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在给教师的建议里提到:"教师要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在学习时进行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在教学实践中很多历史教师虽然也有较强的课改意识,也明白要构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但是却没有做到真正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这样做导致的结果是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永远也不会有突破.  相似文献   

2.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新课程标准同样也要求教师改变过去呆板的、死记硬背的"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要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加强和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学生一起探讨教学中的内容,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深化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都能够学有所成。本文主要探讨如何互动,让历史课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3.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有历史考试成绩难提高等负面言论。这是教师没有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造成的。历史教学只要以"趣"为径,注重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把勤奋和刻苦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他们就能更加发奋学习,课堂也才能更好地增强教学效果。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激发兴趣是提升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保证,可以使历史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怎样才能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历史课堂教学效果呢?本文从四个方面作了阐述。一是教师要做学生兴趣的激发推动者。二是教师要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三是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四是教师要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相似文献   

4.
传统历史课堂教学往往会让学生感觉到索然无味,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缺乏。构建生动活泼的历史课堂,让历史教学突破传统教学瓶颈,让学生的历史学习在愉快中不断前行,应当成为初中历史教师所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大学教育的重点,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重要手段,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有效的手段让学生们积极主动的获取专业知识是大学教师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在考古学的几门专业课程教学中运用提出问题、讨论和加强实践教学等新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要不断探索有益的新方法,并且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新课标的全面实施,在此背景下,要求教师不断在教学中探索出新方法,生活化教学这一主题便是打造高效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课本理论知识,还能够让学生通过生活案例来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把握初中历史教学特点,实施生活化教学,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尤为重要,新课改更是强调课堂教学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主动地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人,同时教师要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8.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减负减压。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良好的成绩就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效率。文章主要从让学生了解学习历史的价值、教师转变传统教学形式、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让学生积极、自主地投入课堂教学中去,学到更多的知识,学会学以致用,学习兴趣才是学习动力,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设定有趣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还要不断地引入一些课外的素材,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很多的科学原理,把学到的科学原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对科学这门学科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知,教师要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积极鼓励学生发表真实想法,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需求,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0.
郭雅静 《甘肃教育》2023,(3):110-112
初中历史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在初中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学习历史能有效扩大学生的视野,对加强学生自我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有着重要意义。新课改的持续推进对当前历史课堂教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历史,还要让学生认识历史,全面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因而,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激活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显得尤为必要。文章结合教学实际,就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11.
《学周刊C版》2016,(26):157-158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课堂教学在师生的积极互动中高效进行。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让他们在自主探究中不断获得新的知识,促进地理思维的发展。在构建高效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强和学生的互动交流,使课堂教学设计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他们通过积极的探究和学习,提高地理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语言学习。所以,作为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上的教学语言是特别重要的。教师的教学语言是直接影响学生的语言学习的。语言学习的能力需要不断积累不断沉淀,是需要花很多时间跟精力的。相对的这也要求教师要根据课堂上的学生表现不断提高与改善自己的教学语言。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让我们看到现在课堂教学语言的不足,所以,加强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语言的有效性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高中数学教学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教学的质量,关注教学有效性的发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高中数学教师要做好规划,围绕着如何促进学生高效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做出持续的改革努力,要加强反思,并且引入先进的教育教学的理念,要让学生的主动性被充分地调动和激发出来。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具有创新性,更具有科学性的课堂教学,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多种有效的教学模式的共同作用下进一步地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4.
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师更加应该进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教师要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身上,以学生为教师教学的主体,初中历史课程对于学生对于历史的记忆是有一定要求的,教师要创新历史教学课堂,为学生来营造一个积极的教学氛围,这对于以后教师教学能力的不断发展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关于通过创设教学情景,让历史课堂能够充满活力,通过创新历史课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兴趣,对于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切实进行教学改革。教师要切实理解教材 ,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教师要传授学习方法 ,帮助学生思维。教师要精心设问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教师还要加强讲评训练 ,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6.
创建开放性历史课堂的几点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中师历史教学和其他学科一样,要求教师必须改变课堂教学中的统一性和强制性,打破教师一手操纵、控制课堂教学的封闭模式,给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学习空间,营造和谐、开放的学习环境。同时,要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全方位向学生开放,不断激活历史课堂,使历史课堂焕发出无限的生命力,让学生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感受和体验到学习历史的快乐。如何为学生创造一个开放性的历史课堂,笔者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在新课程标准下,在小学语文教育工作中加强素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不断地进行教学方面的创新,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充分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快乐,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对高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数学要改变原来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教学.教师要加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学生充满学习的兴趣.教师要注重高中数学课堂的研究,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成果.  相似文献   

19.
<正>《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历史课堂教学要以有效教学为目标,以高效课堂为价值追求,以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为着眼点,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积极探索构建起校本化、个性化、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实现高效课堂,教师要想方设法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来构建知识网络,掌握历史知识规律,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授  相似文献   

20.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让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能力不断提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和教师进行积极的互动。通过这种互动,学生在获得教师的激励和表扬之后更主动地探究地理知识;教师也能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效地设计课堂教学内容,促进地理课堂高效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