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加强阅读和写作的有效融合、统一协作,应以阅读为主导,积累素材;以写作结构为线,充实阅读过程;并在阅读教学中注重片段练习及小练笔的训练,探究阅读与写作教学有机融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张炳荣 《中学生英语》2013,(12):104-104
英语阅读与写作的教学一直被轮回在陈旧的套路中,教学时,常常把阅读与写作分开训练,阅读似盐,写作似水,忽视了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将两个模块进行孤立分离教学。本文将就作者在备课时把阅读与写作有机地糅合在一起进行教学的实践经验,然后以Crashen的输入理论和Swain的输出理论为理论基础,将阅读与写作整合在一起,,提出了注重对学生语言的输入内化,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出写作质量的盐水式的教学法。  相似文献   

3.
一、“发展性阅读”的概念界定 阅读是读者通过感知书面语言材料,进而对所感知的材料进行编码重组、解析破译,再现作者借助语言材料提供的完整信息的过程。简而言之,阅读就是看书、读书。 传统意义上的阅读主要是指设置在中小学语文学科中,以指导写作为目的的阅读,这种阅读注重揣摩,重在体会作者用词造句、布局谋篇之妙,以把握读物表达上的技巧为主。 “发展性阅读”是对传统阅读概念进行内涵上  相似文献   

4.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对于阅读写作关系的认识也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从阅读代写作、阅读中求悟→到为写作择阅读、阅读以致用→到以阅读促写作、阅读写作结合→再到以写作为本、以表现为本。新课标,本着“面向21世纪,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指导思想。谈一下阅读与写作的交互性。  相似文献   

5.
以阅读文本为范例,引领学生关注文章体裁,解密文本构思,渗透精妙写法,训练写作技能,培养写作问题。以读学写,厚积薄发,真正实现“作文”和“阅读”的完美融合,让学生在快乐阅读中学会写作,在写作表达中体会快乐。  相似文献   

6.
一、“阅读是写作的基础”。1962年叶圣陶先生以此为题撰文 ,本意是强调阅读的重要性 :“有些人把阅读和写作看作不甚相干的两回事 ,而且特别着重写作 ,总是说学生的写作能力不行 ,好像语文程度就只看写作程度似的。阅读的基本训练不行 ,写作能力是不会提高的” ,“因此 ,必须好好教阅读课”。如此明白的一段话 ,却往往被误解为“读是为了写”。其实 ,写作以阅读为基础 ,不等于阅读就是为了写作。在社会生活中 ,阅读应用远多于写作应用。就个人来说 ,“读十未必写一” ,就群体来说 ,有十个百个读者 ,未必会有一个作者 ,“阅读人口”远远…  相似文献   

7.
阅读与写作二者相对独立而又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语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道出了阅读与写作的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语文老师应当注重在阅读教学中加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写作教学中注重阅读的积累,使二者得到有效结合。对此,本文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让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离不开阅读与写作。阅读与写作看起来是对等的关系,各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但从二者的联系来看,又有着极密切的关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注重整体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运用从局部到整体、从表层到深层的剥茧抽丝式的阅读方法,学生通过内化与发展的阅读过程,获得大量的写作材料和写作方法,从而使自己的思考更有深度,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这样他们写起作文来才会得心应手,言之有理,生动活泼,且富有感染力,作文过程便富于创造性。这也就是《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所说的“因道悟文…  相似文献   

9.
以语文学科大观念为统领的、核心素养为取向的“大单元”学习,赋予阅读和写作以新的内涵.阅读是深度加工,是拿起笔来进行的深度阅读;写作作为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是“做事”情境下的真实写作.阅读和写作在问题解决、任务驱动、项目完成中交织缠绕、互生共促,读中有写,写中有读,“做”中读与写,读、写、做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0.
杨华云 《教育革新》2009,(10):52-53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了“读”的技能目标: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对语言结构、语篇、作者的态度和写作意图的理解以及培养阅读习惯、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等。因此。高中英语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性,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采取不同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体系的重要模块,也是帮助聋生积累语言知识,促进其表达与沟通的重要途径。在特殊教育中,教师应注重聋生特殊的生理与心理环境,整合资源构建阅读与写作一体化的教学氛围,灵活设计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策略,让聋生在"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阅读过程中,夯实写作基础,积累阅读经验,优化写作思路,强化写作体验,进而为聋生表达能力的发展以及未来融入社会奠定语文基石。  相似文献   

12.
许雪飞 《作文》2023,(16):55-56
<正>写作以及阅读均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模块,其对于学生整体学习水平产生的影响极大。因此,教师在授课时,需要加强阅读与写作结合的指导和练习,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写作兴趣,充分发挥新课改的指导作用。使用读写结合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更为丰富的写作素材,同时注重习作情感的表述,显著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3.
研究性阅读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以围绕阅读目的准确、快速、有效地把握文章的相关信息为基本原则.不断提高筛选、认知、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研究性阅读教学法更加注重阅读的根本目的和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例如,对每一篇课文传统的教学方法会从作者介绍、时代背景、结构分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修辞手法等入手.  相似文献   

14.
正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可见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在写作教学中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阅读和写作是一个互动式的过程,它们互相依赖又相互促进,只有广泛阅读,学生才能积累语言,才能提高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有密切联系.可以说,没有阅读就没有写作,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而写作的素材往往又来源于阅读中的间接感受.因此,我们要重视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将“阅读”植根于“写作”的沃土中,使学生更好地从“阅读”中学“写作”以利于其写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6.
胡正荣 《考试周刊》2013,(80):53-54
阅读与写作是相互联系的。在写作教学中,必须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阅读应该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甚至是主要的途径,它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写作水平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中高年级要注重阅读与写作。  相似文献   

17.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依据真实学情将群文阅读与写作教学融合起来能够为语文教学提供新的思路。结合语文教学实践,从“整合阅读资源”和“关注课标要求”两个角度,指导学生展开读写融合的群文阅读和写作活动,让他们在群文阅读中习得写作通识知识、形成文体写作能力,真正体现出以读促写的作用,推动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写作表达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写作和阅读正所谓“三分文章七分读”,说明大量阅读是写作的一个重要法宝。因此写作要从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入手,使学生在具体的阅读活动中激发阅读的兴趣,为高段的自我阅读打下基础,为提高自我的写作水平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的,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输出,大量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以言语作品即文本为写作范例,模仿借鉴,并实现对文本的感性阅读的超越,调动多元思维,驰骋心灵,锻造新的语言及思想精品,这里有读的价值,也有写的乐趣。阅读,是对优秀文本“能源”的积淀和内化。如何解读鲜活灵动的文本资源?要以开放的心灵倾听作者的话语及发出的暗示,并尝试用心与作者的心灵对话。心理学的接受科学告诉我们,阅读是读者将别人的“言”转换为阅读个体的“意”,并内化为自己收获的过程,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心智行为。好的文本总是用“活思想”来熏陶学生…  相似文献   

20.
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曾有人提倡以阅读为中心,也有人主张以写作为重点。其实,读与写是语文教学的双翅,读写比翼齐飞,方能鹏程万里。读是基础,写是发展;写有利于增强阅读的兴趣,读则能促进写作的提高:读和写是互相渗透,不可分割的。本文试图单就阅读对写作的促进作用加以简论。阅读乃写作的基础,它不仅仅为写作提供表达形式、写作技巧方面的范例,而且在开阔视野、积累知识、丰富语言、陶冶情操等方面对学生都会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古人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阅读确乎是学生获得写作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