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9 毫秒
1.
Deischn 《小学科学》2014,(1):20-21
一次爆炸事件,炸开了人们记忆的大门。在多年以前,一次同样不明原因的大爆炸,惊呆了世人。发生这两起爆炸事件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爱无法隐瞒     
侯拥华 《初中生》2010,(1):24-24
一名记者到一个边远地区的一所中学采访。他采访的对象是那所中学的一名普通教师——身患绝症依然坚守岗位。 当记者问及那位教师不忍离开岗位去治病的原因时,他说自己不去治病的原因,一是因为钱的问题。家里太困难了。而更重要的原因是,他的女儿也在这所学校读书,读高三,马上就要高考了,而且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3.
女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芳 《林区教学》2009,(3):28-29
在对女大学生群体心理问题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问题及其表现进行了分类。并对问题产生的心理原因、生理原因、社会原因、家庭原因进行了分析,以期找到问题的症结,并为解决女大学生群体心理问题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由于多种原因,引起我国现行行业工资比例失调,并由此带来一系列问题。本文在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后,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中职学校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困惑,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学生厌学就是原因之一。为了研究学生厌学的原因,设计了一套调查问卷,从学生层面了解学生厌学的真正原因,旨在为中职学校的老师解困找到突破口。  相似文献   

6.
文章剖析了鸦片战争过程中英军的作战方向、行动地域所蕴涵的内在政治原因、军事原因与后勤原因,并分析了三个原因之间的指挥关系。把以往鸦片战争英军的行动叙述系统化、明确化了,填补了鸦片战争研究中的一个空白,从而把对鸦片战争的研究深入了一步,对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和中国军事史的研究也是一个推进。  相似文献   

7.
一、高等学校资金短缺制约了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高等学校资金短缺问题由来已久,已经严重地制约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有高校体制转轨过程中的外部原因,也有管理相对落后等内部原因。  相似文献   

8.
一、因果性 从牛顿第一定律知道力和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又进一步指出,力和加速度的数量关系,有了力就有了加速度,若不存在力,则没有加速度.在判断受力问题可以根据这一因果关系分析.  相似文献   

9.
这一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讨引起学生学习障碍的原因,其理论源于温纳(Weiner)关于研究进取动机的模式。他在这一模式里把学生用以解释他们学习成败的几种原因归纳为几个范畴。最初,这些范畴包括原因所在和原因的稳定性,后来,又加了控制一说。这一多元模式问世后,理论界人士不断对其怦击,但温纳模式的基本结构还是得到了肯定与承认。温氏理论的核心是:学生在学习上成败的原因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着一种联系。关于这  相似文献   

10.
任何一种思想的产生,都有其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大教育思想的产生,也不例外。本文正是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论述了大教育思想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启蒙者如何面对革命——鲁迅革命观的历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人是鲁迅衡量革命合法性的准则,人的解放和自由是其革命理想;他肯定了政治革命的必要性和合法性,但反对利己的夺权革命;鲁迅支持同情无产阶级革命,但也看到了阶级革命内部出现新的集权萌芽的危险;因此在拥护革命的同时,更坚持思想启蒙。鲁迅的革命态度和对启蒙立场的坚守代表了启蒙者在革命面前应有的姿态。  相似文献   

12.
周厚琴 《唐山学院学报》2015,28(2):57-59, 96
19世纪俄国革命经历了贵族革命、平民知识分子运动和无产阶级运动三个阶段,每阶段革命运动的目标与手段始终随主导阶级的道德原则而发展变化,使俄国革命在温和与激进、人道与恐怖的矛盾斗争中曲折前行。道德原则赋予了革命正义性,革命的结果反过来验证革命道德的价值,从这个视角出发,可以了解到另一部俄国革命思想史。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诞生90多年来,对辛亥革命的纪念与评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政治特点和文化特色。党的几代领导集体中的主要领导者,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表了许多重要讲话。20世纪20年代首次提出辛亥革命既成功又失败了的观点,首次界定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这些结论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不再提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但是有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主主义革命和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的称谓变化。中国共产党也一直将自己所从事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看做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也一直根据国共关系的变化和政治斗争的需要,不断更新对辛亥革命现实意义的解读。  相似文献   

14.
“革命”是20世纪中国社会文化的重要事件,也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关键词”。在革命风起云涌的时代,“革命”的声音覆盖了一切,在“告别革命”的时代,对“革命”的质疑和否定也形成了一种值得警惕的文化遮蔽,在今天,中国文学中的“革命”意义需要我们加以认真的清理和说明。  相似文献   

15.
我们已经置身于后革命的时代。后革命的"后",一方面是革命之后,表明革命及其话语已成为历史;另一方面是对革命的反思,表明革命及其叙事的解构化或笑谑化态度已成时尚。其之所以能被当作调侃对象,是因为它不再占据意识形态的主导而成为了充分历史化或者说资源化的事件。它已经不再处于国家舆论严格规约的核心地带,但同时还没有退出民间的集体记忆。在这样一个后革命时代里,革命及其故事是如何被讲述的呢?这里对从革命到后革命转变的描述,着眼于在革命叙事中不断地进行革命与反革命的区分直至过度而导致的解构性反叛,就包含了这么一种解释的动机。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90年历史,在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中国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开辟,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实践证明了的,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伟大成果。  相似文献   

17.
探析土地革命战争初期农民的革命心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然当革命还是遥望海中只能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时,其革命心态却是颇为复杂的。传统心理的沉淀、安全感的渴求、中共某些错误政策的影响、国民党的造谣、中伤以及认同革命所需时间过渡等多种因素的交织,使农民产生了对革命的畏惧、参加革命时的从众与游移、革命需求的保守和低调等多元心理。分析这一时期的农民革命心态,一方面,可以看出贫穷与革命并不是简单的逻辑必然,另一方面,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8.
从英国工业革命前期农业革命入手,分析农业革命主要从三个方面为工业革命创造前提条件,从而说明英国工业革命的渐变性。  相似文献   

19.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现代社会所普遍认可的范式 ,而人类对于未来文明的走向则缺乏远见卓识。历史地看 ,农业革命创造了灿烂的农业文明 ,奠定了人类社会的全新基础。工业革命创造了辉煌的工业文明。 80年代以来 ,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把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转向环保领域 ,不断掀起绿色产品浪潮 ,形成了继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之后的生态革命。生态革命必将创造以生态文明为基础的现代文明范式。这一范式之于中国 ,关键就在于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中国革命"两步走"的思想,是毛泽东同志在深入分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基础上,对中国革命规律的深刻揭示;是毛泽东同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重要内容;是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它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学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