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是从意义论的角度对庄子言意之论思路的清理。论首先分析性确认庄子意义论的实质是谈意义的源始之发生,而不是谈事实性状态中意义与陈言的关系,进而确认庄子言意论的内在意向是要不断地回返意义创生的本始,搜毁历史状态中的意义板结,为语言-意义的创造确定根基。由于上述确认,章廓清了中国后世极为发达的诗言意义论的地基;源源不绝的关于诗意特殊性的探索和创说何以能从“言不尽意”论中生发而来。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黄猫黑猫论”和“三个有利于”两段论述提出的历史背景入手,着重论述了两个理论的内涵、关系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图考察“灌输论”的历史源流,剖析“灌输论”的深刻内涵,进而讨论“灌输论”在当前社会条件下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把人的全面发展既看成是历史生成的发展过程 ,又视作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因此 ,人类社会形式和内容的设计就不可避免地关乎着人的存在状态及全面发展的实现。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实际出发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这个目标是宏伟的 ,也是能够实现 ,其中最具有实践意义的是内涵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本诉求  相似文献   

5.
在儒家经典中,《礼记》对于德的阐发较为系统全面,《礼记》的德论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明显的整体性,探讨《礼记》中的德论,不但对于把握儒家思想的“德”这一范畴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可以为我国现代的治国方略提供借鉴,还可以丰富和发展我国当代的思想道德建设理论和德育思想,对改进我国德育观念与方法有重要而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宗教、色彩、美学和地域的视角解读若干英汉语汇的文化内涵,强调理想的英汉语际翻译必须基于对相关语汇指称和内涵意义的整体把握,关照“归化”或“异化”取向并辅之以相应的翻译策略。唯其如此,方可避免源语文本的意义流失,最大程度实现语际间的信息转换。  相似文献   

7.
语境即语言所处的环境。词汇的掌握和学习也离不开语境。本以英语单词“heart”为例,从词的外延意义、内涵意义、社会化意义等方面论述了如何在语境中进行词汇教学和学习。  相似文献   

8.
学者在译介“pragmatics”这一术语时,理解和翻译存在一定分歧。一般而言,主要有“符用学”“符效学”和“语用学”三种译名。各种译名下“pragmatics”的主旨意义和所指内涵不尽相同,各有其概念倾向和指涉范围。根据其理论基础,学科史和方法论,从符号学的角度对各种译名加以解析,梳理现代语用学称谓在中国的译介状况,以期通过不同的译介研究来分析各种译名下“pragmatics”的研究范畴及其内涵意义,为哲学实用论、哲学实效论、符号学、语用学乃至语义学和句法学的研究厘清概念,为“pragmatics”的起源和学科内涵及其意义溯本清源。  相似文献   

9.
“香寨米粉”从其文化内涵上看是一种开放的“稻作文化”;怀化稻作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挖掘开发怀化的稻作文化底蕴对其经济发展和城市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文化学意义和经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系统功能语言学所强调的“意义潜势”是其语言观、语义观的精髓,“意义潜势”具有丰富深刻的语用内涵,从中挖掘出来的意义动态性及意义互动性特征,已深刻地说明其意义研究视角已扩展到了语用学的研究领域。反之,语用学对“意义”较为系统而全面的研究,也说明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意义潜势”观点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In mastering a language, it is not satisfactory to know conceptual meaning. Importance must be attached to connotative meaning as well. In this article, connotation of words is discussed in two directions:its sources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author states that we should acquire connotative meaning not only from teachers and dictionaries but also by studying religion, history, art and society,etc.  相似文献   

12.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形成了大量丰富多彩的蔬果类词汇及习语。人们对这些词及习语的认识不再局限于其约定俗成的字面意义,而更多地挖掘其丰富而且更为深刻的文化联想含义。本文将以英汉蔬果类词汇中的文化联想意义做简单的例举、比较和分析,并从其单词、习语、谚语等入手,对它们的文化联想意义进行比较,并探讨外语词汇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以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3.
杨卫红 《培训与研究》2009,26(9):125-127
汉语成语作为从汉语中提炼出来的语言成分,是汉语的修辞手段和文化积淀的集中体现。成语一般具有形象和喻义的双重内涵,在翻译过程中应该遵循两大基本原则:当要求在形象和喻义之间做出选择时,成语翻译应重其喻义;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应尽量保全其形象和喻义。惟此,才能在翻译中准确地传达汉语成语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含义、结构、功能的分析论述,加深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名词内涵的认识,摆正高校体育的地位.同时,指出构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容、措施,以及制约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含义、结构、功能的分析论述,加深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名词内涵的认识,摆正高校体育的地位.同时,指出构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容、措施,以及制约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要提高全社会的创新意识 ,就要认识创新的本质及其价值意义 ;认识科学教育的内涵对坚持创新有着重要意义 ;科学教育应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应着重提高思想观念 ,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 ,关注科技伦理教育  相似文献   

17.
"道"的本义无他,唯"名"而已。"名"的有无,构成了道的体系,"无名"以言道本,万物之始的状态;"有名"以言道功,万物由生的功用。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抽象地涵盖了天地无极,万物皆在无名与有名间出入往复,而其中妙理,可见于"欲"字。"无名"即无私、无欲;"有名"即有私、有欲。"恒无欲"与"恒有欲"对应的主体非体道之人,而是"无名"与"有名"。观欲而知欲之所由,于无欲中体"无名"之妙,道法即在这个"欲"的有无中隐藏,因此为"众妙之门"。老子道义的确立,是一个严密的逻辑过程,而"名"的概念是这个逻辑过程的关键。"名"非人为命名之名,表示的是事物的内在属性,"无名"、"有名"是贯穿老子思想体系的逻辑元素,知"名"才知"道"。  相似文献   

18.
As we all know,A Dream in Red Mashions which is written mainly by Caoxueqing,could be a remarkable one after thousands of years with any doubt.Owing to its profound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unique cultural perspective,many famous translators devoted themselves to translating this great masterpiece.However,a language can not only be a carrier of one culture,but also can be a way of connecting the communications in different cultures.Therefore,this paper takes the two translation versions of A Dream in Red Mashions made by Yang hsien yi and Gladys Yang and David Hawks for example,and tries to analyze the retention and deletion of cultural connotation through the comparisons to know how to keep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in a better way.  相似文献   

19.
欧阳修提出的"诗穷而后工"一说,无论对当朝还是后世文论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从历史的角度看,"诗穷而后工"的理论是欧阳修在前人诗论的基础上,在北宋时代背景下进行的一次"再创造"。从现实的角度看,"诗穷而后工"包含着权力与文学话语、政客与文人身份之斗争与妥协的丰富内涵。依据布迪厄的语言学理论,"诗穷而后工"的精妙内涵与典范意义在于它体现了欧阳修对于"权力话语"与"文学独立性"所作的整合。这位千年前的文坛宗师与政坛领袖,即使并未像后现代主义学者那样清晰地认识到"语言的象征意义与吊诡性质",也已经在实践中将语言与权力的关系运用到了极致。  相似文献   

20.
跨文化交流中的词汇困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汇作为交流的载体,是语言各要素中最重要的。由化差异而导致的词汇化内涵的不同,尤其能够反映不同民族的化特点。因此,了解词汇意义的重要特点、词汇字面意义与引申意义的异同,可以解决歧义、搭配不当、词义空泛、新词的意义等问题,有助于避免跨化交流中的矛盾和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