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教学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提升能力的过程,如何建构呢?本文就该话题进行探讨,望能有助于教学实践.一、制定教学目标每节课都有待完成的目标,那么什么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对教学的一种预期,是教学的出发点,亦是归宿,在具体教学活动下学生行为变化的理想化结果.那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注意些什么呢?1.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自然是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叙述应表现为"学生学会了什么".要  相似文献   

2.
数学教学,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数学学科知识的学习,最终能给人带来什么?是让学生会做几道老师讲过的题?会让学生在考试中获取高分?笔者以为,这些都是应该达到的目标,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一种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入口,一种正确高效的思维能力和推理能  相似文献   

3.
一、我们的数学教学应该给学生什么 基础教育阶段数学教学的目的是什么?我们要教给学生什么?学生能从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得到什么?这些看似有明确答案的总是曾是困扰我很久的难题.  相似文献   

4.
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的指导思想,已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熟悉,但它的实质是什么?理论基础是什么?贯彻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启而不发的原因又是什么?许多人还不太了解。本文就这几个问题谈谈个人的一孔之见,求教于同行们。一、启发式教学的实质现在,大家公认为启发式教学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既要把学生当作教学的客体,又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和意识性很强的活动,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可以说,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学生学到什么?得到什么?这是任何教学改革都必须首先追问和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所谓自学能力,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   自学能力要经过长期的培养才能形成。在两年的教学实践中,我着重运用“引探法”分阶段、按不同要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第一阶段,让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思考题进行预习,如在教学第七册第 96页例 3“ 35乘以什么数是 420?”前,设计预习思考题: (1)题目已知什么,要求什么 ?要求的数用什么表示 ?(2)怎样列式 ?怎样求出 x?解出 x过程中每步的根据是什么 ?(3)怎样检验 ?让学生提前一天认真看书、勾画。通过预习,学生提前熟悉了要学的内容,做到…  相似文献   

7.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师进行阅读教学常用的一种方式。问题提得恰当,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对思想感情的体会;如果问题提得不恰当,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没有突出教学重点、难点,问得多,问得碎,那么,宝贵的、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就在这机械的一问一答中消失了。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认真思考;在短短的四十分钟之内,教师应该问些什么?这些问题是根据什么提出来的? 如何恰当地设计课堂提问,首先必须思考: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具体的语言文字?进行哪些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学生的认识水平应该达到什么高度?渗透哪些思想教育?等等。接着,要认真思考: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安  相似文献   

8.
我在这里所说的开放式政治课教学,它是指一种教学方法或者说是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与封闭式政治课教学相对应的概念。即采用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更新教育观念,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与封闭式政治课教学有什么根本区别呢?  相似文献   

9.
一、整体导读,了解大意,弄清层次。首先,教师范读全文。要求学生大体说一说翠鸟是一种怎样的鸟。然后,让学生自读全文,要求弄清楚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翠鸟?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再让学生通读全文,说说课文哪些语句能够说明插图的意思,再进行生字新词教学。二、分段导读,理解课文,诱发想象。  相似文献   

10.
教学的基本思路 自然课中教学生认识六类动物,前五类是脊椎动物,最后一类是昆虫。两栖动物的认识居五类脊椎动物之末,因此有条件把这一课的教学过程设计成为类似科学家发现新物种的过程,让学生处在探索的情境下学习。基本思路: ● “青蛙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 ● “什么动物和青蛙相似?”找青蛙的同类——蟾蜍。 “这两种动物有什么共同点?” ● “这两种动物同属于哪一类动物?”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比较,与前四类动物都不同。  相似文献   

11.
陆敏雅 《考试周刊》2008,(49):201-202
评价在教学中应该起到什么作用呢?是选拔、分类,还是……我认为教学评价应以激励为主,是推动学生不断前进的一种有效动力,应成为学生成长的阶梯。评价实施得好,可使  相似文献   

12.
关于"问题教学"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于是课堂上让学生讨论问题成为一种风气,听一些人说这就是目前最时髦的“问题教学”。可是,我们觉得有些“问题教学”的课堂让人感到很虚假,没有什么意思。虽然是学生在不亦乐乎地讨论问题,但似乎并不是学生在自主学习;小组学习看起来热火朝天,但实际上没有什么效果;有些课堂都是学生互问互答,老师几乎不用操心。不知这是不是新课程所提倡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到底什么是“问题教学”?该怎样进行“问题教学”?(陕西一教师)  相似文献   

13.
一、什么是研究性教学?什么是研究性教学呢?所谓研究性教学,也叫研究型教学或研究式教学,它是一种试图克服传统教学模式弊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型教学模式。研究性教学的理论基础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模式”和瑞士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学说”。其基本观点是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科学家研究的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教育者应建立一种合适的体系,采用一种合适的模式,激励、引导和帮助学生去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和创新的思维方式,发展个性,使学生的知识、道德、智…  相似文献   

14.
最近,在理科研究会议上我们常常见到有关“对理科教学意见的调查”。这种调查的内容包括:对理科教学是喜欢,还是讨厌,其理山是什么?什么时候理科教学使你感到快乐?在理科教学中难于理解的内容和项目是什么?等等。这种对理科意见的调查是一种简便的方法,旨在了解学生对学科的内容、程度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所持的意见和希望。调查结果能为以后的教学提供有效的依据,在这一方面,这种调查具有很大的意义。特别是由于有的学生成为中学生以后,对于学习的自我烦  相似文献   

15.
反思我们多年的语文教学,不外乎这样一种模式:在小学低年级主要进行字、词、句的教学,并且仅仅局限于字词句,让学生反来复去地写字、组词、造句,十几遍甚至几十遍的重复;在小学高年级则主要是进行句、段、篇的教学,这种教学基本是以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的:为什么要用这个词 ?为什么要写这一句 ?为什么安排这一段 ?这些词、句、段对渲染主题具有什么样的作用 ?段意是什么 ?中心思想是什么 ?写作的特点是什么 ?然后通过“启发式”或“填鸭式”导出每个问题的统一答案,要求学生必须记住。这种模式是不是比较好的教学模式呢 ?它对提高学…  相似文献   

16.
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高中历史教学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一、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涵义什么是人文精神?简单地说,人文精神就是以人为本的精神。什么是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尊重人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细节是什么?是生活中细小的环节或情节,是日积月累的一种积淀,是一种精心雕琢的实践。那课堂的细节又是什么?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富有教学价值的环节和情节,尤其是音乐的课堂。教师在课堂上的任何一句话、一个表情或一个动作,亦或是一个小的教学环节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情感的体验的获得。但在新教师的课堂上总是会去忽略这些  相似文献   

18.
《祖国在前进》一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国情,知道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在不断前进,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教育学生立志为祖国的杜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为了实现教学目的,我采取了以下教学步骤. (一) 课前感知参与课前,我布置学生做了如下三件事: 1.让学生回家调查,自己的爸爸妈妈小时候吃的是什么?穿的是什么?用的是什么?住的是什么?现在的家庭生活状况如何? 2.组织学生走访本乡老党员、老游击队长周青同志,了解家乡过去的贫穷落后面貌;参观申海玻璃钢厂,知道家乡现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课程改革是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的传统教育方式面临严峻的挑战。课程改革对基础教育意味着什么?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意味着什么?无论我们对新课程了解多少,持什么态度,但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必须面对新课程,认识新课程,实践新课程。下面谈谈通过学习与实践对新课程的认识与理解。一、重新认识传统的教学观1.传统的课程观与教学观:一是课程被窄化为学科、成为一种指令,教材则成为圣经;二是教学成为一种课程传递和接受的过程。2.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它表现为:以教为中心,学围绕…  相似文献   

20.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进行阅读教学,如何引领学生阅读,成为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阅读才能学会阅读,否则,教学是起不到实际效果的,所以,要在阅读中学会阅读。一、阅读教学目标与文本解读阅读的本质是什么?阅读教学的规律是什么?立足汉语的阅读本质是什么?立足于汉语阅读教学的规律是什么?汉语教学阅读的本质和规律究竟是什么?我想有必要去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