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程理念与教师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黎明 《天中学刊》2003,18(4):107-110
课程理念是人们对课程的理性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对课程的认同和追求,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教学就是课程的实施,而怎样实施课程、实施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教师持有的课程理念。从课程理念与教师教学的相关性来看,课程即“文本内容与教师意识”、“教学情境与教学互动”、“价值追求与行为导向”。  相似文献   

2.
课程改革的关键:教师课程教学与研究的主体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观点是,课程与教学不可分离,课程与教学直接同一,二者必须整合。课程教学是对课程与教学整合的新的理念及相应的实践形态的概括。整合的课程教学观要求教师发挥在课程教学与课程教学研究两方面的主体性。在整合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主体性通过反思性教学与行动研究得到实现。课程教学的建构过程是行动中的反思过程。反思性教学不仅是课程教学主体性的实现途径,而且是积极主动的课程教学研究,是教师行动研究的主要内容。行动研究不仅是教师课程教学研究的主要方式,而且其目的是实现反思性教学。  相似文献   

3.
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本课程开发从本质上来讲,并不仅仅是为了编出一两部教材,而是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一种教师提升自己的课程与教学方面修养的过程。可以说教师是决定校本课程开发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教师专业素养与校本课程开发要求的差距1.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观念薄弱长期以来,课程研究在我国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课程始终在教学论的羽翼下作为“内容”而存在,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研究与实践往往与课程相脱离,而师范院校也很少为师范生开设关于“课程理论”的课程,因此,我国大部分教师的脑海中很少有课程意识,只有教学的概念,没…  相似文献   

4.
课程思政与课程教学融合是当前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针对课程思政与课程贯通融合问题,提出了教师施政与学生悟政、践政深度融合的全程育人模式.基于此育人模式,研究了课程思政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过程中融入PBL的必要性、基于PBL的课程思政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措施及实践探索.在基于PBL课程思政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过程中,通过问题驱动,引发学生思政意识;通过教学翻转,引导完善学生思政问题,通过学生践行思政,有效洞悉学生思想深处的思维和意识等课程思政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实施路径,实现教师施政、学生悟政及践行思政三位一体,实现课程思政与课程教学贯通融合.  相似文献   

5.
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有关理念缺乏很好的理解,必定会阻碍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进程和基础教育改革的落实。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为我们带来了改革的理念,从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教学中利用学生的自组织、树立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多元的评价观三方面谈校本课程开发,给广大教师以启示。  相似文献   

6.
徐俊英 《辅导员》2010,(6):44-44
新课标、新教材都十分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是课程观念的更新和教育发展的必然。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要素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教学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课程开发,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教师对教学资源的积极开发和利用,可以实现广博的课程资源与教学的整合,形成共生效应。  相似文献   

7.
大学在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中的责任担当,是保证教师有效发展的前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我国大学在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中,由于对公共性责任认识的错位、大学角色定位的错位、学术内涵理解的错位,直接影响和束缚了教师在课程与教学中作用的发挥。反思我国大学在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中的责任缺失,明确大学在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中的责任内涵,创设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的文化气场,建立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的有效机制,是新时期大学在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中的基本责任。  相似文献   

8.
邱修庆  徐嫄 《广西教育》2007,(4B):18-19
新课程主张“课程发展就是教师发展”,强调课程与教师一体化,鼓励教师要创造性地用好教材,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融入自己的学科精神和智慧,对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进行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来,充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个性的教学,真正发挥教材给学生增长知识、提升能力的作用。本文就驾驭建构教材和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从如下三方面谈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有大纲意识、教材意识、教案意识,而课程意识淡薄。基础教育改革将课程意识提到重要位置,强调课程是由教科书、其它教学材料、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这与以往的课程观有较大变革。不能把课程仅仅理解为教科书,理解为教师教的教材,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  相似文献   

10.
刘志华 《时代教育》2014,(7):177+187
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课程与教学之间、课程与课程之间、教学与教学之间存在的问题,基于存在的问题,阐释了改善策略:培养实践型课程编制者和专家型教师、搭建课程编制者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发展教师教学沟通交流能力。  相似文献   

11.
成人教育网络课程开发的关键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成人教育的发展,网络课程越来越受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本文基于网络课程开发原则、教学设计和注意问题的角度,探讨了成人教育网络课程开发的关键问题.以期更好地建设网络课程,促进成人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使教师参与课程发展有了新的变化,本文论述了在课程发展中教师权力享的有必然性,分析了教师参与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使权力的途径:即参与课程设计和决策、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从而指出教师参与课程发展权力与职责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教师即课程     
随着新课程的逐步实施,新的教育理念已为广大教师所接受。然而,在教学巾“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究其原因,答案当然是多方面的。笔者试着从教师的角度进行剖析,发现教师素养的提高,明显落后于新课程推进的步伐:教师问题,已成为新课程向纵深发展的一大瓶颈。因此,教师课程地位的确认和课程价值的实现,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文献资料的搜集,在研究科南特教师教育课程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提高我国教师和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建议。教师和教师教育专业化是目前教师教育改革的主题,课程设置是教师专业化的核心环节,从课程设置的角度,提出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和衡量的标准;学术性、师范性和教学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5.
针对师专生物专业教学现状,面向基础教育发展需要,围绕高素质初中生物教师培养目标,揭示了师专生物专业特设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体系结构以及特设课程特点,指明了特设课程建设方向。  相似文献   

16.
教师积极开发课程资源,使校内外潜在的课程资源转化为现实的课程要素,能丰富课程内涵,扩展课程外延;能使教学融入生活、走向开放;使教师角色蜕变、范式更新;使“教材”变“学材”,实现转型与“换脸”。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树立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作为政治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探索出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课程思政为教师发展带来了新挑战与新机遇。调查访谈和课堂教学观察发现课程思政对大学英语教师的知识体系、文本分析能力、思辨能力、教学与评价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据此,根据教育者先受教育的理念,建议英语教师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多维度挖掘思政元素,关照学生多维能力融合发展,做课程思政资源的开发者;多方面学习知识与技能,提高自身课程思政教学素养,做课程思政的榜样示范者;不断探索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方法,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做课程思政教学的评价者。这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论科学课程教师教学技能与素养的建构与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师资问题是关系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当前,初中《科学》课程已经在全国各试验区开设,但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师资问题尤其是教师的教学技能与素养已经成为制约科学课程改革的“瓶颈”。科学教师的教学技能由一般教学技能和特殊的教学技能两部分构成,它的提高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自我发展,也需要有效的培训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李天真 《湖北教育》2005,(10):50-50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要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首先教师必须掌握应用信息技术改进课堂教学的技能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以及课程与教学理论的深化对教师课程意识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课程意识是现时正被教师觉知到课程问题的心理现象,具有言语觉知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制约性的基本特征。由于意识水平有着发展层次上的差异,教师课程意识面临着从沉睡到觉醒的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