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批改作文,是多数教师头疼的事情。怎样改好作文,我曾花了不少时间。多年来,我总认为改作文主要是教师的工作,至于改后学生看否,效果如何是不考虑的。近年来才发现,学生拿到作文只看分数,却不重视批语,或对作文中提出的不足,根本不去研究,特别是分数低的学生。由此我想,批改确是教师的事,与学生无关,面面俱到的批,费力不讨好。因此,我注重抓好三个环节,即针对性、自觉性和个性。一是针对性,就是明确改什么地方,应当有个标准。明确所抓的内容和重点———《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初中各个年级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譬如对初一…  相似文献   

2.
《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有计划的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可指导他们自己修改或组织他们互相修改。”根据这一要求,现将自己运用“五步指导法”,指导学生自改、互改作文的尝试,赘述于后,就教于大方。 一、针对“学生写教师改”的弊端,提出问题 传统的作文批改(即同步教学作文批改)是教师把学生的作文全部收起来,背着学生在办公室批改。教师精批细改,费尽心血,但学生并不明白教师是怎样批改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改进作文的命题、指导、批改和评价,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作文教学的积极性”。我认为可以从批改这一环节改革作文教学。叶圣陶先生也曾指出“:教师改文,业至辛勤,苟学生弗晓其故,即功夫同于虚掷。”为避免此种现象的发生,提高作文教学的整体水平,把握好教师的批阅关,培养学生的自主作文意识,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怎样才能批好作文,写好作文呢?一、认真确定作文批语的内容1.作文批语要紧紧围绕作文训练的要求来写。作文教学的要求也就是学生通过作文训练达到会写文章的目的。作文批语只有紧扣每个阶段的作文训练要求,才…  相似文献   

4.
王芳 《语文天地》2012,(22):60-6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初中生写作的目标是能具体明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题目的要求,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来作文。由于学生写作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所以,教师的作文批改显得尤为重要。一、作文讲评是作文批改的重要组成要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教师应把重点放在  相似文献   

5.
马菁 《中国教师》2006,(10):43-44
作为一名有12年教龄的语文教师,令我最头疼的就是作文教学。经过长时间的思考与实践,我认为小学作文教学普遍存在以下问题:过分强调作文形式的教学,即“怎么写”的问题,培养目标忽视了学生个性养成和人格发展。教师总是先提出具体的写作标准、方法、要求等,再要求学生按老师提出的方法向老师的要求靠拢,而忽视了“写什么”这个作文的源头,造成作文教学的本末倒置。于是抄袭、拼凑、杜撰成了学生完成作文的途径,也出现了写假话、空话、大话的不良文风,概念化、成人化、千篇一律,已是作文的普遍现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  相似文献   

6.
我们语文教师在批改作文的时候,往往发现这样的问题:有些题材陈旧,缺乏新意;有些抄袭例文,生搬硬套;有些假话成篇,脱离实际;至于能倾吐心声、抒写真情的文章少之又少。于是,老师们常常感叹:现在的学生缺少“写作细胞”,思维僵化,缺乏个性,作文难教啊!我们只把问题的原因归结在学生身上,却没有反思过自身的作文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要求,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显然,作文教学应张扬学生写作个性,关注学生主体发展。而我们日常的作文教学却有意无意地是以教师自我为中心,成了“我要…  相似文献   

7.
怎样给小学生作文评分?我主张“高分政策”.其目的主要是刺激学生的上进心,调动其写作积极性,促使学生努力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给学生的作文打高分,不是没有标准.标准是什么?标准是教育部颁布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学生写的作文,凡达到他所在年级规定的要求,就应给高分. 过去,我们在批改作文上存在两大弊端:一是约摸估估,无一定标准,错误地认  相似文献   

8.
如果有人要问:教师批改作文的目的是什么,那么,我的回答就是:教师批改的目的是为了启发学生去把自己的作文写好,而不是代替学生改好作文。然而,在教育革新蓬勃发展的今天,不少人仍囿于传统的“精批细改”中不愿自拔,满以为只有这样,工作才算认真负责。令人遗憾的是,领导检查教师批改的作文仍以此为标准,否则,准会扣一项“作文批改马虎”的帽子。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一些教师只好硬着头皮,违心地做到所谓“精批细改”,谁修改的圈圈点点,“密不透风”,那才算“工作认真”哩!然而,究竟这种“细改”的实际效果又如何呢?朱德熙在《谈谈作文教学》一文中说:“据我所知,作文本发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中语教学大纲》指出:“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可指导他们自己修改,或组织他们互相修改”,“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他们动脑、动口、动手,在学习语文的实践中,自觉地提高认识,获取知识,增强能力,发展智力”。为了改变传统作文教学的陋习,落实新大纲对作文批改的要求,我进行了“多向比试批改作文”的尝试。所谓“多向比试”,即批改作文时,在学生之间、小组之间、师生之间,对同一篇作文采取分头批改的方式,互相对照,存同求异,展开争论,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批改作文一直是教师的专利,与学生无关,学生写,老师改,这成了一条铁的定律。根据新课程的要求,结合多年的实践,我认为,让学生互相批改作文有着教师批改无法替代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请你写得具体些!”这是中年级教师作文教学时对学生的要求。可是,什么叫“内容具体”?为解决这个问题,我安排了下面这节作文课。班级:三年级下学期一个教学班。情况简析:班内学生54人。写《我的妈妈》、《高兴的一天》等命题作文,约半数人能完成一篇三四百字的短文。另一半,十几人写不了三百字,十几人只能写个片断。他们的主要困难是不知道“什么叫内容具体”。教学目的: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启发学生领会“内容具体”的含义,并激发他们产生“力  相似文献   

12.
一、作文教学要增强整体意识目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教师指导学生作文训练时缺乏整体意识。比如,一位老师在讲《记一次××活动》作文指导课时,指导学生依据习作例文《钓鱼能手》,明确写作重点,拟写作提纲,并标出详略内容。课后问起这位老师:这次作文的训练重点是什么?它与上次作文指导《材料要选好》是什么关系?这次作文在高年级作文训练中处什么地位?与阅读指导,如《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见闻和联想》等有什么联系?这位老师能掌握这次作文的训练要求,而对其他问题就有些茫茫然。事实说明,一些教师不能把每一次作文训练作为整体训练的一部分,抓住重点,拿出来放进去,而是“孤军作战”面面俱到。忽视作文训练目标、训练序列及训练方法的整体性和重点性,这是造成作文低效的原因之一。如何体现作文教学的整体性,增强训练的整体意  相似文献   

13.
下面以《我敬佩的一个人》(义务教材第七册基础训练2作文)为例,浅谈“五问自读法”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一、写什么? 我先让学生复习《全神贯注》一文,回答三个问题:(1)课文写了谁的一件什么事?(2)你敬佩他吗?(3)为什么?接着,要求学生认真地默读作文题,明确本次作文的要求:①必须写一个人;②这个人必须是值得你敬佩的;③要写一件事  相似文献   

14.
作文批改是语文教师最繁重、最头痛的一项工作,特别是逐篇的精批细改,如果按每节课评改6-8篇作文的速度,也要近30个课时,费时、费力。针对这个问题,我试行多层级交互开放式作文评改法,兼作文指导与批改为一体,促使学生主动发展。具体步骤和做法如下。一、改前指导1.制订“多层级交互开放式作文评改法”的评改标准。即向学生公布,并发给学生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细则表(标出各项分值),供其长期使用。让学生掌握此种评改方法,实际上就是让学生积累作文知识,让学生能够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去练习作文,摆脱盲目作文的处境。2.提出评改要求:(1…  相似文献   

15.
当前,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拔高教学要求不少老师在作文教学中,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对小学生作文提出过高过严的要求。一些老师常常用报刊上文章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内容要求“有意义”,篇篇都要“新、奇、巧”。当学生刚开始蹒跚学步,就让学生跑;当学生还没有摸住作文这个“头脑”,就要求学生的作文要“中心突出,内容具体,段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环节包括两个方面便是“写”与“改”,因此,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我们也应该从这两方面入手,现以习作《我的老师》为例,谈谈我在作文教学方面的几点尝试。我认为语文教师不但应在素材的积累方面多下功夫,让学生写作时有内容可写,而且还要在批改方面做到优化批改。  相似文献   

17.
我以为,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关键不在于教师批改水平如何的高超,而在于教师怎样指导学生在多读、多写、多改中提高。下面单就如何对初一年级学生进行修改训练谈点具体做法。 首先,教师浏览一遍学生的作文,不做批改,只是了解一般情况,为指导学生的批改做准备。然后把作文本发给学生互改。在学生改之前,必须让他们明确每次修改的重点。修改重点可依据分科教材《作文》中的“修改训练”内容而定。例如,《作文·  相似文献   

18.
房海真 《山东教育》2005,(31):35-35
互改 1、明确批改标准 “文从字顺、内容具体”是对一篇文章的基本要求.但不同的文章又有不同的要求。在习作之前.教师已指导学生明确了习作要求.那么在学生的习作初稿完成后.教师要先浏览一遍.弄清习作中普遍出现的问题.再结合习作要求制订出具体的批改标准;然后在批改课上.教师逐条解释。这样.文章中存在的问题就显得比较直观,学生们批改的目标明确了.批改时也就容易把握了。  相似文献   

19.
[单元教学内容] 1.本单元的作文范围是:运用片断材料写人 2.本单元的作文要求是: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3.本单元的作文题目有: 《××二三事》、《我的好伙伴》等。[单元教学总体设想] 1.在课时安排上,用二节课上作文指导课.课后让学生作文;作文题由学生自选,只要切合本单元的作文范围和作文要求即可。 2.在作文指导的内容上,分为三大块:第一块,紧扣作文范围和作文要求从总体上点拨学生疏理清楚本单元课文的基本写作特色,如《我的老师》精选片断材料;《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巧于运用多种事例写人;《老哥哥》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叙事抒情等等。复习这些内容旨在以读带写,使学生对作文范围和作文要求有更明确的认识与理解。第二块,注重“点”上的指导,即抓住重点、疑点、难点分成几个具体方面让学生思考,力避泛泛而  相似文献   

20.
作文批改贵在有效.所谓“有效”,至少要包括两点:一是学生写作能力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快,二是教师批改作文花费的时间少、精力少.本文试图从改进批改方法,提高批改效果方面再作一些探讨.必须掌握一把尺子作文批改究竟应当掌握怎样的尺度?《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有明确规定,“评改是要启发学生认识自己的作文有什么优缺点,领悟到该怎样写,不该怎样写,经过多次反复的写作实践,逐步提高写作能力.”这就是一把标准尺子.这段话中关键是三个“词”,一是“认识”.通过批改,学生能认识自己作文的好差、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