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20世纪秦地小说的文化主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地是文化与小说的厚土。倘从地域文化角度对20世纪秦地小说进行深入考察,便会看到,由于三秦文化的制约和影响,20世纪秦地小说主要呈现出四大文化主题:生存·创业主题,造反·革命主题,性恋·爱情主题,解脱·信仰主题。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些文化主题在滋生于本土文化土壤的同时,也复合、转化为地域文化的精神传统,对后续创作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小说的历史空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神话作为中国小说的历史源头,其艺术化或小说化的过程,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断裂。这一历史空白的形成,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精神和一定时期的学术主流有着必然的联系:在艺术演变上,具体表现为神话的历史化、“神话”的附庸地位和旷日持久的理论偏离;在时间距离上,自商迄汉,神话的故事结构和文体形式一直未获独立并处于逐渐消歇状态。中国神话小说化的历史断裂即中国小说的历史空白,应至魏晋六朝志怪故事的旁逸而出才宣告结束。承认这一新的认识和观点,分析造成中国小说历史空白的历史的、文化的和学理的因由,对于研究小说观念和小说文体的发展、演变,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3.
小说与神话有悠久的渊源关系 ,中西方现代小说中更是兴起了古老神话复活的热潮。神话是民族文化之根 ,也是小说家族之源。中西小说神话意识存在着许多差异。  相似文献   

4.
从19世纪的美国文学背景出发,对小说<白鲸>所展现的美利坚民族文化色彩进行了详尽的解读,认为<白鲸>突破了19世纪以前的欧洲文化传统,以写实的手法展现了美国精神,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谱写了一部美利坚民族的新神话.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小说观念和小说文体入手,对小说起源这一历史命题作了理论上的分析与探讨,认为神话作为一种原生态的哲学是神话思维的本质内涵;神话作为一种原生态的文学是神话思维解释自然和人类社会的“不自觉的艺术方式”;而神话作为小说的历史起源则决定于神话是故事以及故事所赖以实现的文体结构和文体形式。同时还分析了神话的艺术特质与文学艺术的历史联系,提出了在文学艺术门类,“神话尽管是各种文学艺术样式的共同母胎,但唯一又是小说的最早形态”这一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摘要:神话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源泉,包孕着民族文化的原始初象和文化精神,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思维理念和审美期许。从文化人类学、审美学、神话学的视角探讨英雄神话与中国武术的文化渊源,目的在于从民族文化的思想源头探寻中国武术精神的文化缘起和审美意蕴,有助于丰富中国武术文化的基础理论建设。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研究法,阐释了神话、英雄神话及民族文化间的关系,由此探讨了作为中华民族重要文化符号的中国武术与中国上古英雄神话间的文化渊源。中国上古神话英雄的勇武刚强、高尚道德、牺牲精神等精神特质和审美境界积淀了中华民族特有的“英雄情结”,催生了刚健奋勇、崇德尚礼、舍生取义等价值取向的中华武术尚武精神。原始武术、巫术、舞蹈三位一体的原始社会文化背景下,英雄神话成为原始武术活动的文化主题,为探寻中国武术精神与中国上古神话间的文化渊源提供了一定的历史依据。因而,中国武术审美文化的源头应追溯到中国上古英雄神话。  相似文献   

7.
神话视野下的中西方体育文化差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神话学的视角出发,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的方法对中西方神话中神的形象、价值观、自然观进行比较研究,在揭示中西方体育文化存在审美意识、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差异的同时,阐释了神话与体育文化的内在联系:神话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文化性格势必会深深烙刻在各民族的体育文化上。  相似文献   

8.
文化建构主义是金岱提出的解决当下中国问题的文化进路之一,是对文化保守主义和文化批判主义、主体论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的整合与超越。金岱在其小说《精神隧道》三部曲中展现了文化建构主义从萌芽到发展的过程,并提出"我世界"观念,使个体与社会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体现了与文化建构主义的互文性。金岱在这种互文性中实现理论与文学作品的相互转化,故其创作的小说也被称为"哲学心态小说"。  相似文献   

9.
陈忠实的《白鹿原》自问世以来就被看作是一部“民族秘史”,有着极高的文化研究价值。处于统治地位的儒家文化与关中的地域文化共同塑造了《白鹿原》的精神内核,其中儒家文化对其影响尤为深远。小说的核心人物白嘉轩是传统儒家文化坚决的捍卫者和守护者;小说中最重要的权力场域——祠堂更是完全依照儒家文化所派生出的宗族思想来运行的。儒家文化对《白鹿原》的塑造是全方位的,既参与了其人物性格的养成,又赋予了小说鲜明的历史意识。研究儒家文化对《白鹿原》的塑造,可以使读者更加深入地认识小说背后所蕴藏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所罗门之歌》是托尼·莫里森最优秀的长篇作品之一。这部小说仍继承了其一贯的创作视角与倾向,将目光聚焦在黑人族群的现实生存状态与精神生活困境上,审视了美国整个黑人族群几代人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文化观念。理想与现实、传统与现代、融合与排斥之间的矛盾冲突,令生活于美国的黑人族群产生了自我认同的困境。莫里森通过这部作品,生动并深刻地揭示了美国黑人族群所面临的这一问题,也展现了作者对黑人精神归属与身份认同路径的探求。  相似文献   

11.
福克纳小说植根美国南方地域文化,其小说中的人道主义本质上是基督教人道主义,在超越乡土的同时也带有地域文化的局限性。白先勇受福克纳作品中"基督精神"的影响,但他一方面将基督精神和佛教教义融于一体,另一方面又集中西文学影响于一身,中西因素的化合使其小说中的人道主义呈现中西合璧的色彩,表现出博采众家,"六经注我"的巨大文学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12.
作为人类幼年时期的产物,神话蕴含人类初始的理想、性格和品质,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原始生活状态和原始信仰,是其精神和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动力与源头。中西方神话的“创始传说”对各自民族和文化的影响最大,对其进行比较与分析,有助于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深层致因,有益于促进当今时代背景下的中西文化深层次、高质量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3.
莫言以故乡"山东高密东北乡"为原型的小说,超越了一般意义的乡土文学,进入世界文学体系,创建了属于他自己的"文字的世界共和国"。肉体残酷暴力与"倒错性欲"的结合是福克纳小说的一种重要母题,再现这一母题的是一种隐喻性的心理语言。莫言更多的是对导致这种变态心理的文化语境的批判,由此使他的小说成为第三世界寓言的重要例证。莫言创造出一种以"地方世系"为核心的叙事模式,但与福克纳不同,莫言对意识流与神话的叙说却明显地带有齐鲁神话的特点。通过对这三个方面的分析,看出莫言创造了本土化的叙事话语,通过一种魔幻性叙事的语言,莫言成为通向"世界文学史"的桥梁。  相似文献   

14.
从神话传说、考古发现、历吏事实、文化交流等诸多方面论述陇右文化的生成及其演变.肯定了陇右文化的优长,指出了陇右文化的缺陷,提出了提升陇右文化并使其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一些见解.陇右文化是黄河流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本源价值十分突出,准确认识这一久远的地域文化是继承传统文化的突破口,也是反思反省传统文化的切入点,对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章首先从《禁色》中提取和古希腊神话人物相关的描述,解读神话人物之隐喻;其次分析古希腊美学在小说《禁色》中的呈现和表达;从古希腊神话、古希腊美学这两个不同角度,解读希腊古典主义在小说《禁色》中体现,进一步理解《禁色》中希腊古典主义对小说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约翰·福尔斯是英国当代文坛上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其代表作《法国中尉的女人》一问世,就获得了广大读者和文学评论界的好评,被誉为后现代小说永恒的经典。围绕着作者对作品中女主人公萨拉这一形象的精心塑造,不少评论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本文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对小说文本进行具体分析,认为女主人公萨拉这一人物形象是对维多利亚时代传统女性形象的彻底颠覆,在萨拉反叛传统、自我放逐的背后,是其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和对男女平等、精神自由的不渝追求。  相似文献   

17.
汪曾祺的小说在文学史是以闲适恬淡著称的,同样他的散文也带有浓郁传统的文化特色,在创作中体现了鲜明的闲适平淡的文化意蕴特征。这与他平时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吸收以及他本人所追求的闲适平淡的世界观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本文主要从他散文在取材、语言风格、审美情趣三方面来论述汪曾祺散文对传统文化中闲适平淡的品质的继承及其鲜明的个性特色。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东乡族、保安族这两个甘肃特有民族的传统文学考查,研究其神话、传说故事中的魔鬼形象.追寻其根源,探讨东乡族、保安族文学作品中的魔鬼原型.从而对这两个民族的社会文化意识形态进行审视与反思.更准确的揭示其生活真实及艺术创作源泉。  相似文献   

19.
《挪威的森林》由一系列依靠死亡而连接成的生死链条构筑了整篇小说。死亡是叙事线索、叙事动力以及叙事内容,小说的死亡观既深受存在主义的影响也有日本传统文化的影子,不仅可以看作是村上春树对日本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他对美的更深层次理解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20.
关于蒲松龄小说《聊斋志异》中婴宁的性格转变,流行的评论认为,婴宁的性格转变是礼教的悲剧,妇女的悲剧,是一个被动的、被迫的和异常痛苦的转变过程,是个人与群体相冲突的人类永恒的精神困境.而通过作者对儒释道三家经典的态度、婴宁的原意探究、借小说中人物之口的评价、对于文本的细读以及作者文末的总结这五个角度切入分析,笔者认为,这个转化过程是一个主动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的过程.这篇小说是从倡导中华传统文化视角写作的,而非是反传统文化的.婴宁不是一个被礼教迫害而失去纯真天性的女性形象,而是一个"撄而后成"的主动自我完善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