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世纪初“,减负”之风席卷全国,而后的几年里,又似乎有所懈怠,后又轰轰烈烈的重提。而我们紫薇小学从减负之日起,就没再停留过,我们认认真真地减负,切切实实地减负,大张旗鼓地减负,将减负进行到底“。减负”工作究竟如何做“?减负”后学生活动如何指导?这是我们一直以来一直思考,并努力实践着的问题。说实话,不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几乎没有人不认为现在的学生负担太重,但也几乎没有人相信在当前条件下能做到真正减负,于是减负在大多数人的心中就成了美丽的“神话”。许多人把症结归之于考试制度、教育体制甚至就业压力。但我们紫薇小学在深入…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一直提倡给学生“减负”,您是如何看待“减负”的?在此过程中,有哪些与之相悖的事情?您是怎么处理的?针对老师们“工作时间很长,压力大”的问题,也提倡给教师“减负”,您是如何看待的?学生的“减负”和教师的“减负”如何做到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一直是困扰教育界的一个老大难问题,造成学生负担过重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什么是“减负”?为什么要“减负”?如何“减负”?这三个问题(即三个“W”;what、why、how)便成为减负过程中必须搞清的三个重要问题,本试图从这三个方面对“减负”作一个较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王世杰 《云南教育》2009,(24):43-44
“减负提质”一直是教学中较为复杂的议题。既要“减负”,又要“提质”,这是教师所期盼的理想境界,但在实践中往往把握不住分寸。如何才能“减负提质”,实现“减负”与“提质”的有机统一?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农村教学一线的教师,我一直在思考、探索与实践着。要实现“减负提质”,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有人指出:教师负担重,学生负担重,是恶性循环的教学;教师负担轻,学生负担重,是误人子弟的教学:教师勤钻研,学生负担轻,才是“减负增效”的教学。这段话深刻地诠释了“减负增效”的内涵,即教学减“负”不减“质”,在“减负”的同时又要“保质增效”,这才是真正的“减负增效”。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该如何来落实“减负增效”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探讨。  相似文献   

6.
实施“减负”后,究竟成效如何?家长如何看?实践证明,学生减“负”不减“质”,“减负”减出学生好成绩。本刊选编昆明高新一小的做法和部分学生家长的看法,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张秀芝 《天津教育》2013,(18):11-13
在“减负”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何提升学科教学质量?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面对的问题和挑战,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声音     
“‘学生减负令’该如何落地?” ——前段时间,天津市教委连续出台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减负新规,但实施两月后记者探访发现.学生普遍“被自愿”补课了。  相似文献   

9.
目前,“减负”已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那么“减负”究竟减什么?目的何在?“减负”后我们师生干什么? 首先要正确认识“减负”的内含,学生“减负”不允许减教学质量;学生“减负”不允许教师“减负”。学生“减负”意味着对学校加大压力,对教师素质要求的提高;教师的敬业精神要进一步加强。其次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即“减负”与提高教育质量的关系;“减负”与正确的人生观、质量观、价值观的关系;“减负”与勤奋学习,培养坚强意志的关系;“减负”与科学管理的关系。 我校“减负”后的整体工作思路是:(一)更新教育观念,端…  相似文献   

10.
“减负”是时下教育界中出现的“频 度”最高的词汇了。“减负”,“负”在哪 里?怎样才能使“减负”工作恰到好处地 落到实处?这对许多人来说,还仅仅是 一种模糊不定的感觉,有些人甚至还可 能处于“混沌”的盲目状态中。所以说, “减负”的问题,确实值得我们去研究、 去探讨。 “负”在哪里?我觉得,“负”不仅仅 反映在作为外倾性标志的学生的学业 负担上,更体现在学生的心理压力上。 那么,“负”的根源在哪里呢?我认为,主 要来自严峻的就业形势,来源于学业成 效与未来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程度上, 这是问题的关键。从这个意义…  相似文献   

11.
“减负”的实质是减轻学生心理负担汪华英“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这是教育界一谈再谈的话题,可减什么?如何减?却一直未有定论。笔者经过调查,认为“过重课业负担”只不过是一种表面现象。何以如此说?究其原因的本质有二:第一,从现行中小学生课程来看,以学生...  相似文献   

12.
王玉芝 《天津教育》2014,(17):72-73
“减负”是目前教育的热点议题,不管社会如何反应,家长如何对待,学生如何接受,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明确的是减负减的不是教学质量,减轻的是不合理、不必要的课业负担、心理负担、经济负担。要真正实现减负不减质,减量不减绩,减压不减效,这实际上是对教师、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3.
“轻负、高效”.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大事,也是师生们所期盼的。如何切实有效的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从根本上营造一个有利于人才终身发展的氛围,这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综合复杂的社会问题。怎样“减负”?学校教育如何做到“轻负高效”?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减负”?我们认为应着力解决课堂教学中因学生“不想学、不会学、学不会”而带来的心理和行为负担,即“三不”问题,给学生轻松“减负”。  相似文献   

15.
主持人半山:减负似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也提到要“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负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什么是负担?来自何方?怎么减?长期以来,外界“一相情愿”高呼减负。而学校里依然我行我素。其实。减负并不是给学生少布置几个作业那样简单。首先需要我们弄清到底什么是该减的,  相似文献   

16.
季云 《教书育人》2014,(7):58-58
在当今形势下,给学生减负是国家教育部一再重申强调的教育问题,但是“减负”并不意味着不要教学质量,那么,如何能在给学生减负的同时又能提高教学质量呢?笔者主要结合小学语文教学谈谈“减负增效”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立足课堂,重实效 课堂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阵地,要想使语文教学真正达到“减负”的目的,必须立足于课堂教学,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具体操作,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果呢?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学生学业负担过重问题越来越突出地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成为制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瓶颈”。浙江省教育厅出台了“减负27条铁律”,具体详细规定减轻中小学学生过重学业负担的措施,“减负”行动声势之广、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但是,在传统教育弊端积重难返的今天,这一行动使人们,包括教师、家长或抵触或怀疑,提出各种各样的看法:学生没有一定的压力和负担能保证教学质量吗?有的家长相心如果自己孩子减了“负”,别人依旧,自己孩子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吃亏吗?于是,便有学校“减负”,家长“加负”;或由于家长的压力,学校明“减”暗不“减”。本文试从教师视角探讨如何辨证科学地看“减负”,应采取哪些策略来实现“减负”目标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夏艳 《考试周刊》2010,(47):97-97
“减负增效”是我们所期盼的教育教学理想境界。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把握不住分寸,特别是数学学科,课堂上该如何“减负”、怎样“增效”?这是令很多教师迷茫的问题。许多教师认为。只要在课堂上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能当堂完成作业.就是“减负增效”了。对于“减负增效”的实质理解不透,  相似文献   

19.
“轻负高效”敢问路在何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历20多年,49道“减负令”……但作业多、补习多、考试多、睡眠少、活动少等过重课业负担仍然是困扰教育的一大难题。“书包最重的人是我,作业最多的人是我,每天起得最早的、睡得最晚的,是我是我还是我。”学生依然在唱自己创编的儿歌,家长依然在左右为难,人大代表们也依然在呼吁:“谁能让我们的孩子快乐起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把童年和发展空间还给孩子!”“减负、减负,减负刻不容缓!”可是,轻负高效之路到底该如何走?  相似文献   

20.
童自强 《上海教育》2009,(12):46-49
在本学期初,新的减负举措出台之后,各种各样的报道层出不穷。有的是积极挖掘各个学校实现“减负”的新经验,有的则在思考为何“减负”的口号喊了那么多年,学生负担依然很重?思考需要找到症结,实践需要真正出效果。本期,我们请来多位校长以及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一起来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解读“减负”,思考如何“减负”,展现有效的“减负”实践,希望这些思考和实践能带给我们关于“减负”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