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学生实验中,就如何描出小球作抛体运动轨迹的方法,目前大致有两类。一类是凭主观感觉估计出小球的大致落点,然后让小球穿过硬纸片中的小孔或用铅笔去挡小球,以此确定小球的落点位置.另一类是在竖直木板的正前方,靠一块水平横木条去接住小球,依靠放在横木条上的白纸和复写纸直接记录下小球的"落点"痕迹(这个落点痕迹并非是小球在该空间的质心位置)。上面几种方法,有的需要经过多次抛球才能粗略地标定一个迹点,费时又麻烦,实验误差也大;有的需要变换迹点坐标,增加实验难度。造成上述缺点的原因在于记录小球运动迹点的穿…  相似文献   

2.
“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的学生实验 ,实验目的是描出平抛物体运动的轨迹及其初速度。教材的做法是调整带孔的铁卡片 ,使做平抛运动的小球正好穿过卡片的孔 ,而不擦孔的边缘 ,卡片上的小缺口即认为是小球穿过孔时的位置 ,记下该点位置便是轨迹上的一点。根据课堂教学观察发现 ,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成功率较低 ,每找一个准确点往往要经过 1 0次左右的调整 ,找 5点描轨迹 ,就需 5 0次左右 ,不仅操作困难 ,且浪费时间。为此 ,我对实验做了改进。用等速流动的水代替从斜槽顶端滚下的小球 ,使稳定的平抛轨迹曲线直观地展…  相似文献   

3.
平抛运动演示实验的新设计章剑和(广东省东莞实验中学511700)长期以来,中学物理教学中研究平抛物体运动规律的演示实验,是通过在相同高度,同时分别做平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A、B,无论A球的初速度多大,它总是与B球同时落地的现象来说明平抛运动的,...  相似文献   

4.
平抛运动规律实验是高中物理一个比较重要的实验。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物理2》对这个实验着重分析实验原理后提供了几个参考方案和探究练习。这样做既有探究又有趣味,但是书中所提供的方案在实际操作中效果并不理想。1描绘平抛运动轨迹课本中参考方案2(第40页)是这样描述的:利用实验室的斜面小槽等器材装配如图1所示的装置,钢球从斜槽滚下,冲过水平槽飞出后作平抛运动。每次都使钢球在斜槽的同一位置滚下,钢球在空中作平抛运动的轨迹就是一定的。设法用铅笔描出小球经过的位置。书中提供的方法是把笔尖放在小球可能经过的位置,如果小球能…  相似文献   

5.
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规律时,中学教材上用演示器做该演示实验的方法是通过在相同高度,同时分别做平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A、B,无论做平抛运动的小球A水平初速度多大,总是和小球B同时落地的现象,说明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而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分运动的规律,则是利用课本上的彩图即平抛物体闪光照片进行分析,经过仔细测量,证明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相等的  相似文献   

6.
碰撞实验器是研究物体刚性碰撞的最简单有效的仪器,根据教育部教学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1987年发布的行业标准,该仪器由平抛轨道和支球柱等部件组成(如图1)。其设计思想是:由高处自由释放的小球沿轨道下滑,在轨道末端与支球柱上的小球发生刚性对心碰撞后,两小球同时做平抛运动,跌落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实验把平抛运动投影到地面,用测量距离的方法代替测量速度,验证碰撞前后系统动能守恒、动量守恒。  相似文献   

7.
对平抛物体运动演示的改进浙江舟山中学金平高中物理第三册在讲到平抛物体的运动这一节时,为了讲清平抛运动的特点: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是自由落体运动。书上要求用“平抛竖落仪”作粗略的验证:即静止的两个小球从同一高度分别做自由落体和平抛运动,...  相似文献   

8.
利用接球盒的软球门,对小球通过时的造型,可以一次地记录小球的轨迹和定出球心位置。进而确定平抛轨迹上的各个点,即可完成实验。省去了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复测试的麻烦。  相似文献   

9.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探究是学物理的灵魂。课改的思想也是突出物理学中的探究过程,因此,学生的参与程度极大影响课改效果。现行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的实验装置一般为轨道钢球平抛演示仪,但该装置作为配套随堂实验有很大困难。学生大部分不能在课堂上通过自己的探究过程得到结论。  相似文献   

10.
《教学仪器与实验》2007年第7期38页,郭文江老师撰写的“对平抛运动实验的小改进”一文,笔者阅后觉得实验方法很有创意,但应补充两点说明。  相似文献   

11.
作者在教学“简谐运动的图像”时感到描绘简谐运动图像的实验操作不够方便,描出的图像不便于分析,因而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装置结构科学合理,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2.
在中学物理中,平抛运动是作为最典型、最简单的曲线运动来进行教学的,教材所介绍的实验方法有二:一、利用频闪照相,获得物体平抛运动的照片,进而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二、利用平抛和碰撞实验器,做物体的平抛运动实验。方法:利用挡球板接运动的小球,小球撞击复写纸...  相似文献   

13.
现行人教版高一物理教材中关于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的演示,实验采用一个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的钢珠,受运动路线旁置放的一块磁铁作用,钢球就偏离原来的运动方向而做曲线运动。实验的成败常常取决于小球作直线运动的速度和与磁铁问的距离。速度大或者离磁铁远,偏离现象不明显;速度小或者离磁铁太近,小球常常被磁铁吸住,从而使演示实验失败。用手直接抛出小球使其运动,要想每次都能有确当的球速和希望有的运动轨迹是很难做到的。为此,我们对该实验方法进行了改进,确保演示实验能100%成功,使实验教学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教学仪器与实验》杂志2007年第10期刊有张庆欢老师的《平抛运动演示实验的设计》一文,该文对用“输液喷水装置”代替现行“轨道钢球装置”作了介绍。根据笔者制作及多年的实践经验,认为此装置可使平抛轨迹具体形象,实验原理直观,可行。若稍做修改则能使其取材更易、制作更便、成本更低、功能更强、推广更易。下面就笔者的做法加以介绍,涉及的主要部件见图1。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第一册第七章第六节机械能守恒定律演示实验是:悬挂的小球在摆动中,动能和势能发生相互转化(详见教材129页)。但此实验只简单定性地表明小球在摆动中机械能守恒,但并不能作定量验证。  相似文献   

16.
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中[实验2—2]是关于钠的燃烧实验,存在以下不足: (1)由于钠熔化成小球后易发生滚动,所以很难在石棉网上留下较多的过氧化钠,淡黄色颜色也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1 曲线运动中速度方向的演示实验高中教材中没有演示曲线速度方向的演示实验 ,教材中举了两个生活实例。一个是观察在砂轮上磨刀具的情形 ,当刀具与快速旋转的砂轮接触时 ,就会看到一束火星从接触点沿着砂轮的切线方向飞出。另一个是撑开淋湿的的雨伞 ,让它围绕伞柄旋转 ,从雨伞边沿甩出的水滴 ,也是沿切向飞出的。以上两个生活实例不容易在课堂上演示。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 ,设计了一个演示实验 ,效果非常明显。取一个无色透明的玻璃水杯 ,找一个直径约0 5cm左右的金属小球 (如滚珠、单摆小球等 ) ,用水杯将金属小球扣在桌面上 ,用力…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物理第一册(2001版),增加了《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学生分组实验。新课改后,课本仍然安排有这个学生分组实验。笔者探究多年,找到了三种测量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落球法分析了容器直径、小球下落位置、小球直径、小球匀速下落的距离、温度和雷诺数对液体粘滞系数测量结果的影响。结果发现:当圆筒直径为小球直径240倍以上时,才可忽略其影响;小球应保证沿圆筒的中轴线处下落;小球直径选择为2mm~3mm之间为最佳;小球匀速下落的距离设置在12cm以上为佳;对于雷诺数的高级修正忽略不计,实验温度宜选择在三亚室温~35℃之间。  相似文献   

20.
平抛物体运动是中学物理教学重点,也是难点.这部分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因此,高一物理课本中将这部分内容安排为学生实验.但现在所用的实验仪器,存在一些问题,效果较差.因此,我们对它进行了较大的改进.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