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应试教育把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学的惟一标准,束缚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现代教育极力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经常创设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思维、探究。创设问题情境,是在学生新知与旧知之间造成“不和谐”,引起认知冲突,唤起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成为问题探索过程的“主角”,真正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曾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创设问题情境,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进行探索。1.创设“悬念式”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望课堂教学成功与…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主渠道,要想真正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课堂教学改革须大力推行.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适当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行研究,历经猜想、探究、失败、反思、再探究、发现,类似于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可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创新意识和研究意识.这节课正是在这种理念下进行教学的.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主渠道,要想真正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课堂教学改革须大力推行,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适当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行研究,历经猜想、探究、失败、反思、再探究、发现,类似于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可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创新意识和研究意识。  相似文献   

4.
关于问题情境与创新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友兴 《物理教师》2002,23(4):17-19
通过“悬念式”、“辐射式”、“探究式”和“活动式”等方式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望,诱发创新动机,培养发散思维,引发创新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本文在结合实践的基础上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初步论述。  相似文献   

5.
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要求我们的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为重要。而创新精神需要问题意识,问题意识的培养与问题情境是分不开的。另,当前中学物理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教师重机械的灌输,轻教学情境的设置;学习中问题的拥有是教师而不是学生;问题的解决主要是教师而不是学生。这种“去情境”、“去问题”教学.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问题意识薄弱、难以用课堂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真实问题.进而影响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对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租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人对此进行了实验与研究。”  相似文献   

6.
发现和提出问题是从事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前提,问题教学是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手段。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明确问题、闸述问题、组织问题和输出解决问题方案的过程中,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要根据反馈信息,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笔者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应用了“问题情境”教学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修改后的《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培养的,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为此,笔者近年来一直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实践,试图寻找一种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教与  相似文献   

8.
“问题解决”的含义是指在课堂教学中 ,以数学知识为载体 ,创设问题产生情境 ,调动学生情、智、意、能各种感观 ,使学生善于发现问题 ,敢于提出问题 ,并在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 ,研究探索 ,合作交流 ,发展创新 ,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从中感悟知识 ,体验成功 ,获得创造性活动的方式和方法 ,提高应用意识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创设问题情境。情绪性心理学家利泊认为“宽松和生动活泼的气氛 ,可以使情绪具有动机和知觉作用的积极力量 ,它组织、维持并指导行动。”创设问题情景就是把学生引入一种与研究的未知问题相联系的气氛中去…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强调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培养的,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因此,进行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实践。寻找一种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教与学的方式是势在必行的。本试图通过例举,展示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0.
研究性学习是创造性学习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研究性学习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 ,经过多年教育教学实践探索出来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是满足社会及学生发展需要的、具有创造性学习特征的学习活动。在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中 ,学生在开放性的自由和谐的情境中主动探索研究 ,通过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方式 ,帮助学生在接受学习的同时 ,形成一种对知识主动探求、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的学习方式 ,从而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 ,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 ,形成学生的创造性人格特征、创造思维方式、创造意识、创造技能 ,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创造性人才 ,从而实现素质教育育人目标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它强调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培养的,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因此进行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实践,寻找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教与学的方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现行数学课程标准均强调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设置无疑是有效途径之一.对较抽象的“函数”这一初中数学代表性的内容进行研究,旨在通过个案研究探索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选择、设计、实施等过程,达到优化教学,培养学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情境教学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使学生记忆更牢固,更能够激发起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通过情境提出问题,使教学信息具有新奇性.从而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动机和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问题情境来讨论问题,展开联想,提出猜想,训练学生创新所需的思维素质和创新精神.在探索创新过程中渗透和运用一些创造性的方法,提出假设、建立新理论、给出新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标准注重对于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鉴于此,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目的.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具有创造性思维的课堂氛围活跃的思维方式,强烈的求知欲望,是"诞生"创新意识的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应摒弃让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教学过程,允许他们提出一些新问题、新看法,让学生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呢?  相似文献   

16.
修改后的《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培养的,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的,而课堂教学应该是培养  相似文献   

17.
初中数学“活动式”教学是以活动任务作为驱动,把感知学习与操作学习融合在一起的课堂教学形式。在初中数学“活动式”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在开放式的活动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等,从而发现问题、提出猜想、验证猜想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下面本文就对初中数学“活动式”教学的意义进行浅析,并结合教学案例对初中数学“活动式”教学的实施策略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是国际化、信息化的时代,正呼唤着具有学习能力、富于创新精神的新一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意识.”学习习惯和创新意识对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意识能保证学生的知识水平得到充分地提高,能促使学生的学习潜力得到充分地发展.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要敢于突破旧框框,使自己从保守封闭、万事拘谨的状态中解放出来,独立思考,进行创造性思维,经常考虑问题的新解答、新方法、新结论.教师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要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精心设计好有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课堂教学情境与课堂结构.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因此,应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品质等方面入手,通过创设情境,探索学习,实践尝试,德育渗透,达到优化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文章通过现实调研,从多角度提出体育学科如何更好的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陈伯谦 《物理教师》2002,23(1):8-10
1 教学设计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设计“人造地球卫星”这节课时应充分注意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体现 .笔者认为 ,对中学生来说 ,创新精神主要体现在学生具有创新意识与创造性思维 .而创新意识往往从疑问开始 .学生有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才能有所发现和有所创新 .如果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引导学生求异和质疑 ,营造解决问题的气氛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可以得到培养和发展 .因此本节课采用建构主义的理论 ,创设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 ,协作学习 ,交互式教学的情境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并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