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河北科技图苑》2009,22(5):81-81
《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中,对出版物上的“概数”和“约数”使用规定是:  相似文献   

2.
《河北科技图苑》2009,22(5):47-47
《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中,规定了出版物上在表示时间(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涉及数字时,是使用汉字数字还是使用阿拉伯数字的规定是:  相似文献   

3.
零,用做汉字的数字,在出版物上使用时,应当遵循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出版局,国家标准局,国家计量局,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中宣部新闻局出版局1987年1月1日公布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以下简称《试行规定》)。汉字数字写法与阿拉伯数字有如下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4.
3月15日是消费权益日,3月15日是简称“三一五”还是“3·1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中规定:含有月是简称表示事件、节日和其他意义的词组要用汉字。可见“三一五”才是合乎规范的。  相似文献   

5.
人民日报2000年12月30日第七版,在题为《百年回首》组诗第二首《党旗》中,有一句为“旌旗红透,旗上有镰斧交叉图案”。其中的“斧”是指斧头。其实“斧”之说谬矣,应为“锤”(即锤头)才正确。因为中共中央办公厅1996年9月21日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党旗党徽制作和使用的若干规定》第三条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徽为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图案。”新华社于当年11月13日发了通稿,第二天(14日)全国各大报纸均全文刊载此“规定”。由此可见,正确的说法应为“锤”(头),而非“斧”(头)。 值得引起注意的是,时下想当然…  相似文献   

6.
《河北科技图苑》2009,22(5):15-15
根据《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使用阿拉伯数字或是汉字数字,有的情形选择是唯一而确定的。  相似文献   

7.
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字,几乎一打开电视机便可见到,报纸上也常常出现,然而至今却没有统一的使用规定,这便是“录象”(或“录像”)的Xiàng(在未论定以前,只好  相似文献   

8.
《河北科技图苑》2009,22(5):64-64
《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中,对出版物上引文标注的规定是:引文标注中版次、卷次、页码,除古籍应与所据版本一致外,一般均使用阿拉伯数字。  相似文献   

9.
《浙江日报》周咏南、袁艳在2011年第8期《新闻实践》刊文,认为时政新闻报道要从难点上突破,从深入上挖掘。破难之一:会议报道挖信息,在富矿中炼真金。首先是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控制字数,尽量缩减领导指出强调的内容,尽可能以较多的篇幅提供百姓感兴趣的有效信息。  相似文献   

10.
在汉字中,“两”和“二”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字。它们不但写法各异,读音上不同(前者读liǎng,后者读èr),含义上也是有着明显、严格的区别的。如表示数目,《现代汉语词典》时其即有专门规定:“二”一般仅指“两样(的东西)”,如“二房东”等;而“两”通常则用于量词和“半、  相似文献   

11.
“要人行踪”这个词,见之于一份“红头文件”。“要人行踪”怎么发新闻,这件事也要由权威的“红头文件”来加以规定,这大约也是一种“中国国情”,是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点的。但无论如何,作为新闻改革的一项措施,有这个规定总比没有这个规定好。一份“红头文件”说,要改变过去存在的以“要人行踪”为主和指定登稿的旧观念、旧习惯,今后不应以领导人的地位来决定新闻报道,除了统一规定的  相似文献   

12.
新形势下,作为舆论的引导者,新闻媒体迫切需要"转型升级"。中央八项规定对改进新闻报道提出明确要求,各地贯彻意见也都就进一步规范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提出具体的实施意见。近两年来,《天中晚报》围绕地方时政新闻的"转型升级",在"减"和"加"上做文章,实现了"降"和"升"的效果。做好两个"减法"根据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贯彻意见要求,结合晚报自身特点,《天中晚报》在时政新闻转型升级上,首先做好两个  相似文献   

13.
最近在几家全国著名的出版类期刊上读到了一篇作者相同、标题稍异、内容大同小异的文章,引起了笔者对“一稿多投”、“一稿多用”的法律问题的思考。能不能“一稿多投”?对此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大体而言,“一稿多投”有两种:一是同时“一稿多投”,即在《著作权法》规定的期限内或双方约定的期限内同时将同一作品投到几个刊物上;二是按《著作权法》规定,在超过一定的期限先后将同一作品投到不同的刊物。前者是《著作权法》不允许的,后者则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三十二条明确规定:“著作权人向报社…  相似文献   

14.
一篇批评稿件要见报,报社常常要将清样寄给被批评的单位或个人核对事实,征求意见。结果每每如泥牛入海,音讯全无。这很使一些办报的同志挠头。工人日报社从一些机关在规定期限内答复下级请示报告的报道中受到启发,想出了一个办法,即每次征询意见时,公函上明确写上:如在某月某日之前收不到回函,就表示同意见报。这一招果然见效,几乎所有单位都在规定的期限内有了回音:或表示同意,或提出异议,或要求修改,至少表  相似文献   

15.
“无罪推定”作为一项立法原则,最早规定在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卜。《人权宣言》第9条规定:“任何人在其未被宣告有罪之前,应当假定为无罪”。当今时代,世界大多数国家已将“无罪推走”列为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我国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新刑诉法)以基本原则的形式在第12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法学界普遍认为,上述规定从立法上明确排除厂‘有罪推定”论,宣告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无罪推定”原则的确立。与“无罪推定”原则相适应,新刑诉法作出了一系列相应的规定:将起诉前的原称为“…  相似文献   

16.
“象”与“像”近年来使用很混乱,大家都希望有一个合情合理的统一规定。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在1990年召开了各方面专家的讨论会。会上专家们作了充分的讨论、研究,取得共识。会后全国名词委征得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有关负责人的同意,对科技术语上“象”、“像”的用法作了统一规定,在全国名词委审定公布的名词中已照此执行。《谈谈‘象’与‘像’》(《科技与出版》1993.4)一文所得的结论,在会上也曾讨论过。文中提到“凡是具体的经光学系统形成的图景,名词构成中用“像”,如人像、  相似文献   

17.
华西都市报采用“连坐法”制止“有偿新闻”华西都市报是四川日报主办的一张晚报型市民日报。为了杜绝“有偿新闻”,该报制定了“连坐法”,规定:对于任何一篇软广告稿件,每一关都有“枪毙”的权力。一旦在版面上出现,写稿的和编稿的记者、编辑、部主任及签发的总编辑...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图书馆权利"的概念有多种说法,而法学和法律上关于权利的几种主张,主要有资格说、主张说、自由说、利益说、法力说、可能说、规范说、选择说等,更有借鉴意义。文章给出了一个综合性概念,即"图书馆权利"是规定或隐含在与图书馆有关的各种法律、规定和规范中的,实现于与图书馆有关的各种法律、规定和规范中的,读者、馆员和拟人化的图书馆等主体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获得自身相关利益的种种方式和手段。  相似文献   

19.
2012年12月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八项规定"中不乏轻车简从、精简会议、力戒空话套话、改进新闻报道等很受百姓欢迎的内容。中共江西省委、省政府结合  相似文献   

20.
中共山西省委下发《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狠抓工作落实的决定》,规定领导干部出席各部门召开的会议,主要媒体一般不作报道。 此举措,与前一时间重庆推出的“主要领导人一般活动不上报纸头版”的规定一样,都收到了社会的好评。从领导人活动“一般都报”到“一般都不报”,这算得上时政新闻报道的一个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