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空间认知能力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为典型的能力就是以表象为基础的心理旋转.学前儿童心理旋转能力发展对大脑发展、智力发展、未来学科成就和职业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学前期是儿童心理旋转能力形成的关键期,学前儿童心理旋转活动多伴随手势进行,活动材料会影响心理旋转水平.因此,结合日常生活、选择适切内容、创设教学情境、评估幼儿“最近发展区”是培养学前儿童心理旋转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1.经历对生活中与旋转现象有关的图形的观察、分析、欣赏以及动手操作等过程,发展初步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2.经历对具有旋转特征的图形的观察、操作、画图等过程,掌握旋转的基本作图技能.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83~84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旋转的方向,明确旋转的含义和旋转的三要素,会用自己的语言简单地描述线段的旋转。2.通过操作、观察、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3.在观察、讨论中发展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1.经历对生活中旋转现象的观察、分析过程,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有关问题.2.通过具体实例认识旋转,知道旋转的性质.3.经历对具有旋转特征图形的观察、操作、画图等过程,掌握作图的技能.4.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标的进一步推广,图形的旋转考题涉及的内容和范围越来越广,成为中考试卷中新的热点.近年各地中考试题中,这部分知识占总分的3%左右,从内容与方法上来说,有的直接考查旋转概念,有的考查旋转性质,有的考查旋转与坐标或几何知识的结合,也有关于把旋转内容融于综合题中的考题,考查了同学们对基础知识的把握,以及空间想象能力、实践探究能力等.  相似文献   

6.
将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由旋转的性质可知,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连线所组成的夹角叫做旋转角.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旋转变换的性质对一些几何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7.
通过两个实验,选取高职与本科生两组大学生被试群体,比较工作记忆广度和心理旋转能力的个体性差异,结果表明本科生工作记忆广度和心理旋转能力均优于高职生且差异显著。同时大学生工作记忆广度与心理旋转能力呈正相关,且工作记忆广度能很好地预测心理旋转能力,不同工作记忆水平下心理旋转能力有显著差异,表现为工作记忆容量具有领域普遍性。  相似文献   

8.
利用旋转思想和对称思想解一道典型题目,培养学生化繁为简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图形的旋转,通过旋转的动态过程,引起相关图形的"变与不变".所谓旋转,就是在同一平面内将某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运动.由于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与大小,只是位置发生变化,使图中的相关条件发生了新的联系.因而,它能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变式创新能力、运用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儿童心理旋转能力的发展特征研究对于早期教育来说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采用不同的刺激材料考察儿童心理旋转能力的研究结果表明,3~4岁儿童不具有心理旋转能力,4~5岁儿童开始形成心理旋转能力,大部分5~6岁儿童已具有对图形的旋转能力。4~6岁儿童的旋转能力存在性别差异,但未达到显著性水平。在不同的刺激材料上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我们应根据儿童的发展特点来设置课程,在游戏和生活中培养儿童的空间知觉能力,提倡个性化教育。  相似文献   

11.
图形变换在新课程标准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对于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具有极强的考查作用.本文分析了旋转题型的特点,阐述了几何旋转题型在教学中应该由浅入深,逐渐增加综合性和变化,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湖南教育出版社八年级数学上册3.1旋转教学目标:1、学生观察具体实例认识旋转,探索旋转的性质.2、让学生欣赏图形的旋转变换所创造出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正>一、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观察,了解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制作成复杂图形的过程。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后得到的图形。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动手操作中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正>旋转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旋转的对象通常是线段、三角形、四边形等基本图形,旋转的角度一般是60°,90°,120°等特殊角度,旋转常与全等、相似结合,考点丰富、题型多变,其中最值问题、动点路径长问题难度大,综合性强,对学生学习能力要求高.本文以“图形的旋转”中考题复习为例作出分析.一、复习目标1.系统梳理旋转的性质,深度理解旋转角都相等;2.抓住旋转的不变性,解决旋转中的动点问题,轨迹从显性圆到隐性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表象旋转的经典实验范式对40名13-15岁聋生的表象能力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聋生和健听学生的表象旋转加工能力有显著差异,前者要低于后者.两者均表现出性别差异,男性比女性更具有表象旋转的优势;(2)聋生的表象旋转加工水平没有受材料难易程度的影响,这可能与所选材料难易程度有关系,聋生的表象旋转加工水平与其助听效果和听力残疾程度没有显著的关联,但与健听学生一样,聋生表象旋转加工的反应时间都受旋转角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一、立体侧面类此类试题大多是通过线段的旋转来考查同学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识图能力,同时还考查了对问题能够合理转化的能力,从而达到顺利解决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正>旋转变换是三大变换中的难点,也是近年来中考命题的热点.通过整理发现,旋转相关的中考题中,有一部分是旋转中心在直线上运动的.本文以此为切入口,通过让学生动手画图,探究发现,当旋转中心在直线上运动时,旋转的方向和角度保持不变,旋转后的图形呈直线平移这一规律.并将这一规律加以运用,提高旋转的应用能力.一、在操作中梳理知识,发现规律问题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 Oy中,△ABC绕点O逆时针旋  相似文献   

18.
由于部分同学的空间想象能力有所欠缺,容易造成解题的错误.本文就本章中出现错误频率较高的试题作一分析,希望广大同学能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一、错题及其分析易错点一:对于旋转的基本概念不明确例1判断题:长方形绕着任意一条直线旋转一周形成一个圆柱().【错解】对.【学生分析】长方形无论是绕着长旋转还是绕着宽旋转都可以得到一个圆柱体。  相似文献   

19.
在职业教育教学课程设计中,鼓励将个人学习与合作学习有机融合在一起;而旋转木马式交谈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教学,核心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运用一对一的语言沟通技巧,在学习过程中能提升学生的倾听能力与知识处理能力,并能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三明治式教学设计为框架,以旋转木马式交谈活动为载体的课堂教学设计,学习目标清晰,...  相似文献   

20.
旋转是图形变换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初中数学中,旋转变换在作图、图形的探索、图形的性质及关系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对提高同学们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因而成为中考的重点.现就图形的旋转主要考点作如下分析.下表是图形的旋转在2008年重点省市中考数学试卷中的考点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