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三人板鞋竞速运动员生理、生化特征及训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三人板鞋竞速项目运动员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三人板鞋竞速是一项高强度、大负荷以ATP—CP和糠酵解供能为主的无氧运动项目,并以此为依据,确立训练类型,提高三人板鞋竞速这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2.
高脚马竞速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佩林  龚子飞 《湖北体育科技》2002,21(3):346-346,351
通过对高脚马竞速教学、训练、比赛中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高脚马竞速主要损伤部位是手掌、拇指内侧、足趾、踝关节及大小腿肌肉等;损伤程度多为轻伤,无重伤情况发生。分析认为技术不熟练或不正确、项目器材特点、疲劳、准备活动不充分等是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湖南省第七届少数民族运动会高脚竞速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所产生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追踪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高脚竞速主要损伤部位是手掌、拇指内侧、膝关节、足趾、踝关节及大小腿肌肉群等。分析认为,准备活动不充分、技术不正确或不熟练、运动负荷过大、身体疲劳、场地器材的不适合等是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建议从运动训练学、运动医学角度进行防治,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发生率,将有助于高脚马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4.
课题组在采用田野调查法及与其他研究方法相结合的基础上,从板鞋运动发祥地出发,追本溯源,对板鞋运动的变迁与传承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板鞋运动的历史沿革大致可分成板鞋拳、板鞋武、板鞋舞、板鞋竞速等4个发展阶段.其中,板鞋拳是萌发阶段,产生于明朝嘉靖年间的抗倭军营中;而其他3种板鞋运动形式并无区分.土司的内、外政治环境促使板鞋武的兴起;娱神与娱人的需要繁荣了板鞋舞;价值重构使板鞋竞速得以发展.基于该研究,试图推演至其他类似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认为自然生境是民族传统体育萌发的物质基础;乡土秩序为民族传统体育注入了人文精神;意识形态革命与全球化冲击成为了民族传统体育精神传承之殇;民族传统体育的变迁与传承遵循建构-解构-重构规律.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访谈法、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板鞋竞速引入体育专业选修课的可行性进行探讨,研究表明:板鞋竞速项目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且易于学习;能够更好地发展学生运动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在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的同时为发扬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找到更好的切入点和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运用现场观察法,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三人板鞋竞速、投绣球、毽球、抢花炮等项目的竞赛规则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不足处,提出修改建议,目的是使竞赛规则不断完善,以便运动员能够在更加合理、公平的条件下进行比赛。创造更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普通高校高脚竞速教学中学生出现运动损伤的实际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后认为:高脚竞速教学中出现运动损伤的概率比较大;容易损伤的部位依次为手掌、膝部、脚踝、脚趾、肘部、腰部等;损伤类型以擦伤、挫伤为主;造成损伤的原因主要是运动性疲劳、局部负荷过重、技术动作不合理、缺乏防护意识等。在教学中应控制好运动量,避免局部负荷过重,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并加强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的培养,预防和减少教学中的运动损伤。  相似文献   

8.
球星猜猜看     
尚学东 《乒乓世界》2010,(4):151-151
肩关节损伤是乒乓球运动常见伤病之一,通过分析国家队运动员的肩部损伤特点、发病机制,普遍认为肩关节前后肌群力量失衡,前后比小于50%,是导致肩关节撞击、肩袖损伤的主要原因。目前国家队治疗肩部损伤的常见方法,分为三步,1、通过检查确定损伤的部位、肌肉力量薄弱部位及程度。2、通过手法松解关节,使关节活动度达到正常范围。3、通过肩关节肌肉训练,包括力量、平衡稳定性训练,使得肩关节肌肉平衡。  相似文献   

9.
文章采用访谈调查、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苏州大学35名三级跳远运动员的运动损伤进行研究,探讨普通高校三级跳远运动员损伤发生的规律,以预防运动损伤。结果显示:运动员损伤多发部位为足部、踝关节、膝关节、腰部等;损伤类型以韧带和肌肉拉伤、肌肉劳损居多;损伤性质主要是急性损伤;在技术、速度训练中运动损伤比例最高;准备活动不充分、训练安排不合理、身体疲劳、技术动作不规范等是损伤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有关民族传统体育、高脚竞速等方面的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了解到近年来我国高脚竞速项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运动员选材及损伤、运动技术及训练方法、竞赛规则、项目开展状况”等四个方面,并提出高脚竞速应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性研究的深度、高脚竞速的市场”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采用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武术专业30名优秀男子运动员棍术动作旋子转体720°的受伤情况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棍术旋子转体720°这个动作受伤部位主要是以膝节、髋关节、腰部、踝关节为主;动作难度大,身体素质要求高是这个动作损伤的主要原因,局部负重过大,过度疲劳,身体素质达不到要求是构成这个动作损伤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健美操是在音乐的伴奏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有氧运动为基础,达到增进健康、塑造形体和娱乐目的的一项体育运动。健美操最重要的技术是弹动技术,主要是依靠踝、膝、髋关节的屈伸缓冲而产生,减少运动对关节的冲力,从而减少对人体造成的损伤。踝关节本体感觉能力的增加,可提高踝关节周围神经肌肉控制能力,使踝关节在弹动、跳跃落地时保持身体的协调稳定,控制整个身体姿态,达到美化动作,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能力。本研究以健美操训练对女大学生踝关节力觉影响的实验研究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健美操运动对踝关节的力觉各指标的影响,为减少踝关节运动损伤的发生和健美操的教学训练、比赛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Previous studies have linked footwear traction to lower extremity non-contact injury; however, these studies mainly focussed on rotational traction exclusively. While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increases in traction lead to increases in joint loading, represented by joint moments, these studies failed to determine how the individual components of rotational and translational traction affect joint loading. Therefore,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how each component of traction independently affects lower extremity joint loading. Traction testing was performed using a robotic testing machine on three shoes that had independent alterations of translational and rotational traction. All testing was conducted on a sample piece of artificial turf. Kinematic and kinetic data were then collected on 10 athletes performing two cutting movements in each shoe condition. As rotational and translational traction were independently altered, decreased rotational traction led to significant decreases in transverse and frontal plane joint loading at the ankle and knee joints, while increases in translational traction led to increases in frontal plane joint loading at the ankle and knee joints. Increases in joint loading in the transverse and frontal planes are one of the possible mechanisms of lower extremity non-contact injury. Both translational and rotational traction can independently alter the joint loading.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我国少年体操运动员关节损伤状况并制定预防措施,为教练员科学制定训练计划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调查访问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参加2008年全国少年儿童体操比赛的122名运动员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损伤部位主要集中在足部、踝关节、膝关节、肘关节、腕关节、坐骨结节、股骨头等部位,且大多数为慢性劳损.为预防各种关节损伤,应加强训练中的医务监督,并根据运动员损伤特点合理调整训练计划.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武术的化精神与奥林匹克思想的契合点。其主要表现在:追求和谐、注重教育、崇尚积极进取自强不息、追求健与美的精神等。这一切更加体现了中华武术的可贵。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田径队运动员的运动损伤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以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田径队运动员为例,该学院运动员的运动损伤率为95.2%;损伤性质以慢性损伤和急性损伤为主;损伤部位主要集中在腰部、踝关节和大腿;劳损、肌肉肌腱拉伤和关节韧带扭伤是发生运动损伤的三种主要类型;损伤时间主要集中在训练期间、下午和6-8月份;身体过度疲劳、身体素质差、技术掌握不熟练是发生损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277名吉首大学普通男性大学生足球运动员急性踝关节运动损伤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足球运动急性踝关节损伤主要发生在比赛中,发生时间主要在上半场15min和下半场15min;发生区域集中在罚球区附近,且以前锋为主,其次为前卫;损伤类型以踝关节韧带损伤中的旋后损伤为主。  相似文献   

18.
等动测力系统对膝关节肌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运用文献资料法与数理统计法,对涉及膝关节肌等速测试研究的百余篇论文,从不同收缩状态和不同人群两方面分别进行了综述。研究结果表明:对膝关节特征的研究,多以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于正常人群和运动员的研究较少;对同一项目不同技术类型的运动员肌肉性能的比较研究还未见报道,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网球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对从事网球运动的学生运动损伤的特征、部位、种类,以及损伤原因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网球运动损伤多以关节扭伤为主,集中在人体的腕、肘、肩及踝关节。损伤的主要原因是技术动作错误和局部负担过重,同时提出了预防网球运动损伤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篮球运动是一项非常普及和极具锻炼价值的运动,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和痴迷,在大学校园里蓬勃发展。但该运动也是各类损伤发生较多的项目,运动损伤发生的部位依次为手指、踝关节、膝部、腕部等,常见损伤类型为关节韧带扭伤、肌肉拉伤等,致伤原因主要是准备活动不足、技术问题、身体负担过大等。文章针对这些情况提出了一些预防篮球运动损伤的有效措施,以指导大学生防止和减少损伤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