教育战略布局中,必须始终把义务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积极推进县(市、区)域内率先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依法保证每个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基本权利和享有均等的受教育机会,着力统筹地区、城乡、学校、群体教育均衡发展,构建教育均衡发展制度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