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小时候,"孔融让梨"的故事不知听过多少遍;成长的过程中,"孔融让梨"的故事也不知演绎了多少回;成人后,对孩子又进行了无数次的"孔融让梨"式的教育。从来也没有怀疑过"孔融让梨"有什么不好,有什么不对。直到有一天……上次常州市"横林中学"杯中小学生作文大赛,学校给我班一个名额,代表整个五年级参加  相似文献   

2.
我的天赋     
我的天赋是什么?请看下面这个故事。星期五下午我放学回到家,奶奶正泼辣地对自家的鸭子大吼大叫。我便走到奶奶跟前问:“奶奶,咱家鸭做啥啦?”奶奶愁眉苦脸地说:“这鸭子已有好几个晚上没回来了,不知下了多少蛋在外面呀。你说气不气人!”  相似文献   

3.
我叫张媛,是一个双耳畸形的残疾儿。在生活的激流中,我已经搏击了整整11个年头。我一出生便有残疾,妈妈说是因怀我时擦了红花药引起的。为了我这畸形的双耳,妈妈不知叹过多少气,流过多少泪。从懂事起,我也为此感到十分自卑。好在有关心我的老师和家长。从我上学起,老师知道我的听力只有常人的十分之一,就特意把我安排在教室前面的座位上,妈妈也经常鼓励我看书。我从小就听妈妈的话,只要妈妈说的,我都照着去做。我从书上找到了快乐和正确的人生观。我爱看《发明家爱迪生的故事》、《贝多芬传》、《张海迪的故事》等书,因为它们能…  相似文献   

4.
水宝宝哭了     
洪丽 《幼儿教育》2004,(9):37-37
这两天,我发现小朋友在洗手的时候,总是不能及时地关上水龙头。有的是擦肥皂的时候让水龙头开着;有的是因为后面有人等,自己洗完就不关了,虽说“节约用水”四个字已不知讲了多少次,但并没有引起孩子们应有的重视。于是我编了一个故事《水宝宝哭了》,讲给孩子六听。  相似文献   

5.
异国的花束     
算起来,我当老师有20年了。不少人知道我是翻译匠,却不知我更是个教书匠。从广州教到青岛,粉笔灰不知吸了多少,润喉片不知吞了多少,热汗水不知淌了多少。但若问我作为老师记忆最深或最受感动的事情发生在哪里,我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日本!  相似文献   

6.
雨一直下,灰茫茫的天空显得那么凄凉。我双手捧着一件还未织完的毛衣,不知流下了多少泪水。这件未织完的毛衣里隐藏着一段催人泪下的真实故事。  相似文献   

7.
在我的生命列车上,最难忘的乘客是我的学生。想到他们,心里总会浮上一种很温柔的情愫。 想到他们,心里总会浮上一种很温柔的情愫。 最初踏上我的列车,你们还一脸青涩,稚气未脱。我们彼此对视,陌生、忐忑、期盼。不知旅行中我们会有多少故事上演,希望我们相处和谐,旅途愉快。  相似文献   

8.
静静的落樱     
从不知是什么时候,楼底下的樱花又开了。也从来就是那样,她,又开一株,平平淡淡的,一不小心,就被遗忘了。我,并不像女孩们那样对花类的东西执着一念,却也多少能讲出一两个不算故事的故事,关于这颗樱花树。  相似文献   

9.
由女孩想重读高三的故事看“性格复制”电话约定后,一位很有修养很有气质的女士来到了心理咨询室。落座后,我知道她是为了正在读高三的女儿前来求询的。我不知接待了多少毕业班的学生和家长,孩子到了毕业班就是这样让人牵肠挂肚。她的孩子遇到了怎样的问题呢?她说女儿叫志  相似文献   

10.
黄昉苨 《教师博览》2013,(12):40-41
<正>认识台湾大学的教授周志文多年,我们见面的场景总是差不多,他聊,我听。他的肚子里不知藏了多少学问,多少人的故事,哪怕是浮光掠影的片段,也总意味深长。他能惟妙惟肖地模仿各地的口音,嬉笑怒骂,自由挥洒,他老人家与他口中的许多人,总让我想起古书里描绘的种种名士。  相似文献   

11.
也是母子情     
引子: 从少不更事的孩提时代到现在,我不知听过看过多少关于母子之爱的事迹。在我拿起笔,进行文学创作之后,也用自己的笔写下过许多关于母子情深的故事。可是,在听了叮叮和他的妈妈的事情之后,我仍然感到一种心灵的颤抖。  相似文献   

12.
在我书房的书架上,有一块特别引人注目的空间,在那一块空间里,我摆满了可爱的学生们自制的各式卡片和花朵。在这爱心闪耀的空间里还有一道外人看了总觉极不和谐的风景——一瓶药。每有朋友建议我把那一瓶不伦不类的药从书架上撤掉,丢到一边时,我就会不厌其烦地讲述一遍那我已不知重复了多少遍的故事,可每讲一遍,我的心灵依然会得到一次新的震撼和净化。  相似文献   

13.
最最亲爱的“六班”。不知怎的,每次想到这个代名词我就会哭的。真的。四年了,不知她承载着我们多少悲欢离合。在即将离别的最后一个圣诞里,给班主任而送去一只粉红色的可爱的猪。它很大很大,足以盛满四年来全班每个人的故事。很巧很巧,那天班主任穿的是从来没穿过的粉红色的外套。她看着讲台前的礼物,忽然愣住了。与此同时。我们还赠了一首同学自己作词的歌献给老师。还记得吗?  相似文献   

14.
生活告诉我     
3月20日 生活对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但真正让我们说出对生活的感悟,往往又觉得不知从何说起。其实,生活中有许多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东西。 不知为什么,到了初二,我莫名地讨厌上学,讨厌读书。初二开学后,我不知和爸爸吵过多少回,每一次争吵中,都少不了“我讨厌上学”这句话。  相似文献   

15.
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一位英国妇女,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可她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教育为好,便去请教伟大的学者达尔文。“达尔文先生,您是世界著名的大科学家,请问,我的孩子什么时候开始教育最好呢?”达尔文问:“你的孩子已经多大了?”“她还小着呢,现在才两岁半。”达尔文叹了口气道:“唉,夫人,你对孩子的教育已经晚了两年半了。”每一个父母无一例外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古今中外,“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梦想,不知酿成了多少千古佳话,也不知又有多少悲剧因此而发生。现代科学研究的结果表明,几乎每一个孩子在刚…  相似文献   

16.
语文随思录     
往事回放 那是一段令人怀念的童年时光。歌声荡漾在课堂里,飞翔在校园内。那是童声的齐唱。上课前,一声领起,全班响应,每个教室都传出歌声,此起彼伏。那歌声,不知带给我多少美好的感受,引起我多少美好的联想。特别是那首《让我们荡起双桨》: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三年级时有故事课。一次,老师让我讲童话,我便即兴一口气讲了一节课的俄罗斯童话。又一次,因我贪玩,忘记了作业,结果被一个面孔严厉的女教师关在她家里罚抄课文 20遍,课文题目是《我们搬进了工人新村》。同案犯共 4名男生,课文一抄完,大家便盘起腿…  相似文献   

17.
最美的粉笔     
王广永 《教育文汇》2011,(11):23-23
我在二十年的讲台生活中,不知用了多少粉笔,但唯有一盒特殊的粉笔,是我从教以来使用过的最美的粉笔。  相似文献   

18.
钱钢 《当代电大》2006,(2):52-52
不知有多少书,在那个年代化为灰烬。陈寅恪、丰子恺,他们的故事中都有那惨痛的一幕。可是战火中,书局还在印书,书店还在卖书,旧报广告上的那些书名——熟悉的和陌生的——从图书馆的胶片机屏幕上滑过时,我仿佛看见当年读书人饥渴的眼神和长夜里如豆的灯光。  相似文献   

19.
自古便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说法.在我看来,读书,是为求学,求学,是为成才. 泱泱中华,虽不尽然皆是求学刻苦方成才之人,但成才的,必然是刻苦求学. 一条求学路,困住多少求学人?不知多少人知难而退,又不知多少人知难而进,"知识改变命运",为了这一句话,多少人在勤学苦读,践行者、追求着. 小时候我看过很多书.记得,有过明初文学家宋濂宋学士抄书苦学;北宋范仲淹划粥而食;战国时期的苏秦锥刺骨,汉朝大儒孙敬头悬梁;晋代祖逖闻鸡起舞……勤学苦读事例数不胜数,一个个故事感动着我,我深信——知识能改变命运!  相似文献   

20.
独自面对     
曾经被席幕容的一首小诗所震撼:"请不要相信我的眼泪,也不要相信我的微笑,我只是一个戏子,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泪."在这个繁忙的世界上似乎过往的人都抹上一层厚厚的脂粉,戴着一个个重重的面具,他对你微笑,你却不知该如何回应,这世界上还有多少真实,又有多少人坚守真实,我怀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