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实践证明,"订单"培养是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及学生就业率的有效途径。从基于"订单"培养模式的高职课程改革基本特征分析入手,提出了应处理好高职课程改革中四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姜潘惠  姜锐 《文教资料》2011,(11):200-201
以产学研结合为切入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向高职院校提出了整合社会资源、校企融合、课程改革等方面的系统要求。钟山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多赢式"办学模式,订单培养为主要载体的老年服务人才培养模式,以及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课程开发模式的系统设计,探索了高职院校老年服务人才培养模式运作的途径,有效保障了政产学研结合的开展,并通过实践彰显了政产学研结合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课程开发的反思,指出了课程开发模式存在的问题,剖析了课程开发主体行为失当的原因,并提出发挥职教科研的先导作用、加强对高职院校教师的教育学培训、建立健全各级课程开发评价机构等建议,以期为我国高职院校课程开发提供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当代职教课程模式改革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当代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实践中出现多种课程模式并存的现象,这使高职院校在课程改革选择课程模式时产生了困惑.文章对目前基于"工作导向"的主流课程模式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把握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改革与发展的脉络,同时也为高职院校选择课程模式提供有价值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2+1”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课程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程改革是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高职"2+1"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改革,要坚持动态性、本位性、开放性、选择性、匹配性等原则,对高职院校课程建设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改革;要更新课程改革指导思想,加强培养目标定位;增加独立性实践环节课程设置和专业综合实训课程设置,实行"双证制"课程设置。  相似文献   

6.
基于课改背景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提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课程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课程开发是高职院校深化内涵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高职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力军,其课程开发能力的强弱关系到课程开发质量。构建教师课程开发能力指标,有助于高职院校与教师双方围绕指标制定能力提升计划,为圆满完成课程开发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理论课程适用"以能力为导向"的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模式。以该模式开发理论课程,对学生发展、幼儿园及其教师发展、高职院校及其专任理论课教师发展都很有意义。该课程开发模式包括课程分析、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及课程推广等几个阶段。要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的理论课程开发工作,应处理好校企合作双方利益的平衡点,建立持续推进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长效机制,完善课程开发成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核心技能课程综合化路径实践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建设的重点难点.根据教育理论与系统方法,可以《房地产开发与经营》课程的综合化为例.探索课程综合化的内涵、特征、意义、原则与路径,总结课程综合化的一般规律.为高职院校核心技能课程的综合化改革提供合理的依据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为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企业参与高职院校课程开发这一合作形式应运而生。文章从课程本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企业发展三个方面论述企业参与高职院校课程开发的必要性,构建并描述企业参与高职院校课程开发的应然状态,并提出促进课程开发从实然状态向应然状态转化的策略,从理论层面为企业参与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项目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当前,高职院校基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经进入课程改革这一关键层面与阶段。文章综合分析了以财经类高职院为例的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难点,选择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多元课程改革为路径,探索课程开发流程的优化,以推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课程这一微观层面的深入。  相似文献   

11.
“三教”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提升职教教师的能力素质必须与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和课程资源建设结合进行。文章基于职业院校工学一体化课程改革的视角,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对14位“双师型”教师进行深度访谈,在对教师本土概念分析的基础上,概括归纳了工学一体化课程下职教教师具有的九项教学能力内容,并将其划分为课程实施和课程开发两个层面的基础教学能力、核心教学能力和拓展教学能力三种类型,在对不同类型教学能力内容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跨界的集成性、生成的情境性和整体的互补性三个典型特征,为针对性做好“三教”改革背景下职教教师队伍培养管理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李俊峰  李勋华 《成人教育》2013,33(1):117-119
当前职业教育领域进行的改革引发了教育系统内外关于职业教育发展路径的争论,课程体系是贯彻教育意志的平台与阵地,对于课程体系改革的深入探究可对职业教育改革进行微观上的宏观把握。文章基于课程改革视角,从科学主义、儒家文化及高校制度对当前冲突进行阐述,提出建立比较优势下的校企合作、职教学科体系及教师发展路径等优化机制,推动职业教育改革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职业教育从规模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始终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逻辑主线。要真正实现产教融合,关键是最终落实到课程上。针对专业课程改革运行机制不健全、知识体系与岗位要求不融合、企业人员与高职专业教师不融合以及评价结果与专业课程改革优化不融合四方面的问题,从课程建设的运行机制、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四个维度提出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新技术在高职教学中的广泛应用,高等职业学校教学组织形式正在发生一些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应具有课程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对企业工作过程的分析及高度概括能力、学习性工作项目的开发与设计能力、课程教学的组织与控制能力、引导并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等。教师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是课程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1+N"高职英语课程改革旨在以"素质本位"来充实和完善"能力本位"的课程观,摒弃单纯的"学科本位",真正按照学生的岗位需求来设置英语课程,使英语教学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真正对接。采用项目化、模块化的任务型教学方法,引入RICH课程改革理念,结合美国职业培训的KAS模式,不断调整教学项目设计和思路,从而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近几年教师素质专业化和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各师范院校纷纷对专业教育课程和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如何提高高职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是关系高职院校师范专业能否顺利发展的焦点问题,而"顶岗实习"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其运作已显示出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高职课程改革要求人们在放弃原有课程观、重新建构课程观的基础上,对课程系统进行全方位的改造。高职课程有自己的改革方式,"一刀切"式的改革不适合高职课程。高职课程改革的外在动力是社会经济需求,内在动力是脱离普通高等教育,自成体系,满足不同需要。高职课程改革的本质是价值观念的改变,是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博弈过程。在高职课程改革中应当关注教师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杨会  严海霞 《职教通讯》2019,(15):41-45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是以大思政的理念系统建构通识课、思政课、专业课等课程内容的逻辑体系,实现课程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必须确立建立全人育人的教学改革机制、建构以生为本的系统化课程体系、培育契合岗位的立体化职业素养等理念。具体行动路径为:政学统一、理实一体,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显隐结合、逐层推进,塑造学生的政治信仰;课堂参与、课外体悟,改变学生的职业认知;专兼结合、内外联动,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19.
"行动导向教学法、项目课程、学习领域课程"三者都都强调工学结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强调课程组织和实施改革的"行动导向教学法"正在逐步被大多数高职教师接受,但高职教师要能够熟练地将其应用于课堂之中,一方面要设法加强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积累。课程内容的改革方面,现阶段,"项目课程"更适合于各类高职课程的改革,也易于被高职教师所接受;学习领域课程作为比较理想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应该是专业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更适合于经济发达地区、校企合作背景坚实的学校。  相似文献   

2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十二五"期间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为了高职提高教学质量,使高职教育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服务,笔者从十个方面对"十一五"期间高职三个生物类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改革实施情况和实施效果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总结高职生物类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改革现状,并从改革发展趋势、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质量评价体系五个方面为"十二五"期间高职生物类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改革的发展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