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万计划"是地方应用型高校提高本科教育水平以及专业建设的重要机遇。该文探索了在"双万计划"下,黄山学院环境科学专业现有专业现状,并分析了存在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抓住"双万计划"契机、大力建设环境科学专业的措施,以推进环境科学专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根据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特点及对人才培养作用,结合绵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构建课程实践、专业实践、社会实践、综合实践"四位一体"的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最后提出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方案和需要探索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环境化学》课程是我校环境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是环境科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具有理论与实践相关结合的特点。本文总结了我校环境科学专业《环境化学》课程在"小班授课"方面进行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构建"理论教学—专题讨论—实验教学"模块结构的特色教学框架,突出了研讨式、专题化特点在《环境化学》小班教学中应用,大大提高了学生对环境化学课程的参与度与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4.
文章针对环境科学专业开设GIS课程教学的特色需求,提出GIS教学过程中贯穿专业实例课程化的改革方式,即设置与环境应用相关的课程项目"农业点源大气污染可视化分析",并贯穿课程内容安排、教学实践方法、能力培养等GIS课程教学过程,以提升环境科学专业学生的实用GIS技能,对推进环境科学专业GIS课程的教学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高校环境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现状不容乐观,研究分析造成当前形势的原因诸多,需尽可能的找到提高就业率的方法,夯实"四有服务",利用"五项做好"提升就业率,做好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当前石油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有机化学是环境科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分析了环境科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现状与存在问题,分别从教学内容、专业特色、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旨在提高环境科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7.
"环境地质学"是环境科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近年来该课程的课堂教学内容不断充实更新,并逐渐科学化、合理化。但是,仍然普遍存在重点内容不突出、专业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本文以湖南农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的"环境地质学"课程教学为例,总结了该课程的特点,分析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总结前人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改进课程教学的方法和建议,为教学管理部门和授课教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出现,环境科学专业研究人才需求日益突出,课程体系设置及培养特色成为我国环境科学专业高组专门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本文从我国环境科学专业研究生教学课程体系特色及发展趋势出发,选择国内外高校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其环境科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培养特色。研究显示,新时期我国环境科学专业研究生教学课程应从培养创新能力、拓宽知识平台以及搭建知识与技能的桥梁等方面进行体系改革,提高环境科学专业研究生的国内、国际竞争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3年4月发布的对内蒙古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所作的学科分析报告为依据,从"师资队伍与资源"、"科学研究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总结了学科发展中的弱势和缺点,进而提出了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提升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整体水平的建议,以期对提高高校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办学质量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分析中国和欧盟国家(以西班牙为例)环境科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差异的基础上,结合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创新实验去实践教学内容,分析有利于中国大陆环境科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为复合型、创新性环境科学专业领军人才培养进行全面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1.
游珍  方淑荣 《高教论坛》2010,(5):55-57,60
随着全球环境的日益恶化,环境科学专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传统的环境科学专业一般开设在工科类的院校,但随着环境概念的拓展,以地理大环境为背景的环境科学专业悄然兴起并将在未来的环境保护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对不同学科背景的环境科学专业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深入地探讨了环境科学专业与地理科学的融合与特色。结果表明:地理学背景下的环境科学专业以区域性、整体性的思维模式为特征,以现代的信息技术为手段,以环境的系统分析、评价、预测与规划为目的,赋予了环境科学专业更加广阔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中美环境科学专业本科实践教学差异,结合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创新实验区实践教学内容,探讨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对研究型大学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为新形势下培养复合型、创新型环境科学专业领军人才培养进行全面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3.
依托校园网,建设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沟通便捷的环境科学专业教学网站,鼓励学生参与环境科学专业教学网站的建设和运行,注重网站的稳定性和维护性,增强网站的交互性,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发挥环境科学专业教学网站的重要作用,提高环境科学专业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对与环境相关专业,如地学类专业所开展的"环境科学概论"选修课通常与对环境类专业所开展的必修课以及作为通识教育所开展的公选课在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本文通过对"环境科学概论"选修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考核模式等方面的改革与实践的探讨,旨在提高这一课程的教学效果,实现该课程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环境科学专业特点,分析目前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提高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实验能力的一种新的培养途径,即整合实验硬件设施、优化实验课程结构,构建环境科学专业实验课程群。  相似文献   

16.
环境科学专业是自然、技术、社会和管理科学等多领域交叉的学科,在本科生培养中既要考虑学科特色,也要考虑人才的社会需求,保障本科教学质量是环境科学专业课程建设的关键。本文以内蒙古大学环境科学专业为例,阐明专业建设过程中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可为同类综合性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抗式"案例教学法是案例法在教学中的发展,课堂实践表明,"对抗式"案例教学法在《环境规划与管理》本科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培养环境科学专业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创新能力,提升专业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日益提倡可持续发展的新形势下,需要培养环保意识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开展"环境科学通识教育"极为必要.为本科生开设<环境科学导论>成为不少大学进行环境通识教育的主要方式.文中针对多媒体教学、师生互动、案例应用及专业针对性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9.
理科特色环境科学专业培养体系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研国内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实施情况,对环境科学专业进行定位分析,结合当前新形势下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对环境科学本科教育的要求,提出新形势下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设想。  相似文献   

20.
社会的发展对环境科学专业人才要求发生了改变,对环境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进行深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按照教育部关于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要求,在安徽科技学院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指导意见下,以"基础实、结构优、能力强、素质高,以能力为核心,以应用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为办学指导思想指导下,确定了安徽科技学院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思路,明确了专业定位和特色,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设计,修改了教学培养计划内容,强化了学生实践内容,重点突出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科研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