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实验教学是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传统验证型、低水平重复性实验模式已不能满足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文章提出了构建"多元化探究型实验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并就其实现路径提出了几点意见和构想。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出现,传统实验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实验创新技能培养需要和当代大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本文构建了基于微信平台的水分析化学实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结合具体案例介绍了翻转课堂的实施方法和教学效果,为提高实验课程教学效果和实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3.
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满足金融体制改革对应用型金融人才的需要,我们对金融实验教学的改革进行了探索,建立了面向市场的实验平台,开设了开放式互动型实验。实践表明,加强实验环节可以拉近课堂与市场的距离,有利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培养应用型的金融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4.
利用网络、虚拟仪器等技术,结合各类院校、科研单位和企业的实验教学资源,构建远程开放实验教学平台,以实现跨时空的仪器设备远程共享,对解决棘手的教学资源紧张问题以及满足开放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实验教学环节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目前远程开放实验的相关技术,探讨了远程开放实验教学平台的构建技术,着重考虑远程开放教学管理平台和远程开放实验教学平台的整合,提出了远程开放实验教学平台的基本构架和远程教育总平台的总体逻辑结构。  相似文献   

5.
实验管理中心建设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以实验管理中心为主体的创新实验管理体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的关键环节。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验管理体制应从实验管理模式和实验信息化管理平台两个面为切入点进行改革与创新。实验管理中心管理模式应以项目教学为中心,将实验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有机结合,实现高校实验教学统一管理。实验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搭建实验管理云计算平台,解决实验管理中人工管理困难的问题,使得实验管理一体化、规范化和高效率成为可能。实验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实验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将为加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验室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针对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多属于演示性或验证性实验,实验设备不能满足教学需要的情况,利用FPGA设计了具有良好扩展性、交互式电力电子技术的实验教学综合平台。该综合平台便携简单,开放性强,实验内容丰富,可实现PC机与实验平台的信息交换与图形化显示,从而增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可更好地用于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7.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研发了一种基于无线片上系统MG245X的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教学实验平台。设计并实现了该教学平台的总体架构、硬件电路、软件模板框架。通过该实验平台可以完成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基础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拓展创新性实验等实验内容,对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教学、功能演示、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多属于演示性或验证性实验,限制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针对目前实验技术设备不能满足教学需要的情况,设计了具有良好扩展性、较为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综合实验平台。平台包括传统实验内容,通过标准数据接口,实现PC机与实验平台的信息交换、拓展板与实验平台的信息交换,达到实验教学的综合要求。  相似文献   

9.
传感器设计性实验平台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感器设计性实验平台是在CSY-910型传感器实验仪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和完善。采用器件独立分离式设计思想,与CSY-910型传感器实验仪配合使用,利用插孔和连接线完成实验方案中的电路连接。可以完成放大器、比较器、滤波器等单元电路设计以及A/D转换和单片机编程等综合性实验任务,能够满足传感器实验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10.
基于AJAX的实验教学平台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实验教学在高校教学中越来越得到重视,特别是在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网络的实验教学平台从实验任务的布置、实验过程的控制、实验作业的提交均网络化。介绍了该实验教学平台的总体框架、功能设计、数据库设计等。该平台是传统的实验管理模式的一次提升,是教学方法的改革,必能大大地提高实验管理水平和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实验教学是培养应用型和创新性人才的主要途径,开放实验室平台是实验教学改革的深化。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更好地培养应用型、创新性人才。为此,华东理工大学工科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依托多层次综合化学实验平台,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作为开放实验教学改革的切入点,深化开放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以开放促创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并在开放实验室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2.
在计算机及自动化学科教学中,上机实验是必不可少的一环,随着众多课程实验被逐步纳入教学体系中,传统的实验教学平台由于其在投入成本、环境配置上的劣势,已不能有效满足不同实验课程对实验环境的需求。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基于VirtualBox通过虚拟化的方式构建VD(IVirtual Desktop Infrastructure)计算机实验教学平台,详细介绍了虚拟化实验教学平台的构建方式,并对VDI平台的成本及效率进行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13.
跨专业综合实验教学是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上海金融学院于2012年启动金融特色跨专业综合实验教学改革,先后建立了金融业全景仿真实验室、金融特色经营管理沙盘课程、现代金融服务综合仿真实习平台、实验超市开放性实验教学平台以及跨专业综合实验教学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4.
基于硅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加速度传感器体积小(微米量级)、工作原理较抽象、课堂教学接受较困难等问题,构建了硅MEMS加速度传感器教学实验平台。该实验平台主要由加速度信号发生装置、高性能石英振梁加速度传感器、MEMS加速度传感器芯片、A/D转换电路、单片机数据采集及处理电路、液晶显示装置等组成。加速度信号发生装置提供不同的加速度信号。高性能石英振梁加速度传感器用于对MEMS加速度传感器的测试结果进行比对。测试结果表明,该实验平台性能良好,能够满足实验要求。该实验平台不但强化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体现了实验教学与课堂教学的结合,也为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等课程提供了重要支持。  相似文献   

15.
基于"口袋实验室"理念,开发了低成本、易制作的包含多个功能模块的电路板,并与NI myDAQ及面包板一起组成电子技术口袋实验室。设计了"称重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实验项目,并在所设计的实验平台上完成调测。使用结果表明,该实验平台具有操作简单、性能可靠、便携、功能丰富等优点,能满足电子技术移动实验教学需要。"称重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实验项目可用于模拟电子技术综合性实验或课程设计。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传感器实验教学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构建了"虚实结合"的传感器实验教学模式。该模式主要把模块化的实验平台和虚拟仪器技术融入到实验教学中,使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7.
微机原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提升实验教学的效果,体现专业特色,结合特色专业与生物医学工程集成创新实验平台的建设,我们重点对微机原理课程的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将基础实验融入理论课学习过程中,加强综合性专业特色实验。在实验设计中注意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前后衔接,并配以相关的开放实验,形成课内课外的综合实验体系。实践证明,实验教学改革大大改善了教学效果,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实验能力,满足行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实验教学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环节。构建完善的实验教学平台,建立科学的实验教学体系,设置合理的实验教学内容,加强实验团队建设,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完善考评制度,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为新时期水工业建设培养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多校区发展迫切需要解决跨校区教学管理、教育资源优化与共享等关键问题。目前普遍采用的实验仿真、演示播放不能取代高等教育客观实验的教学作用,更不能成为跨校区实验教学的技术手段,因此实现实验教学设备(硬件)跨校区使用是多校区建设中具有挑战性的重要一环。基于虚拟仪器的数据流技术和互联网通信协议,构建了“中山大学跨校区实验教学平台”,有效地减少了硬件设备重复建设,同时配合实施实验教学改革,不仅满足了实验教学要求,而且保证了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虚拟仿真实验技术应用于土木工程教学领域,可以解决传统土木工程实践教学与现代应用型人才培养之间的一些突出矛盾。结合地方高校对接产业发展和行业需求、面向工程实践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现实需要,论述了应用型地方高校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理念和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思路,分析了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平台的功能和组构模式。实践表明,为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工程实践能力、信息化应用能力、综合素质和自主实验的学习兴趣,提高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效,地方高校应校企合作开发"层次化、模块化、体系化"的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建立"高度仿真、虚实结合、开放共享"的应用型虚拟仿真实验系统,积极开展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